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时间:2022-09-23 07:10:19

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金融制度的安排和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就显得十分必要。产业投资基金正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顺势而出的一种“金融创新”,它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投融资工具,还是一种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己任,进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2005年11月,国务院批准发改委组织产业投资基金优先在西部地区组织使用,支持西部地区以股权投资方式吸引内资和外资。同时,发改委西部开发办准备在西南、西北各选择一个地区设立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和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2006年又特批设立了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设计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并于6月完成首期50亿元资金的募集计划,以此来促进和带动环渤海经济的发展。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功能

产业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主要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一种集合功能上,具体表现在:

(一)投资与融资两种功能的集合

通过投资工具实现投资功能,通过基金经营制度建立融资平台,实现投资与融资功能的结合。

(二)股权投资与专家管理的集合

作为一种专家管理型资本,不仅为企业直接提供资金支持,还为企业提供特有的战略管理、资本经营的增值服务功能,实现投资与管理功能的集合。

(三)实业投资与金融资本的集合

产业投资基金定位于实业投资,其投资对象是某个特定具体项目,通过直接投资项目发展企业,从而发展产业,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进而实现基金自身的增值。

(四)工具与杠杆功能的集合

从微观主体来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实现其资本增值功能,而从宏观主体(政府、产业部门)来看,可以此为杠杆,通过不同产业投资基金的组合结构,以设计产业投资基金集合群,从而完成不同产业的布局和整合。

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推进我国基础设施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需要巨大的资金需求,而目前国家财力和银行信贷难以满足。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实现基础设施融资的证券化,特别是利用产业投资基金为基础设施发展融资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产业投资基金使基础设施产业的民众投资成为国家财政投资的有力补充,就可以配合国家投资,改变我国基础产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同时,由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可以吸纳大量的产业工人,缓解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

(二)有利于促进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而不是依靠扩大规模来实现。高科技产业是充满风险的产业,依靠银行贷款来支持高科技产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以产业投资基金的形式支持高科技产业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产业投资基金具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优势,是支持科技发展事业,提高产业领域的科技含量,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产融结合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是巨额存量资产的盘活。目前,陷于困境的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员素质较高,生产经营环境也不错,但由于缺乏大量资金的启动,而坐看一些高技术、重工产品市场机会的丧失。如果这些企业能借传统优势在产业投资基金的推动下再入市场,就可以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投资于国有企业,而各类企业也可以购买和持有产业投资基金,从而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

(四)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强化产权约束功能

产业投资基金的推出,拓宽了投资渠道,可以满足多层次的投资要求,从而优化了资本市场结构。另外,在资本市场上,产业投资基金可以以股权形式为未上市企业提供融资,改善未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与内部治理结构,从而培植大批具有上市前景的股份公司,为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产业投资基金还可以将一定比例的资金以股权形式通过购并国有股、法人股的形式投资于上市公司,以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有力的产权约束对上市公司实施监督,使资本市场的法律监管体系建立在有效的经济监督之上。

三、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的基本框架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

从理论上讲,凡是法人机构,包括金融企业、产业公司等,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投资者愿意进行投资,又能筹集到资金,就可以成为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人。为了规范产业基金投资行为,对于发起人的资格,要求必须是资信良好,经营作风稳健,并在近年来未受到有关主管机构或司法机构的重大处罚,且有一定数额的资本金要求。

(二)产业投资基金的筹集机制

考虑到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只宜采取私募的方式设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成熟和产业投资基金的多元化发展,也可考虑通过设定较高的认购与交易起点和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制度,采取公募的设立方式。

(三)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我国尚不具备设立有限合伙型产业投资基金和信托型产业投资基金的条件,而只宜采取公司型先行发展起来。通过结合有限合伙制、信托基金制和民事“委托――”运作模式的特定,对公司制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进行创新,这将成为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现实选择和发展趋势。

(四)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选择

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不应仅仅限于国际上公认的高新技术领域,它所投资的应是经济发展中最需要的行业。只要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中长期生命力的行业,都可作为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方向,且政府可以应用《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对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进行引导。

(五)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规避

通过选准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确保所投资企业的技术应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对相关技术进行投资可行性论证来进行控制,来减弱产业投资基金的技术风险;通过采取组合投资、联合投资、匹配投资、分阶段投资和限额投资策略来进行控制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通过分权制衡,加强对所投资企业的控制和监管,构建以基金业绩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来进行控制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风险;通过对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以减少环境不确定要素,来控制产业投资基金的环境风险。

(六)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

面对不同质量、规模、风险度等的企业,满足高科技开发和产业化不同阶段的需求,通过尽快建立二板市场、发展场外交易市场、鼓励和引导高科技受资企业到海外上市以及发展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等方式在我国构建出一个层次分明的产业投资基金退出市场。

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产业投资基金发展

由于产业投资基金具有政府客观政策导向作用,政府在产业投资基金发展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具体来说:

(一)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直接引导和助推民间资本加入到产业投资基金中来

从国际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方式:1.政府直接投资。由政府直接出资组建产业投资基金,政府资金占大头,待基金运作成功后再以增资扩股或转让方式出让给民间资本。如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政府出资设立的YOZMA基金对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投资于处于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投资基金,即基金的基金,它不直接对项目进行投资,而是作为新的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参与基金运作。2.股权担保。一是损失分担担保,即对投资于早期阶段的产业投资基金所造成的损失,由政府提供担保;二是偿还借款豁免,即对那些向高风险中小企业的投资提供再融资担保,在给定时期内贷款的利率可以豁免,担保费只用来支付基金管理费,若此期间出现亏损,则无需偿还贷款。3.贷款担保。指政府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提供一定比例的担保,目的是促使金融机构向有发展潜力、但无法达到抵押贷款标准的中小企业(包括科技型中小技术企业)贷款。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从多方面为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证

一是健全和完善必要的法律法规体系。由于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设计到投资人、基金管理人以及基金托管人之间的委托关系和信托关系,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比较复杂,必须有健全的法律予以保护和制约。此外,产业投资基金相关运作环节必须处于监管之下,监管法既是保护投资者也是保护投资基金本身的发展。二是制定合理的、有助于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由于产业投资基金的投向是严格按基金章程中规定的符合国家鼓励的产业领域,因此对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所得征税不能超过一般直接对这些产业投资的优惠税率,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如发展初期),为了鼓励产业投资基金这种新的投融资品种,还要对其资本利得和投资红利进行减征和免征税。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一篇:劳动部将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等八则 下一篇:工作分析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