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时间:2022-07-08 10:00:37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某工程实例并对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介绍了详细做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缝;地下室工程,防水卷材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a project example and the basement structure and some problems of the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analysis and studies, and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detailed by reference.

Keywords: construction joints; The basement project, waterproofing material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及防水做法

某工程地下防水等级为II级,抗渗等级为S8。防水设计采用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相结合的防水体系:主体采用防水混凝土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措施;施工缝采用中埋式(见图1)止水带复合外涂防水涂料防水措施;后浇带采用膨胀混凝土复合遇水膨胀止水条及外贴式止水带防水措施。柔性防水为2层双面自黏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25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地下室顶板部位采用加层塑料板结合土工布作为防水系统的主材,利用暗排水沟及边沿盲沟将渗漏水引至场地排水管网或集水坑。

图1中埋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复合使用

2混凝土自防水施工

2.1底板自防水砂浆施工

基坑开挖验槽后,要做好基坑内降水、排水工作。在地基上浇筑C20素混凝土垫层,随打随抹随压光。待垫层干燥后,在垫层面抹25mm厚1:2防水抗裂水泥砂浆层。具体做法为选用防水抗裂材料掺量为水泥用量4%的LB-23防水粉及1kg/m3的LB-19泰尼纤维;中沙;标号为32.5的水泥,将水泥、砂、防水抗裂材料按配合比投入搅拌机,搅拌砂浆随拌随用,用木抹子压实批抹,使防水砂浆与基层粘贴牢固。批抹后要求防水砂浆表面无裂纹、起砂等质量缺陷。

2.2浇筑

混凝土采取连续浇筑,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1层2cm~3cm厚水泥砂浆(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cm~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

3防水卷材施工

3.1选材

选用3mm后双面自黏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对缝贴两遍,搭接长度为100mm。

3.2底板施工流程

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加强处理确定铺贴卷材基准线铺设双面自黏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节点密封工作面移交。基面清理干净验收合格后,将专用基层处理剂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时按一个方向进行,厚薄均匀,不漏底、不堆积,晾放至指触不粘。弹线、试铺:在底涂上按实际搭接面积弹出粘贴控制线,严格按粘贴控制线试铺及实际粘铺卷材,以确保卷材搭接宽度在10cm(卷材上有标志)。根据现场特点,确定弹线密度,以便确保卷材粘贴顺直,不会因累积误差而出现粘贴歪斜的现象。卷材应先试铺就位,按需要形状正确剪裁后,方可开始实际粘铺。

3.3铺设方法

大面积粘贴自黏卷材主要有拉铺法和滚铺法两种,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可根据现场环境、温度、日照等条件,自行确定粘贴方式,但基本的排气、压实、防皱要求仍然相同。

3.3.1拉铺法

将卷材对准基准线全幅铺开,从一头将卷材(连同隔离纸)揭起,沿卷材幅长中线对折,用裁纸刀将隔离纸边轻轻划开,注意不要划伤卷材,将隔离纸从卷材背面小心撕开一小段约500mm长,两人合力揭掉隔离纸,对准基准线粘铺定位。先将半幅长的卷材铺开就位,拉住揭下的隔离纸均匀用力向后拉,慢慢将剩余半幅长的隔离纸全部拉出,拉铺时注意拉出的隔离纸的完整性,发现撕裂、断裂应立即停止拉铺,将撕裂的隔离纸残余清理干净后,再继续拉铺。

3.3.2滚铺法

即掀剥隔离纸与铺贴卷材同时进行。施工时不需要打开整卷卷材,用一根钢管插入成筒卷材中心的纸芯筒,然后由两人各持钢管一端抬至待铺位置的起始端,并将卷材向前展出约500mm,由另一人掀剥此部分卷材的隔离纸,并将其卷到已用过的包装纸芯筒上。将已剥去隔离纸的卷材对准已弹好的基线轻轻摆铺,再加以压实。起始端铺贴完成后,一人缓缓掀剥隔防纸卷入上述纸芯筒上,并向前移动,抬着卷材的两人同时沿基准线向前滚铺卷材。注意抬卷材两人的移动速度要相同、协调。滚铺时不能太松弛;铺完一幅卷材后,用长柄滚刷,由起端开始,彻底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然后再用大压辊或手持式轻便振动器将卷材压实,粘贴牢固。

3.3.3注意事项

在粘铺卷材时,应随时注意与基准线对齐,以免出现偏差难以纠正。卷材铺贴时,卷材不得用力拉伸。粘贴后,随即用压辊从卷材中部向两侧滚压,排出空气,使卷材牢固粘贴在基层上,卷材背面搭接部位的隔离纸不要过早揭掉,以免污染粘结层或误粘。

3.4侧壁防水施工

铺贴侧壁(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茬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卷材接茬的搭接(见图2)长度为150mm。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茬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

临时保护墙;2.永久保护墙;3.细石混凝土保护墙;4.卷材防水层;5.水泥砂浆找平层;6.混凝土垫层;7.卷材加强层

图2卷材防水层甩茬、接茬做法

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接触的部位,应临时贴附在该墙上或模板上。卷材铺好后,其顶端应临时固定。施工过程中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破坏防水层。外墙防水层外水泥砂浆施工方法采用随批随砌筑砖保护墙的方法,水泥砂浆从下至上批抹,每段高度约500mm。批抹完一段水泥砂浆后,在水泥砂浆外即砌筑厚度为120mm挡土保护墙,然后向上批抹上一段水泥砂浆及砌筑砖保护墙。每完成一层后,即进行保护墙外回填砂的工作。

3.5特殊部位防水处理

3.5.1施工缝留置及施工

本工程地下层高为5m~6m,考虑到混凝土浇筑的侧压力较大及模板施工安全和可行性,故于每段地下墙体上留设两条水平施工缝。第一道为承台向上200mm处,第二道设于标高-0.25m处。地下结构水平施工缝处防水处理措施为增设止水钢板带,止水钢板为3mm厚,宽600mm。防水混凝土施工应保证连续浇筑,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应将其表面的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mm~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要及时浇筑混凝土。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理干净。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松散的混凝土和杂物清理干净。

3.5.2穿墙管根处防水处理

卷材铺到预埋套管根部的地方,保证该部位周边的卷材与基面贴紧无空鼓、翘边。当穿管安装后,在管根周围向外延伸150mm的范围内及管根到离管根250mm范围的管壁上另外加涂2mm厚LB-20SBS单组分橡胶防水涂膜。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采用了套管式防水法,套管外加焊止水环(见图3)。

1.翼环;2.嵌缝材料;3.背衬材料;4.填逢材料;5.挡圈;6.套管;7.止水环;8.橡胶圈;9.翼盘;10.螺母;11.双头螺栓;12.短管;13.主管;14.法兰盘

图3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穿墙管防水施工时应注意:①金属止水环与主管满焊密实,采用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时,翼环与套管满焊密实,并在施工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②管与管的间距应大于300mm;③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圈的穿墙管时,管径小于50mm,止水圈用胶粘剂满粘固定于管上,并涂缓胀剂。

3.5.3后浇带防水处理

在后浇带施工时,为提高后浇带处的防水能力,采取如下措施: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考虑施工缝的形状(直缝、阶梯缝),设置止水带(见图4),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洗,施工缝表面涂刷一定厚度的界面处理剂,在新浇混凝土浇筑前铺50mm厚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减石子的砂浆,浇筑新混凝土时充分振捣。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1.现浇混凝土;2.结构主筋;3.外贴式水带;4.后浇补偿收缩混凝土

图4后浇带防水构造

4结语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施工、材料、管理等诸多方面因素。在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时,必须优选防水材料,加强防水混凝土施工,对防水卷材的施工严加控制,并对特殊部位进行重点防水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

上一篇:论建设工程监理及管理的有效措施 下一篇:深基坑工程过程控制和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