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顶多是只“刺猬阿姨”

时间:2022-09-23 11:10:46

媒体顶多是只“刺猬阿姨”

“7・23”动车事故,迫使中国的“高铁”来了个急刹车――8月9日,国务院决定高铁全面降速,在建项目缓行。

“7・23”事故也对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和深刻的反思――谁该对此负责?是否有“政绩的冲动”?对经济“超高速”增长的追求思路是否难辞其咎? 8月15日,国务院部署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这是痛定思痛后的重大补牢举措。

悲剧没有旁观者,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走向这堵“危墙”。 而且,5年多来高铁一直在大众欢呼助威声中狂奔,所以对高铁的反思,不应该只是铁道部和相关业主,自然,媒体也不应缺席。当初我们不也是对“高铁奇迹”一片惊叹赞美吗?面对高铁狂奔的速度、屡创奇迹的数据,媒体不是一阵盖过一阵的高分贝的鼓劲加油吗?下面两段分别选自中国最权威的两家媒体对高铁的报道:

“5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集世界最先进的4种技术,中国人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高铁品牌。”“中国高铁的速度,升腾于中国人对‘速度’情有独钟、矢志不渝的梦想;”“中国梦想,中国速度,穿越时空,日夜兼程,书写奔向民族复兴的光辉篇章。” ……“时速180公里,这是强台风的速度; 时速300公里,这是波音飞机起飞的速度;时速350公里,这是目前中国高速列车的运营速度。 中国列车还在加速,时速380公里新一代动车组又即将下线,时速500公里的试验高速动车组正在研发……速度的梦想,造就了梦一样的速度!”

“‘没有两三个月时间,你们是开不走的!’指导培训的德国专家迈克斯连连摇头,从零开始学习,只用10天要驾驭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出10天,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把这列车开到北京!’李东晓不服输。……迈克斯是个倔老头儿……李东晓比迈克斯更倔”、“9:43,时速达到了394.3公里,新纪录再次诞生,全车沸腾了!与‘中国第一速’相媲美的是车辆安全指标、舒适指标一切优秀。中国首条高铁的测速试验成功了,不仅快,而且安全。中国高铁一鸣惊人!”

前一篇报道充满了激情,用诗一般的言语,淋漓尽致地描述“5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豪情满怀地讴歌“中国梦想,中国速度,穿越时空,日夜兼程,书写奔向民族复兴的光辉篇章。”也无意中点明了中国高铁的动因:“中国高铁的速度,升腾于中国人对‘速度’情有独钟、矢志不渝的梦想”。后一篇除了对中国速度的赞叹外,还有一种同德国专家 “较劲”的强烈意味。最后,当然是不服输的中国人赢了。两篇报道充满了对这种“高速”的自豪感和盲目的乐观――“中国列车还在加速,时速380公里新一代动车组又即将下线,时速500公里的试验高速动车组正在研发……速度的梦想,造就了梦一样的速度!”

整篇都是“速度!”“速度!”当7・23事故后高铁全面减速的今天再读这篇报道,真是感慨万千。

感慨之余,媒体人或许需要扪心自问:在业主单位、主管部门反省补牢之时,一向以宣传国家建设成就为使命,将国家重点工程作为当然报道对象的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是否也有一份高铁“原罪” ?

面对上万亿元投资的高铁建设,当初媒体无不满纸赞赏语,遍地聚光灯,充耳喝彩声。不仅听不到质疑之声,看不见忧患警示,有些报道还往往将单纯的工程建设和技术引进,同“中国人”“国家荣誉”“民族复兴”“爱国主义”等崇高的使命感挂上钩,让纯粹科技性质的东西承载强烈的政治使命,哪怕有的人并不把高铁建设看成政治任务而只当成唐僧肉,却也不妨碍媒体硬要将冰冷的铁轨搞得热血沸腾无比崇高。这样上纲上线就脱离了正常的就事论事的新闻立场,就少了客观报道的冷静,就关上了合理质疑的大门,就会让“5年走完人家40年的路程是否欲速不达”的疑问闭嘴,就会使那些刨根究底的追问成为不识时务的另类。于是就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同业主一起沉浸在自我设定的欢腾喜庆中书写亢奋的速度乐章,为高铁屡创奇迹推波助澜。

有句俗语:“刺猬说自己的儿光,黄鼠狼说自己的儿香。”爱子之情人皆有之,可以理解,但这种“妈评”是当不得真的。光不光香不香还要别人说。比起将高铁视为掌上明珠的“刺猬妈”,媒体顶多是只“刺猬阿姨”,既没有说小刺猬光的资格,更不可在小刺猬刚刚学步时就轻率地大送高帽。相反,刺猬阿姨应该比刺猬妈多一份客观与清醒,并促使刺猬妈认真负责地照料小刺猬,不讳疾忌医,帮小刺猬健康成长。

当前,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多跑基层容易做到,学习群众语言,写出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报道也不太难,难的是能发现那些被遮盖的攸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隐患,写出观察敏锐见解深刻的文章;难的是能承担起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帮助消除那些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种种弊端,这才是真正为党和人民负责。

上一篇:网页设计中完形心理学的运用 下一篇:余惟新闻者,史之流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