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性化”

时间:2022-09-23 08:58:00

浅谈中学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性化”

摘 要: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中学图书馆建设不能忽视“人性化”这个细节,人性化是中学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是当今中学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核心。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性化服务对于图书馆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馆员的人性化关怀是实现读者人性化关怀的基础,本文从领导、馆员、读者之间的人性化关怀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人文关怀;图书馆;以人为本

中学图书馆管理一般分为硬件和软件管理,其中软件管理就是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如果说现代计算机技术代表着图书馆的一种刚性管理手段,那么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更应体现一种柔性管理,即人文关怀。

一、图书馆人文关怀的诠释

图书馆管理人文关怀是指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追求人的自由、自尊、自主、平等、价值、发展,把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图书馆管理的宗旨,说到底就是实实在在以人为本,对馆员和读者施以全方位的关怀。人文关怀可以拉近领导与馆员、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馆员会更加主动、热情为师生服务。

二、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心

中学图书馆直接服务于学校教学。为了实现图书馆的宗旨,除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外,还应加强对馆员和读者的人文关怀。

1.领导对馆员的关怀。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发展,现实中很多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并非“科班”出生,还有身兼几职,这就要求馆员必须加强图书馆方面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并不参与学校的“一线教育”,无形之中使图书馆在单位里成为了“后宫”。如果馆员除了图书馆里的日常本职工作以及周末值班外,还要去做学校后勤等其它方面的杂活,这样势必会造成馆员心理的压抑与自卑。因此,领导对馆员的人性化关怀非常必要,具体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精神文化、福利待遇等方面。馆员的情绪影响着图书馆的具体工作,领导要密切观察馆员的思想情绪,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家庭情况、健康等方面。如果发现有人精神不振,就要及时找出原因,主动和他们谈心并沟通。领导同时也要积极为馆员创造专业培训的机会,为馆员晋升职称做出强有力的支持。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馆员必须是专职而且全职于图书馆部门,接受图书情报学专业的继续教育,只有提高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只有领导给予馆员生活、工作中温暖的关怀,消除职称晋升方面的后顾之忧,馆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服务师生的工作中,无怨无悔地为图书馆的发展贡献力量。

2.馆员与馆员之间相互关怀。在平时的工作中,年轻馆员应挑起重担,适当地照顾一下临近退休的教师。老教师也能大度地把专业技能进修与争先的机会让给年轻人,因为年轻馆员是一个图书馆发展的主力军。另外,在平时工作中,馆员之间也要相互体谅,相互帮助。正所谓“给别人关怀就是给自己关怀”。

3.馆员对读者的关怀。人文关怀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体现为“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它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借阅环境。因此,中学图书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中学图书馆工作的宗旨。馆员还要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意识,踏踏实实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真正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落到实处,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图书馆服务的温馨。在吴县中学,学生一进入图书馆就能在大厅看见“书友沙龙”栏目,“书友沙龙”是我们学校的一块特色服务,是图书馆与学生信息沟通的渠道,也是图书馆与学生之间一条重要的纽带,其中包括新书介绍、书海情缘、读者天地版块。馆员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认识到为读者提供周到、耐心、专业的服务,是馆员的职业范畴;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馆员应尽的义务。同时,读者到图书馆查阅信息资料,获得馆员的咨询服务,是读者应享受的权利。我们有时会发现,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最不满意的往往不是业务技术,而是馆员的服务态度。因此,馆员在与师生交流的时候就应该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厌其烦地做出解答,无怨无悔地提供服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否则,图书馆给学生的印象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也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围绕学生展开,馆员需要创造一种和谐、互动、共容的环境,使读者和馆员都能实现自我价值。面对学生,馆员要投入相当多的情感和思考,对各种“规范”以外的问题,做出创造性的应对。

三、结语

总之,我们要做到:馆员在领导的人性化管理中工作,学生在馆员的人性化服务中学习,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晓敏.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实践策略[J].图书馆学刊,2007(3).

[2]姚夕翠.实施温馨服务,体现人文关怀[J].淮海医药,2005,23(4).

[3]边建芳.高校图书馆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J].晋图学刊,2006,(2).

[4]马海霞.高校图书馆规章应体现人文关怀[J].商场现代化,2006,(1).

上一篇:浅谈我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做法 下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