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分析系统的构建及其对高校理科基础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

时间:2022-09-23 02:47:53

成绩分析系统的构建及其对高校理科基础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

摘要:高校理科基础课程,在本科课程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量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整体情况。成绩分析可以说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针对传统课程成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适合高校理科基础课程教学的成绩分析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实际理科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成绩分析系统 理科基础课程 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23

高等学校的理科基础课是理工科专业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与统计等课程也是本科生在低年级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如果理科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将导致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时数理基础不牢固,极大影响到以后高年级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闭卷考试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掌握学生知识获取程度的主要方式及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途径。

1 成绩分析的必要性

近年来,伴随高校对本科生大规模的扩招,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进一步突显,致使各类课程,尤其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的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而作为教学效果反馈的一种主要形式,对于课程成绩的详细分析,可以对课程前一阶段教学效果作出评定,教师会获得教学情况的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学生也会根据成绩分析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良好的反馈作用。[1]

目前,高校教育中教学管理系统中已经存储了大量的学生成绩数据,因此可通过构建成绩分析系统,筛选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有效数据,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得到制定决策的依据,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有效的途径。作为量化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对课程内容及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成绩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通过对学生的成绩分析,探讨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2 传统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运用成绩分析的方法,以期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反馈,但传统的成绩分析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领导和教师都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成绩分析系统数据统计、计算方式单一,可操作性不强;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分析方法不统一,横向成绩比较很难实现;没有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

2.1 成绩分析系统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很多高校、学院和任课教师对于成绩分析并不是特别重视,忽视成绩分析的重要作用。没有对成绩分析系统的构建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也没有形成成绩分析系统的有效的运行和反馈机制。同时任课教师也没有把成绩分析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并没有将成绩分析的结果正确地运用到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去,造成成绩分析的虚有其名。

2.2 成绩分析系统所用分析方法过于简单

目前比较常见的成绩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等级分析法;②定性分析法;③图形分析法;④综合分析表。[2]成绩分析仅局限于对原始成绩分数进行简单、粗略的加工,分析的指标也仅仅为平均分,90或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分析指标非常单一,同时没有构建有效的成绩分析系统,没有从多维度,多类型题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

2.3 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成绩分析反馈机制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也在开展成绩分析的工作,但由于管理层、学院和任课教师都没有形成成绩分析系统的反馈机制,达不到成绩分析对教学决策、教学改革,任课老师改变自身教学方式的依据作用,成绩分析更多的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几点,为帮助任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科学数据分析指导下,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构建详细有效的成绩分析系统势在必行。

3 成绩分析系统的构建

基于成绩分析对本科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从2008-200年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创建了本科生成绩分析系统,首先应用于全校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三门数学基础课的学生成绩分析,逐渐推广到大学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各门数理化基础课中,积累了十余万条数据。教师将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录入系统之后,系统自动产生统计结果。

此系统主要从六个方面统计数据:全校成绩分数档分布情况;按小题统计得分;各门课程总分分布情况;班级成绩排名情况;任课教师所带班成绩排名情况;学院成绩排名情况。按此六方面统计数据体现了本系统改进传统成绩分析的主要两大功能:

第一是对每份试卷每道题的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为试卷质量评价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通过这部分数据就可以利用各种统计公式,进一步对试卷从信度、难度、区分度、效度、覆盖度等指标进行质量评价。如图1试卷各题得失分统计:

系统的第二大功能是对全校的数理化基础课程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将每个学生成绩按照各答题录入系统,系统自行计算平均分、及格率、不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及比例分布,从而全面了解本次考试学生的答题质量;同时系统还提供各种查询方式,使用者可以按照“班级、学院、大班和任课教师”查询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情况,也可以查询班级、学院和任课教师的成绩排名。

4 成绩分析系统在高校的实际应用情况

成绩分析系统的创建对全校理科基础成绩有了更系统的统计和分析,最终目的还是指导教学,通过此成绩分析系统统计的数据体现的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指导了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

学生是否对知识进行了一定深度的吸收和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这些都是检验教学计划制订是否合理完善,能否达到预期培养目的的标准。而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任课老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制定新一轮的教学计划进行相应调整,以便做到因材施教的效果。[1]

4.2 为理科基础课程教师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了依据

成绩分析系统将各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分析后,提供给任课教师后,教师可以根据分析后的结果,判断学生对于课程各部分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自身讲课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与缺失,并据此找出问题症结,在下一步的课程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升理科基础课程的授课水平及质量。

4.3 规范了各类基础课程的命题工作

教师在课程考试的命题中,一定要严格遵照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依据教学目标出题。通过对考试结果的评价,分析哪些试题能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继续使用;哪些试题需要修改或淘汰等。尤其是目前各个高校都在试图通过利用计算机题库完成试卷的组织而真正实现考教分离,而试卷的分析对于题库的完善及改进组卷质量提供了第一手信息,利用分析结果的反馈信息建立并不断完善试题库,在此基础上提高命题、组卷水平,使每套试卷的平均难易度、试题区分度等指标更好达到预定的水平,使命题更加科学、规范。

4.4 促进了学风建设工作

通过横向和纵向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观察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年级的学风情况,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生在精神、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妥善处理。成绩分析还可以与平时作业、上课纪律、出勤率、回答问题等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及时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增加对学生学习管理与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风建设工作。

4.5 为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成绩分析可以说是高校日常教学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层和教师们关注。而我校成绩分析系统的构建不仅为理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为学校及学院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提供了决策信息,为今后的教学质量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

自从建立成绩分析系统后,不仅应注重学院内反馈,在各次教学检查结束后,召开反馈会议,把教学检查、成绩分析和试卷质量评价中发现的问题,督导组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反馈给教师本人。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反馈教师所带班级学生成绩,帮助教师明确个人教学效果在学院内所处位置,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找出教与学两方面的差距和问题,拟定整改措施,充分发挥教学特长,不断形成与升华教学风格。同时另加注重日常教学信息的积累,尤其是定量分析理科数理化基础课的各类考试成绩的相关数据,这种方法更为科学,更加准确,更具说服力。此平台的建立,通过成绩分析平台撰写分析报告,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和主管领导,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分析、预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也将为其他高校理科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邱妍.成绩分析引发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33):182-183.

[2]朱娴.成绩分析引发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1):79-80.

作者简介:魏吉兆(198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理科基础课教学管理,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天津 300457

万丽丽,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天津 300457

刘寅立,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天津 300457

上一篇:在线逻辑分析仪在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