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让我拉紧家长的手

时间:2022-09-23 11:48:28

书信,让我拉紧家长的手

去年,抱着期待的心情接手了一年级五班。这是我第二次教一年级,第一次教一年级的日子让我印象深刻。所以,这次再教一年级,心里充满了期待与希望。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开学初,我就发现这群一年级的小不点不会倾听、做事拖拉,我想可能是自己教惯了高年级,一时还不太适应吧。但,再悄悄地观察一下其他班,好像没有这么严重。慢慢地时间长了,任课教师也向我反映五班的教学效果没有其他班好。看来,我们班与其他班在起跑线上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一二年级是学生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必须得到家长的全力配合才行。但就我班家长的现实情况,很多家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该如何培养习惯,不知该如何抓孩子的学习。我开始考虑,怎样才能引领家长,通过有效的合作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引导和帮助。

我开始尝试用信件的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针对一件件具体的事用书信教给家长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教育,怎样引导孩子。

听讲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开学了,可是孩子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上课。虽然从一开始就向孩子强调上课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是他们却管不住自己。于是,我抓住他们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并且在他们的书上盖一个小印章,比比谁的小印章多。只要够了10个小印章就可以向老师换一张表扬卡。这个方法的确比较管用,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但我没有就此为止,我要把家长也拉进我的战壕,于是我给家长发了这样一条飞信:

为了培养孩子好的作业、书写、听课习惯,我会给表现好的孩子盖小印章,本子上攒够10个、书上攒够10个都可以换表扬卡,请每天问问孩子,观察一下他的本子和书上是否又多了小印章,甚至可以跟他“要”小印章,您重视了,孩子自然也会重视,不要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事。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孩子会早日养成好习惯!

就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家长向孩子“要小印章”成了茶余饭后重要的事,家庭中有了这样的氛围,我再在课堂实施就容易多了,学生的听讲习惯也比较快地形成了。

作业陪伴有讲究

孩子迈入小学后,不会听课,当然也不会写作业了。他们有的不肯做作业,有的压根不知道需要做作业,有的作业潦草、边做边玩……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老师和家长有责任引领孩子培养正确的作业习惯。

我发现全班极少数家长不陪伴孩子写作业,原因倒不是孩子有能力自己写,而是家长没有时间。大部分家长都觉得小学阶段还得陪伴,但从作业的质量来看,有些家长虽然陪伴,但不知该怎样正确陪伴,于是我给家长写了一封信:

作业陪伴有讲究

一年级孩子写作业需要家长陪伴。这种陪伴不是看孩子写作业,而是在同一个房间,家长边做自己的事情边关注孩子的作业情况。这个时候特别忌讳家长在一旁玩电脑或玩手机。

有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从始至终一直盯着孩子,孩子写字的一笔一划都要关注并指手画脚,这样也不好,一方面让孩子紧张,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

……

我们陪伴孩子写作业,重点在帮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强化自我管理,不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孩子尝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的事情的甜头后,慢慢就会主动和我们交流今天作业的难点,以及他自己是怎么思考这个难点的,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协助,哪些他自己能搞定。

广播操比赛

一年级刚入学后,学校组织广播操比赛,这对刚入学不到三个月的孩子来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在整个练操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些孩子练得很努力,但是动作不协调;有的孩子动作协调但态度不认真。针对不同孩子的表现,我邀请家长来观看比赛:

家长朋友:

您好!明天的广播操比赛我们很期待您的到来,当然,我们不是来看热闹的,应该带着明确的目的来,来看看自己孩子和咱们班孩子的表现。近段时间来,不论是体育课还是课间操,我都在和孩子们练操,在练操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还发现练操时孩子的表现与平时课堂上的表现比较一致,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不论做什么都聚精会神,课上容易跑神的孩子练操时也爱开小差,平时磨蹭的孩子做操时也很难跟上节奏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来了解一下孩子的表现吧!

这样明确了家长来观看的目的,教育就更有针对性了。

比赛后,我及时向家长提交了总结,分析了广播操比赛中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在信中我写道:

从这一方面看,我倒应该感谢这次比赛,让我对班级的整体水平、孩子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科学研究证明:儿童的运动能力和智力水平是有关系的,孩子年龄越小,越有相关性。一般来说,手脚动作比较灵活的儿童,其智力水平也被认为是比较高的。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动作发展情况,来判断其智力水平的高低。国外有的学者进行实验,证明手、手指和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次比赛让我们对班上的孩子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便于以后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更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教学。

也请家长朋友们能够透过这次比赛更有目的地、更好地引导孩子!让我们五班这个集体越来越有凝聚力,每个孩子都能有自信、有规矩、有价值地生活在这个集体中!

借着广播操比赛小题大做了一回,看似广播操比赛与孩子的习惯、成绩没有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我在信中写的动作发展与智力水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让家长全面认识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不足,也能更有的放矢地帮助、指导孩子的学习。

讲故事比赛

为了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给所有喜爱阅读、喜欢讲故事的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一年级时,我们级部举行了讲故事比赛。我在班内先发动,让学生积极报名,然后进行了比赛。孩子们的表现让我震惊,赛后,我又给家长写了一封信,总结这次比赛的情况:

我想好好夸夸参赛的24个孩子,虽然他们先天的音色不同,对故事的熟练程度不同,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大方、从容、镇定却是我们很多大人无法企及的!

很多家长支持孩子报名的原因就是想让孩子锻炼一下,特别是有些胆子小点的,总希望他们会有多一点在大家面前表现的机会,这的确是个好机会。但是,我们有时真有点小看孩子了,他们站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的那份大方、从容是那么自然,没有丝毫的雕饰。他们可能就是觉得给自己熟悉的老师和同学讲一个故事而已,越是单纯的孩子越是自然。对,不就是讲个故事嘛,有时是我们大人的紧张、对气氛的渲染让他们紧张了。曾经看过《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虽然咱们的孩子无法和他们比,虽然他们超级自信、能言善辩,但他们有一点是比不上我们的孩子的,那就是这份自然、这份纯真!真希望我们的孩子永远能这么自然,这么纯真,这么从容大方。

再简单说说这次比赛的问题:

1.部分孩子对故事的熟练程度不够,讲起来不流利。

2.大部分同学讲故事的语气缺乏变化,没有动作。

这次比赛,现场真正加上动作的有孙浩哲、盛瑞辰、韩世琳,其他孩子都没有动作。赛后我调查,有几个孩子告诉我平时加上动作了,但比赛时又忘了。看来还是不熟!

3.部分孩子现场讲故事时声音太小。

最后,我还和家长分析了部分孩子成绩高的原因,除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外,家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用这件事,激励家长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教育中来。

磨蹭原因的探讨

面对一年级的生活,需要适应的不只有孩子,还有家长。在适应的过程中,家长会有很多问题,甚至出现很多无奈。去年,我们就专门针对家长的困惑征集问题,结果有一半左右的家长提到了孩子磨蹭的问题。

说实话,磨蹭的孩子在我们班还真不少,写作业总有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不完,集合站队总有孩子当“尾巴”,大小考试总有孩子做不完。我知道孩子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与家长对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有直接关系。但是家长却不一定了解这些问题与自己有关。于是,我又一次和家长分享了我的思考。

家长常怪孩子磨蹭,但不少孩子的磨蹭是父母一手“包办”出来的。对于几岁的孩子,家长往往缺乏耐心,觉得与其让他自己做事,还不如帮他做更省时省力。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衣服不自己穿,饭不自己吃,书包不自己整理。因为他们知道不论什么事情都会有家长帮忙。到了该自己做得很好的年龄了,要么形成了惰性,不愿自己完成,要么自己刚刚开始做,做得很慢,做不好,这就成了我们说的磨蹭。

现在,很多家长总是习惯什么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该写作业了。”“到练琴时间了,别看电视了!”“该洗澡了!”每天晚上,很多家里,常常能听到家长这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长总是这样替孩子安排时间,他当然很难有时间观念。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你就让他自己安排时间。让孩子为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订个计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下来,并每天自己监督完成情况。当然,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家长可以在他订计划的时候,提一些建议,和孩子多讨论,以便他的计划能够更可行、更科学。

经过这样的交流,家长恍然大悟,孩子的磨蹭是自己无意识造成的。家长们开始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自身开始着手解决问题。

小测验后的分析

检测学习质量是必要的,利于老师及时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也利于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但,只看分数的局限性是很大的,也是非常片面的,怎样才能发挥检测的作用呢?我在一次语文检测后,给家长写了这样一封信:

如果想了解孩子在校的听课情况,请先看看第九题。这个题考的是汉字的笔顺与笔画,能反映孩子是否认真听课,大多数孩子都能准确无误,但部分孩子却出错较多,肯定是课上老师讲的时候他没有认真听。

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字写得是否规范,请看第五题。当您看到试卷可能发现孩子的字写对了,但是却被圈出来,那是因为书写不规范。希望通过这次,我们都能引以为戒,以后再指导孩子写字时把字写规范。

想了解孩子做题时是否专心,请看第一、二题。第一题部分孩子把声母韵母搞混了,特别是有掉了的现象。第二题很多孩子抄音节时抄错。

想了解孩子的理解能力请看第十、十一题。第十题最能反映孩子的语文能力,这也是考试中最能拉分的题。如果这个题扣分很多,家长要重视了。

期末考试后,我还给家长发了这样一封信: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们该怎样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呢?不论孩子的分数是否令您满意,我们都应该持冷静的态度。一份试题并不能全面地检测孩子的语文能力,不要因为考了100分就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考得不太好就训斥孩子。最重要的是,考得好的孩子该怎样继续保持,没考好的孩子该从哪些方面加油!

最后,我告诉家长有问题不要紧,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希望通过这次考试,能引起老师、家长的重视,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

就这样领着一群小蜗牛,带着一帮大人走过了三个学期。牵着一群蜗牛“奔跑”的滋味可想而知。甭说跑了,这群自由散漫的小蜗牛只想自己走自己的,只想这儿停停、那儿看看,而我这个领路人也只好这儿牵牵、那儿拉拉,有时要“威逼利诱”,有时也只能无奈地陪他们看会儿风景。幸好,我不是孤军奋战,我和小蜗牛们身后还有一个亲友团。针对一件件具体的事,谈具体的作法,不空谈,不务虚,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引导、影响我们的家长投入到教育中来,让我们的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

上一篇:超声波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败酱草中齐墩果... 下一篇:做身边的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