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时间:2022-09-23 03:37:41

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摘 要】本文阐述了企业核心能力与多元化经营的含义,探讨了如何保持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分析核心能力与多元化经营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以保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核心能力;多元化;企业战略

一、核心能力与多元化经营的内涵

(1)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也称核心竞争力,大致包括:一是知识与技能,即企业特有的技术诀窍与状况;二是管理体系,即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三是技术体系,即有形的技术系统和无形的知识系统;四是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即企业内占统治地位的态度、行为和规范。简言之,企业核心能力应具有三个特点: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可广泛应用于其它领域、符合最终产品顾客利益。(2)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采取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产业领域中谋求扩大投资规模、获取市场、创造效益的长期经营方针和思路。多数企业实施此战略的主要动机有两个:一是进攻型,即到新领域去获取更多利润;二是防御型,即将部分资源配置在不同领域以规避风险。

二、核心能力与多元化经营的辩证关系

(1)核心能力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第一,核心能力是多元化经营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战略是企业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外部环境适应能力的关键手段。从成长角度看,核心能力能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拓展新行业领域;从竞争角度看,核心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企业独树一帜的能力。第二,核心能力能使多元化经营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阶段、方面共同利用统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战略协同转化为竞争优势主要依靠两方面:一是不同业务的成本分摊产生较低成本;二是关键技能、技术开发和管理诀窍的有效转移。具体来说,以技术为核心能力的企业,能在技术相关性上进行资源共享,使产品不断创新,促进核心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市场为核心能力的企业,能够在销售渠道、顾客等方面相互促进,增加市场占有率。(2)多元化经营能够培植或提升核心能力。第一,多元化经营将极大影响核心能力。建立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现有核心能力在新行业领域的运用来提高核心能力水平;二是从新的行业领域获取新的核心能力,再和现有的核心能力融为一个整体来提高核心能力。多元化经营战略成功,将大大提升核心能力,促使企业继续维持其竞争优势;多元化经营战略失败,不仅无益于核心能力的提升,反而可能使原有核心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原有竞争优势。第二,多元化经营有利于核心能力的效用最大化。核心能力具有延展性,企业一旦拥有,意味着它具有大量开发新产品或新市场的潜力。

三、多元化经营与企业核心能力建设

(1)确定公司的核心能力。公司在进行多元化经营前,首先要了解公司是否具备和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研发、营销等进行的许多活动中。可通过对企业资源与战略能力进行评估,对价值链进行分析来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要找到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平衡点。重视核心竞争力建设,并不是完全否定多元化经营。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适时的多元化经营,是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两个支柱。适时的多元化经营需要满足一个原则,即多元化经营后的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增加应小于多元化后企业规模收益的增加。(3)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一是制定增强自身核心能力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按照多元化经营相关系数从大到小的变化,多元化发展道路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指从某一行业进入相关系数很大的另一行业;中级阶段,指在初级多元化的基础上,从某一行业进入相关系数较大的另一行业;高级阶段,指在中级多元化的基础上,从某一行业进入相关系数很小甚至为零的另一行业。二是相关产业多元化经营策略。企业的资源和优势有限,所以合理而科学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应保持产业间的高度关联性,以发展相关产业为主攻目标。长期以来,企业在核心产业的生产经营方面积累了许多有形和无形资,发展相关产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原企业的资源优势并节约经营资源。三是非相关产业多元化经营策略。当企业已发展到一定阶段或一定规模,具备了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核心能力,并想以此为基础进行非相关多元化时,应充分考虑非相关多元化所带来的风险。在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时能起到作用的只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比如管理组织能力、企业文化经营能力等。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是基于无形资产的核心能力上进行的。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培育、技术引进、企业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构建新领域的核心能力。

参 考 文 献

[1]王江,杨锡怀.企业的核心能力及其与多元化战略的关系.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1)

[2]柳卸林.从核心竞争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利弊.中国软科学.

1999(7):24~27

上一篇:浅析出口退税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下一篇:基层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