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体系的指导原则

时间:2022-09-23 06:43:50

中国福利体系的指导原则

福利体系的必要性并不能直接证明其内容的合理性。福利体系总是与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但是,社会政策体系一旦确立并嵌入社会之中,其后的改革和调整就比较困难,而且随时间推移,其刚性会越来越强。因此,如何确立适合中国国情,既能满足当下需求又能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社会福利体系,需要审慎探索。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重构福利体系需要认真分析和借鉴各国的经验教训。但各国发展阶段和社会环境各有不同,各种模式也各有利弊,决不能盲目照搬。考虑到人口总量与结构、经济增长速度、城市化进程等中长期因素,中国的福利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原则和因素:

第一,城乡二元,逐步统一。中国存在着二元经济的明显特点,因此现行的扶贫、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等都是在二元状态下起步,这是完全必要的,而其中期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体制,并最终将城乡各项福利逐步统一,完善公民的社会权利;

第二,低水平,广覆盖。中国仍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各项制度设计都应强调“基本”,如教育方面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医疗方面保障“基本医疗”,贫困人群的补助水平也很低。从低水平上起步,要求其更加具有公平性,尽可能覆盖全部居民;

第三,在扩大政府责任的同时,兼顾中长期的可持续财政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水平和比重都会继续上升。为了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政府的福利支出以不超出包括预算内外及各种缴费在内的大财政口径的50%、国内生产总值的15%为宜;

第四,政府社会政策的目标定位于提供普遍的安全保障和帮助低收入人口,而不是利用收入再分配来保证平等的收入水平。中国的福利体制仍应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调节为基础而不是取代市场的功能,个人、家庭、社区、企业的责任仍是基础性的,政府政策是在此之上提供补充性的保障;

第五,坚持积极的发展型福利政策,具体的政策安排应立足于鼓励就业和鼓励人力资本投资,而不能只着眼于救助,更不可确立过高的替代水平;

第六,认真设计各项福利制度,尤其是养老和医疗制度。现行的养老保障收费太高,转制成本没有合理安排,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已成为落实(《劳动合同法》、扩大正规就业的障碍。

(摘自2008年第5期《财经》)

上一篇:四大理由看好奥运经济 下一篇:中国人口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