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生成、预警及控制研究

时间:2022-09-23 04:27:01

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生成、预警及控制研究

【摘要】小额贷款属于一种金融机构发放的用于经营与投资的贷款,特殊之处在于贷款发放的对象为农村种植户、养殖户、城市及乡镇的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等。由于发放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贷款额度较小,客户群广泛,客户经营管理水平不一致、评估难度大、客户稳定性差等特点。小额贷款公司在提供贷款服务的同时也会面临着一些信用风险,因此构建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防线的预警机控制机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的生产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信用风险预警与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 信用风险 生成 预警 控制

Kenneth曾经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会由于自身的利益而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配给”,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农村的金融市场中也存在。为了打破这种现状,解决中小企业与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小额贷款公司应运而生。小额贷款公司重点的贷款对象就是中小企业、农业与农村经济等,而对这些客户贷款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一旦出现了贷款无法收回的现象,小额贷款公司将承担全部的损失。因此完善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预警及控制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小额贷款及小额贷款公司现状概述

1976年,小额贷款在孟加拉国由银行家・尤纳斯在格拉明乡村银行创建,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穷人。以当前的浙江省为例,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的所有贷款项目中单笔数额最大的一般都在公司注册资金的5%之内,一般都小于1000万元。200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为了解决中小企业与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分别在五个省(山西、陕西、贵州、四川、内蒙古)进行“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运行[1]。小额贷款在“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2006年中央1号文件)的政策依据之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试点运行到2014年2月底,全国共有小贷公司8033家,小贷公司贷款余额8274亿元,这种小额贷款公司是帮助中小企业和农户进行融资的有益尝试。

小额贷款公司在经历了数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当前在数量和放贷增速方面一直面临着回落的状况。在持续回落的这8个月中,前两个月小贷公司新增贷款82亿元,新增小贷公司194家,这代表着小额贷款公司已经从快速发展的阶段开始进入到平稳发展的阶段,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全面洗牌的到来。在去年59家小贷公司退出后,今年1月份又有18家小贷公司退出。退出的主要原因包括:由于企业经营不达标被取消经营资格;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了融资困难,导致公司无款可放,主动要求退出市场;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导致了贷款的不良率高,陷入财务困境,被迫退出;少数小贷公司股东之间产生纠纷;导致解散。

二、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生成

交易的对手信用质量下降或者不能够履行合同中的义务,通过对金融工具价值的影响而给金融工具持有人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是信用风险。不仅要考虑到交易对手可能会违约,还要考虑到交易对手履行合约的能力和信用质量的变化,这些都可能会给小额贷款公司带来损失[2]。作为最基本的金融风险形式,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应该讲信用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石勇(2009)指出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而言,信用风险主要指的是借款人不能够及时的还本付息。由于当前的政策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所要面对的信用风险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功能定位而产生的,属于天然的内生性。小额贷款公司由于资金来源限制多、贷款业务需求额度小、使用形式区分难、贷款资金生产生活转化等原因而出现了潜在的信用风险。贷款的客户不管是由于何种原因导致无法按时偿还本息都属于信用风险。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面对的风险包括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与信用变化。

(一)信息的隐蔽性带来的逆向选择

在信贷市场中,不还款可能性越大的人越愿意支付最高的利息,这就是逆向选择。可以通过模型来讲解逆向选择形成的过程:假定借款人某个投资项目的资金都是通过贷款得到的,成功率设为E,成功收益设为F,失败收益为0,假定投资项目的收益为恒定的A,成功收益可以表示为A=E×F。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成功收益与成功概率是反比关系,当成功收益高的时候,成功的概率就低,当成功概率高时,成功的收益就低,也就是所谓的高风险高收益。

小额贷款过程中,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是在全部借款平均风险的基础上设定的,因此借款人的风险越高就就导致借贷的积极性也越高,这就导致了整个小额贷款市场的风险上升[3]。

(二)信息的隐蔽性带来的道德风险

当小额贷款公司将贷款发放给借款人之后,借款人没有将贷款投资到合同规定的项目中,而是投资了其他风险更高的项目,导致了投资的失败,这就是信贷市场中的道德风险。当借款人认为其他项目的投资会带来更大的效益之后,就会违背合同的规定而投资风险更高的项目,如果项目失败就会导致无法还款,小额信贷公司就需要承担损失[4]。

由于小额信贷公司的贷款对象是中小企业、农户等,这些群体的特性导致了信息的不可传递性,这就会导致贷款用于其他项目或者根本没有用于投资,影响到贷款资金的回收率。

(三)信用变化带来的信用风险

在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中,农民进行贷款的目的主要是种植业与养殖业,这些项目受自然因素影响、市场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的影响比较大,非常的不稳定和难以预测。这种情况之下,小额贷款公司必然会承担较大的风险;而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目的主要是企业发展,由于规模小、内控弱、风险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了破产率高,这就导致了小额贷款公司需要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5]。

三、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预警

(一)个人情况

在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中,个人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对申请者的个人情况进行核查主要是从从业年限与经营年限来进行的[6]。如果申请者的从业年限与经营年限都较长,说明其对从事的行业有着较深的了解与把握;如果从业年限长、经营年限短,说明其对行业的了解充足,但是经营能力不强;如果从业时间短、经营时间长,说明其管理能力强,但对该行业了解不够。

(二)经济组织特征

申请者的经济组织特征指的是宏观经济的影响、行业的属性以及经营的规模。宏观经济会对申请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的规模则会影响到申请人贷款违约的可能性。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贷款违约的可能性要小一些,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贷款违约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此外,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经营的风险程度,影响到贷款人的违约概率[7]。

(三)经营状况

经营状况对贷款偿还有着重要的影响。申请者的经营状况主要表现为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来反映,其中关键的是现金流量。应该通过考核客户个人账户和对公账户的资金流动清理来进行营运能力的评估,还要统计申请者近期内的资金收支情况与资金紧张程度。申请者的盈利能力则主要是依靠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来体现。

(四)信用履约状况

个人的征信记录是对申请者还款意义的考量工具。凭借着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查询系统来对申请者的银行信用记录等数据进行调查,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个人征信记录良好说明申请人诚信度高、还款意愿良好,个人征信记录较差就说嘛申请者的诚信度不高、还款的意愿不强烈。

四、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预警模型

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预警模型构建的主要的步骤包括:第一步,目标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将小额贷款公司的信用划分为三层,第二层包括4个一级指标(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评分体系),第三次包括12个二级指标(关系到客户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的指标);第二步,判断矩阵的构造,对每一层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数量化的主观判断,将这些主观判断按照规则来构造成矩阵形式;第三步,检验判读的一致性,每一层与上一层对比的重要程度就是该层的判断矩阵,要检验这些重要程度的一致性,如果存在偏差且该偏差在严格意义上不能够被接受,就需要重新进行计算;第四步,对指标进行层次总排序,通过每一个层次中的因素占该层次的比重与该层次占总层次的权重相乘之后就能够得出每一个因素在总层次中所占的权重,从而对指标进行层次的总排序。

五、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控制

(一)小额贷款公司在进行信贷决策时要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

由于贷款的对象是农民和中小企业,这就导致了小额贷款企业很难真实、准确、充分地把握数据,因此小额贷款公司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不仅要定量分析,同时也要定性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来体现不同贷款业务的特殊性,避免通过历史数据设计的评分模型具有的滞后性[8]。

(二)通过银保合作等措施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分担补偿和转移机制

银保合作指的是信贷机构与保险公司通过同样的服务渠道为同一个客户提供贷款服务和保险服务的方式。小额贷款公司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能够将信贷风险的承担主体扩大,分散和转移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信贷风险,使小额信贷公司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

(三)小额贷款公司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在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过程中,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将风险控制的责任分担到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明确职责与各自的分工,董事会决策、管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形成内部控制体系保障[9]。建立与贷款业务特征相符的信贷业务流程,建立信贷人员的选择、培训和激励约束机制。

(四)小额贷款公司要强化电子化建设

小额贷款公司加快电子化建设能够提高其金融管理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化建设能够实现联保贷款、等级评分、小额授信贷款等小额贷款以外的电子化,建立和不断完善客户信用数据系统。通过行业协会、自律组织等牵头建立建成小额贷款公司联网信息平台,尽早实现与其他小额贷款公司的信息共享,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通过信贷监控的加强来防范协变风险

信贷过程属于动态的过程,包括贷款前的防范和贷款后的监管[10]。在贷款之前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使小额贷款公司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信息有更加清楚的了解与掌握,能够提高防范和控制协变防线的能力,从而避免发生信贷风险。加强贷款后的监控能够对贷款的取向进行了解,确保贷款用于贷款合同中规定的用途。信贷人员要对贷款对象进行定期的检查,通过对贷款用途的监督来确保资金能够安全的运行。

六、总结

本文对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小额信贷公司不同于商业银行,有着自身独特的模式,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用风险三个方面对其特殊性进行了说明。在信贷风险特殊性的基础上从个人情况、经济组织特征、经营状况、信用履约状况几个方面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预警,并建立了信用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对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控制确保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海峰.基于银保协作路径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23(4):7-12.

[2]胡聪慧.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风险及其控制――基于平遥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探索,2008,34(01):17-21.

[3]曾之明,岳意定.基于博弈分析的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创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4(8):22-26.

[4]邵小龙.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对上饶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J].武汉金融,2010,03(10):15-19.

[5]唐志鹏.基于评分法的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1,27(04):53-61.

[6]汪合黔,吴敬.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6):17-20.

[7]吕文栋,肖杨.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科学决策,2012,16(38):27-30.

[8]顾海峰.基于银保协作路径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4):117-122.

[9]谭民俊,王雄,岳意定.FPR-UTAHP评价方法在农户小额信贷信用评级中的应[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12(25):21-25.

[10]戴立新,李泽红,杨方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及评价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11(23):118-120.

上一篇:浅谈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模式 下一篇:铁路运输企业的税务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