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

时间:2022-09-23 07:50:42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

【摘要】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家庭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管理、制定运动方案、联合药物治疗、坚持监测血糖等措施来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达到预防其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目的,使糖尿病患者在家庭自我治疗中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且大部分以家庭自我治疗为主,因而社区管理就显示出重要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在家访时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提高糖尿病的防治观念,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上认识疾病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1]具体做法如下:1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

在进行有效饮食管理、制定运动方案、联合药物治疗、坚持监测血糖,来有效地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突出重点问题,提高患者依从性。2饮食治疗控制热量的摄入

饮食应清淡、低盐、高纤维素、高维生素,戒烟限酒为宗旨。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可按劳动强度分为轻、中、重来制定,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蛋白质占总热量20%、脂肪占总热量25%,胆固醇摄入限制在300mg以下。3运动治疗是增加热量消耗降低血糖

运动提倡进餐后1h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强度应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相对定时定量、适可而止的原则。运动能增加热量的消耗降低血糖;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促进多余脂肪的分解,控制肥胖,使血脂降低。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使血糖下降。4监测血糖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把血糖维持到目标水平,减缓糖尿病的发展,延迟并发症的发生。监测的频率根据血糖控制水平来定,控制理想的患者1周监测1次,控制较理想的每天监测1次,控制不理想的1天3次或7次,及时按照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和饮食摄入量。5药物治疗

合理应用药物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依从性,提高自我防治能力,对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要严格把握用药时间与进餐配合,了解药物副作用的表现,出现异常及时去医院诊治。对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教会其胰岛素的注射技术和低血糖的预防。鼓励患者对自己每天的生活和治疗情况做好记录,主动性的、自觉性的遵医服药,提高血糖控制率。6并发症的防治要做到“三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管理中及时发现相关症状,督促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治疗方案的调整,使并发症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65.

上一篇: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下一篇: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肛肠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