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性与流动性视角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分析

时间:2022-09-23 02:57:48

基于稳定性与流动性视角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分析

摘要:国际货币制度历次的变革都是基于对国际货币流动性与稳定性的权衡取舍的制度安排。以牙买加体系为例,可以总结为牙买加体系酝酿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中毁牙买加体系。金融危机内生于现有国际货币制度,如果现有的国际货币制度得不到本质性的改变,那么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将无法得到彻底消除,偶发的金融危机也必将是国际货币体制内在的特征。在流动性与稳定性的双重视角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的最有可能的路径是Row国家之间增加非美元结算,减少对美元的需求,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改革的力度。在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约束下,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短期操作思路仍是以通过与ROW国家的非美元结算合作以弱化对美元的需求。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流动性;稳定性;人民币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8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11-0076-07 收稿日期:2011-04-02

一、引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作为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共识,改革国际金融货币日系的呼声日益强烈。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人行网站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严重的制度性缺陷已充分暴露在世界各国面前,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这种共识是建立在以下两点事实之上:首先是经济全球化与货币金融体系单极化之间的失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存在严重冲突。不同货币体系都是特定时空下多方博弈的最优结果,在每一时期都发挥着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制度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情况的变化,现行货币金融制度不再适应新的实体经济发展。其次,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现有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权利格局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的凸现,其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的诉求也日益强烈。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才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学界众说纷纭,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案,但都未达成一致的看法,例如推动超储备货币、提高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特别提款权(SDR)份额、回归金本位等。因此,分析牙买加体系改革的必要性,探求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在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探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最优路径与制定相关制度安排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理论综述

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规律的研究分为两大块:一是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演进逻辑的定性分析,二是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规律进行的定量分析。对演进逻辑的分析包括金德尔伯格(1962)的霸权稳定论思想,蒙代尔(1972)的超级大国理论和由蒙代尔(1976)提出并由克鲁格曼(i982)等人发展的“三难选择理论”。将同际货币体系的演化作为对象进行直接研究的文献不多,而可以作为间接分析的包括第一代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前者以Sa|anl和Henderson(1978)以及Krugman(1979)的文章为起点。 Salant和Henderson的重要贡献是意识到放弃同定黄金价格的机制是内生的。而krugman将他们的思想用于同定汇率的投机攻击中,开始了所谓的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由于Krugman的模型为非线性,无法求出固定汇率崩溃时间的解析解:Fhmd和Garher(1984)川线性模型简化了Krttgman的模型,并求出了解析解,完成了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本框架构建,通常称之为Kr/lgmtll3-Flood-Garber(KFG)模型。第二代危机模型将政府政策内生化,代表人物为Kydland和Prescol!(1997)、Obstfeld(1994)和Drazen和Masson(1994)。此后,一些学者从许多方面对该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对于此次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一批学者是从国际经济失衡角度进行探讨。Cooper(2004))认为,美国对外投资及回报的增长是支撑其贸易持续逆差的源动力。Mann(2005)等认为美元贬值的“支出转换效应”的减弱是来自丁世界性低通胀和新型市场竞争格局造成的“价格传导率”降低。同内学者盛宏清(2006)、姚枝仲(2006)、张纯威(2007)等也从陔角度进行了探讨,王曦(2009)论述了此次金融危机属于结构性与周期性。宋晓峰(2004)的分析显示,欧元的引入可以增加国际货币之间的替代性,从而限制美元通过自我贬值来获得更多收益的可能性。熊爱宗,黄梅波(2010)认为多元化的同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同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

探讨全球金融危机的相关文献较多,但大多数是从美国国内经济运行角度分析,而从同际货币金融体系角度探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文献并不多,其中一些也是简单概括与局部分析为主,缺乏有效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与标准的分析框架。同时,以往文献主要研究某一时期特定的国际货币体系,而很少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演变规律;本文从货币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双重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机制与规律,分析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短期思路。

三、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内在机制与规律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走过200多年的历史,期间历经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从最初的同际金本位制,依次过渡到国际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不同货币体系是否存在统一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是内生还是外生?滦入探讨这些问题可以为现行同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一些改革思路与方向,同时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定位提供适当的借鉴。

(一)国际货币体制――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的权衡取舍

在货币所有的职能中,最为基本和广泛的职能是交易巾介职能:为了保证交易的顺畅和高效,货币充当交易媒介既要为交易提供足够的额度,即流动性;同时交易媒介自身要币值稳定,具有稳定性。因此流动性与稳定性是货币的两大主要特性。然而流动性与稳定性两者之间存在权衡取舍(trade-off)关系,稳定性对流动性形成制约,而流动恤又冲击着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当货币供给量小丁“事前”货币需求量,产牛流动性不足,引起通货紧缩行降低交易效率;当货币供给量大于“事前”货币需求量,过度的货币投放所形成的流动性过剩最终还是要被经济主体所吸纳,产生了投资与经济过热现象,引致通胀压力,使得货币的稳定性减弱。凶此成功的货币体系需要同时满足充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使两者达到某种均衡。

流动性与稳定性同样是国际货币最主要的特征,国际货币体系的流动性为国际贸易与投资提供清偿力,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减少了结算与储备的不确定性。但两者也是相互制约,具有稳定价值的同际货币无法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从而制约实

体经济发展;能提供充足流动性的货币又不存在内在稳定机制,引起汇率的大幅波动,增加实体经济的交易成本。冈此理想的国际货币要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为市场交易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然而,历史上的围际货币体系都无法达到这一理想的状态,都是在流动性与稳定性两者下进行权衡取舍。

(二)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

1.国际金本位制演变的内在机制――稳定性对流动性的制约。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是1884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本位制度,该制度下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是国际储备资产和结算货币。

黄金作为货币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表现在该体系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黄金以及其他代表黄金流通的铸币和银行券之间的比价以及各国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币值稳定的原因在于该制度遵从市场选则的货币发行机制,金铸币可以自由流通和储藏,也可以按法定含金量自由铸造,各种金铸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黄金。国际金本位的货币稳定性对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各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尽管该制度下的货币发行机制遵从市场选择规律,具有内生的稳定性,但是货币的供给依赖黄金存量,而现实中黄金产量的增长远远无法满足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对黄金的需求。因此,货币的稳定性(黄金的供给)对货币的流动性形成了显著的制约。在国际金本位制时期,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1929~1933)对于该体系的崩溃有直接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由于对外投资与世界贸易的空前增长,对货币流动性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作为货币的黄金供给量远远低于经济发展速度,黄金存量的有限供给形成了制约流动性的瓶颈。

2.国际金汇兑制演变的内在机制――流动性对稳定性的单相冲击。为了节约黄金的使用,弥补金本位中黄金量不足的劣势,金汇兑本位制孕育而生,该种制度下,黄金依旧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各国纸币仍规定有含金量,代替黄金执行流通、清算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从节约黄金使用的角度而言,该货币制度在一段时期内是成功的,克服了国际金本位币制时期的流动性不足,缓解了稳定性制约。该种货币制度实质是黄金和信用货币共同运行的双轨币制,各同货币价值以黄金背对,同时可以发行纸币。因此,实质上并未解决金本位制度流动性不足问题,世界贸易发展对黄金的需求和黄金的产量之间的缺口仍然存在。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各国政府发行纸币的硬约束,当纸币过度发行时,纸币贬值,黄金数量无法满足兑换比率的需要,尤其是在汇率频繁波动时用黄金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固定比价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从1929年开始,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逐渐瓦解,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

3.布雷顿森林体系演变的内在机制――稳定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双向冲击。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设计一种能在维持货币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的货币体系。最终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建立货币之问的同定比价关系。从稳定性与流动性角度分析,货币的稳定性体现在固定汇率的制定,同定汇率稳定了世界金融市场,减少了结算与储备的风险,在保证货币稳定性的同时,美元的发行解决了国际储备短缺的困境(黄金短缺),为国际市场交易提供了流动性。但是该制度创新仍没有超出国际金汇兑的范畴,只不过由以前各国货币白行汇兑集中到以美元为巾心的国际金汇兑。该制度正常运作的前提是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然而现实中这两者无法持续同时满足。因此该体系演变过程出现了“美元荒”(DollarShortage)和“美元灾”(Dollar Gult)两种迥然不同的极端现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黄金与美元按固定比例挂钩确保了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对于美元的流动性施加了限制,使得美元流动性不足,形成了“美元荒”。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美国国际收支逐渐恶化,荚国加大了美元的发行,流动性不足转为流动性过剩,美元连续三次发生大规模的危机,实际上是美元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美元灾”,美元不断贬值破坏了该体系的稳定性,最后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4.牙买加体系演变的内在机制――流动性对稳定性的单相冲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1976年IMF通过《牙买加协定》,确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继续维持全球多边自由支付原则。虽然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同际储备货币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因此,相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而言,牙买加体系的不同之处在在于放宽了对美元发行的约束。从稳定性和流动性视角而言,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必然损害其稳定性。黄金非货币化,国际货币不具有内在价值,属于纯粹的信用货币,因此流动问题从原先的流动性不足而引起的货币稳定性问题开始转向流动性过剩对稳定的冲击。美元,单一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时,美元通过贸易与投资方式向世界注入流动性。但是当美国政府面对国内经济衰退时,往往采取振兴经济计划,例如政府加大投资并配合低利率政策,这些以振兴国内经济为目的的政策产生的对外效应是向外输出美元流动性。对美国而言,向外输出流动性的收益是多方面的,收取铸币税的同时,还向外传输通货膨胀。但是对外流动性过剩累积到一定量时,以单一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就受到威胁。浮动汇率制度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混乱,套汇和套利等短线投机活动大量泛滥,先后引发多次金融危机,同时,汇率波动引起的不确定性也降低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效率,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引发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加强时,该体系所同有的稳定性问题日益凸现。

(三)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规律

如图1所示,通过对同际金木位制、金汇兑本位、布需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形成的背景和运行机制进行梳理与分析,可从同际货币体系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双重视角探寻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内在机制与规律,从而得出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规律。

1.流动性与稳定性是历次国际货币体系的两大主题。国际货币体系的流动件为国际贸易与投资提供清偿力.而国际货币金融休系的稳定性减少了结算与储备的不确定性。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计在于能在保证同际货币稳定性的前提下为市场交易注入足够的流动性。

2.流动性与稳定性两者之间存在权衡取舍父系,稳定性对流动性形成制约,而流动性又冲击货币制度的稳定性。由于同际货币的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存在权衡取舍关系,所以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存稳定性与流动性两种之间某求均衡。国际货币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内在机制与规律,当稳定性制约或流动性冲击超过某临界值,便导敛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3.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是稳定性对流动的制约.有限黄金的供给(稳定性)满足不了了H益高涨的对外投资与贸易需求(流动性),流动件不足

是金本位制度崩溃的最主要和直接原冈.与金本位相似,金汇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样是以黄金为背,从稳定性视角而占,这两种货币制度都未能从实质上解决黄金作为国际货币所引起的流动性不足问题。

4.在缺少货币发行约束机制与存效监管时,国际信用货币体系都具有内生的导致流动性过剩的激励机制(内生流动性对稳定性的冲击),冈此历[史上的同际货币体系都呈现出内在的不稳定性..对于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而言,实质为复木位,黄金与信用货币同时运行,复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都存在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政府有不守信的内在动力,因此存在扩大流动性的激励机制;而牙买加体系足单一国货币作为同际货币,在这种对信用货币发行缺少硬约束与监管的制度下,必然存在美国以牺牲对外经济目标来实现对内经济日标的激励机制。

5.国际货币流动性对稳定性冲击,最终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崩溃,是国际信用货币发行约束与监管的缺失所造成:金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时期各国政府肆意地发行符自的银行券、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放弃美冗兑换黄金的承若与义务、牙买加体系巾美围对外经济月标从属于对内经济目标都表明吲际信用货币发行缺少“硬”约束。因此国际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足国际信朋货币体系不稳定最主要的原因,要想建立一种科学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就必须克服流动性过剩的冲击,而流动性过剩又是起源于缺乏良好秩序和约束体制的环境,所以一种理想的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包含相应的约束机制与严格的监管。

四、流动性与稳定性视角下的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内因”与“外患”

1.牙买加体系改革的外部动因。

首先,经济全球化与货币金融体系单极化的失衡――文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冲突。尽管货币有自身特有的运行规律,但是其最终的决定基础还是实体经济,即虚拟经济(货币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贸易体系)?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各次国际货币体系都是为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不可否认,不同货币体系都足特定时空下多方博弈的最优结果,在每一时期都扮演着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然而随着制度赖以存在的文体经济情况的变化,现行货币金融制度不冉适应新的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经济全球化(实体经济)与货币金融体系(虚拟经济)单极化的失衡,牙买加体系不能高效地服务于文体经济的运行.因此实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对现行的货币体系改革形成了外在的动因。

其次,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权利格局的冲突。从国别层面分析,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些国家经济实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但是这些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相应的地位与权力份额变化甚微,造成了国别经济实力与权益的失衡,因此新兴经济体国家提出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诉求。

2.牙买加体系内在的非稳定性、流动性对稳定的冲击。单一货币充当世界货币会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原因在于单一货币工具无法同时实现对内与对外两个政策目标,当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相互冲突时,对外目标必让位于对内目标,以牺牲外部均衡来实现内部经济目标。因此以美元为主体的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也必然存在这种内在的冲突。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为了减少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美国积极地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干预,通过贸易赤字与国际资本流出方式对外加强流动性供给,流动性过剩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冲击,使IMF难以达到保持世界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最终目标。然而,IMF的最终目标又对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提出要求,因此产生了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诉求。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这种诉求更加强烈。出于交易的目的与审慎性原则(Heller,1966),大多数国家都持有国际储备,美元以牺牲外部均衡寻求内部经济稳定的方式,必然会给这些国家带来损失。以中国为例,美元的国际流动性过剩一方面使中国大量的美元储备缩水,另一方面通过外汇的倒逼机制迫使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导致货币政策失效与通胀压力剧增。2008年我国利率高企与人民币值的“双高”现象(高利率、高汇率)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元的流动性过剩。

(二)牙买加体系酝酿危机,危机冲击体系

世界货币必须向世界市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以保持交易的平稳性。因此,当美元这种单一的货币充当世界货币时,美国经济对外的失衡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美国政府通过利率与汇率政策向外输出美元,向外部市场注入流动性。通常的做法是高估本国货币对外价值并配以低利率政策,就是常说的“双驱动”(图2中虚线方框内),美元的高估与国内的低利率促使美国连年的对外贸易逆差和资本流出,使得美国成为贸易赤字与净资本流出的“双赤字”国家(图2中虚线方框内)。但与此同时,美国低利率政策的对内效应是向国内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主要表现为私人投资的扩大。当美国实体经济的增长可以吸收掉过多流动性时,经济可以保持良好运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的增长消化不了因对外提供流动性而产生的超额流动性时,国内市场就产牛了流动性过剩。过剩的资金将进人高风险的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形成资产泡沫,当泡沫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破灭。资产泡沫的破灭给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冲击并影响居民的预期,引起经济的衰退:从这一机制来看,单一货币执行国际货币职能必然引发美国国内金融危机。因此,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自身的缺陷是造成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原因。

美元作为货币,同时肩负着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目标使命。当美国国内经济面临衰退时,需要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例如,美同为应对次贷危机而采取的两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l)是在美国金融危机激化的条件下于2008年11月24日提出投放600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用于购买南房地美公司、房利美公司和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发行和担保的债券。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继续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2),其内容是在2011年中期以前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投放600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相对于平均每月投放75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第一轮和第二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一举措的对外效应是向外输出流动性,向世界各同收取铸币税的同时还向外传输通货膨胀。当对外的流动性产生过剩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就受到冲击,这就是金融危机冲毁国际货币体系的机制。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与牙买加体系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归结为“牙买加体系酝酿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冲毁体系”,图2总结了这一过程。出现这种互为因果的难题,原因在于单一货币执行世界货币

职能时,该货币被赋予了国内与国际双重目标,而这两个目标之间本身又存在互不兼容性,所以这种制度的设定违背了丁伯根提出的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相配比的基本原则。既然金融危机内生于现有国际货币制度,那么可以预测,如果现有的国际货币制度得不到本质性的改变,那么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将无法得到彻底的消除,偶发的金融危机也必将是这一国际货币体制内在的特征。要解决这一互为因果的难题,无非两种选择,一是美国实际经济寻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可以吸纳过剩的流动性;其二是改革现有的单一货币为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三)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短期思路

既然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具有必要性,那么短期改革应遵循什么思路?IMF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价格的稳定,该目标要求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其核心是汇率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具体包括汇率制度、储备制度、国际收支失衡调节和国际经济金融事务四方面。美国与ROW(Rest ofWorld,除美国外的其它国家)通过四个方面与IMF进行对接:接受IMF汇率安排;美国通过逆差向ROW提供流动性,形成储备的供给,ROW通过顺差取得储备,形成储备的需求;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美国与ROW通过IMF国际经济金融事务平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国际失衡调节。图3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国与ROW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其中虚线箭头表示美元的世界循环流动路径。

单一货币(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其流动性最后必然会冲击到货币制度的稳定性,最后危及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这种机制内在的缺陷必然导致制度的变迁。但是在现行的IMF体制下,美国是现行货币制度的最大受益者,而且美国叉掌握了IMF的话语权,拥有一票否决权,因此寄希望于IMF自发的实质性改革不太现实。因此短期内,国际货币金融体制的改革仍将是在现有框架下的边际改革,即对原有制度的修正与过渡;而且,如图3所示,改革推进的力量来自两方面,美国主导的IMF内部边际改革与ROW施压下的外部边际改革。如图3所示,ROW通过三条途径与IMF相连接,分别为参与谈判、储备的需求和汇率制度安排。在现有的经济格局下,通过谈判与汇率制度安排的方式来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可能性较小;ROW之间通过非美元结算,减少对美元的需求,其效果可能更加显著,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谈判能力的增强,可进一步加强改革的力度。

(四)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短期定位

货币国际化是指能够跨越同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目前已国际化的货币有美元、欧元、日元等。一般来说,一同货币国际化要经历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三个步骤。如今,通过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可以减少对美元结算的依赖性,从而为将来人民币在区域内扮演投资和储备货币职能打下基础。而此前我国央行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65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增加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量以及覆盖面,为今后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资金支持(吴晓求,2009)。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实行两个“三步走”(唐双宁,2008),一是地域的“三步走”,准周边(香港与澳门)到正式周边,再到国际化:二是货币职能的“三步走’’,即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不过,这一过程要伴以相应的改革措施。人民币要成为周边结算货币,初期可以使用货币互换等金融丁具,但最终还是要实现与周边货币之间的直接兑换,而不是通过美元的间接兑换,并且还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让人民币成为区域间的投资货币,要求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曹红,2009),并且国内要具有成熟的金融市场;要使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前提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民收入稳固增加,从而带动对外消费与投资,输出人民币,向周边地区注入流动性。因此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过程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

图4显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相关问题,其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路线含有猜想成份,尤其是长期与超长期目标。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短期问题是人民币如何充当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周边地区贸易结算货币的角色。从图3中,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短期定位是在现有国际货币金融体的系约束下,通过与ROW国家的非美元结算合作,尤其是周边地区合作,弱化对美元的需求,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短期定位与操作的首选思路。

(周高宾电子邮箱:eficchou3843@163 com)

上一篇:当前我国城市物流金融的发展机制研究 下一篇:耐克的品牌文化传播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