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救治一例溺水后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23 08:42:10

成功救治一例溺水后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 溺水过程中都有水中杂质和呕吐物被吸人气管和肺中,导致缺氧、窒息,所以在复苏后期几乎都发生急性肺水肿、肺炎、脑缺氧等合并症,且往往并发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脑水肿等。我们科室就一名溺水后心跳骤停患者在我们科室进行治疗时,响应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对患者从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各个系统功能监测、专科疾病护理、心理护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整体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经过及时救治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关键词] 溺水; 心跳骤停;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25-01

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卫生部与时俱进,于2010年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让各级医院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规范护理执业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我院也积极响应号召,在全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活动,因ICU内患者病情危重且无家属陪护,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更应从严从优,护士长便率先带领我们对科室内患者实行整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我们从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各个系统功能监测、专科疾病护理、心理护理等各个方面来对患者进行整体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这一举措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患者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现就一名溺水后心跳骤停患者在我们科室进行治疗时,实施整体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与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溺水是指经历了与游泳有关的危难,需要现场生命支持和转送急救站进一步观察治疗。由于在溺水过程中都有水中杂质和呕吐物被吸人气管和肺中,导致缺氧、窒息,所以在复苏后期几乎都发生急性肺水肿、肺炎、脑缺氧等合并症,且往往并发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脑水肿等。我们科室于2011年6月曾收治一名患者,男,13岁,在游泳池中溺水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由救生员紧急对其进行心肺复苏,120赶到后行紧急气管插管,患者心跳恢复后转送至我们科室。患者入病室时意识未恢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烦躁,T:37.8℃,P:128次/分钟,SPO2:85%、BP:88/51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湿性罗音,动脉血气分析:pH7.31,PaO2为68mmHg,PaCO2为49mmHg,BE为-9.5,HCO3-为31.5mmol/L,我们立即为患者行呼吸支持、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力(CVP)监测、维持循环稳定、脑复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营养支持等治疗护理,6天后患者康复出院。

2 治疗、护理措施

2.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护与护理

2.1.1 意识障碍的监测与护理 患者心肺复苏后脑缺氧受损出现意识障碍,格拉斯哥评分为E2VTM4,遵医嘱q2h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应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并应用促进脑细胞恢复的药物。脑复苏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脑循环状态与脑温,适当的低温可以降低脑细胞的代谢,降低颅内压。中心体温要在30min内将体温降至37℃以下,给予患者头置冰帽亚低温治疗,4-6h中心体温达到要求。

2.1.2 镇静镇痛的治疗与护理 患者复苏后烦躁导致人机对抗、意外拔除身上各种装置和导管、增加氧耗量而加重脑缺氧,遵医嘱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为患者镇静镇痛,每班进行Ramsay评分,以2-3分为宜,并且执行每日唤醒,以观察患者意识变化。

2.2 呼吸功能监测与护理

2.2.1 机械通气的管理 患者吸入大量淡水后,因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及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而出现肺不张、肺水肿及低氧血症,医生予患者气管插管处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以及血气分析相关数据及时调整呼吸机模式及参数,提高氧输送量,改善组织缺氧状况。

2.2.2 人工气道的管理 (1)预防感染。患者吸入污物导致细菌的浸入引起炎症反应易发生肺部感染,医生予患者早期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术并应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了患者肺部感染。予抬高患者床头30-45°,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加强体疗。(2)保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护士应妥善固定患者气管插管,各班进行严格交接,严防脱管和意外拔管的发生;监测气囊压力小于25mmHg,安全有效地清除呼吸到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患者肺不张和低氧血症导致呼吸衰竭,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伴高碳酸血症,因组织缺氧又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应及时予以纠正。所需5%碳酸氢钠毫升数=[正常BE-测得BE](mmol/L)×0.4×kg(体重),计算出的量为首次补碱量,以后根据测得血气值再补。患者入病室时未发生电解质异常,但仍应监测其变化。

3 体会 患者从溺水致心跳骤停到第六天步行走出科室,说明心肺复苏后患者重要器官的监测与护理以及进一步生命支持是抢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ICU护士要不断提高专科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做到综合性预见性的评估、全面精细的监测、及时准确协的护理干预、人性化的心理护理等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挽救患者生命。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倡导以来,医院和护理部的领导给予了全力的支持,通过全程、全面、整体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创新了专科护理内涵,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科室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两种不同吸痰管应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比较 下一篇:10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