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分析

时间:2022-09-23 10:53:07

心律失常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分析

摘 要 目的:评定心律失常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情况,探讨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3例患心律失常和157名无心律失常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心律失常与无心律失常大学生比较,在焦虑方面、抑郁方面和恐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关键词 大学生 心律失常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受到广泛重视。在校大学生由于考试、考研和就业等压力不断增加,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又是造成大学生疾病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者的关注[1~3]。本调查采用SCL-90量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测试分析,旨在能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提供有关减少大学生心律失常发病率对策。

对象和方法

一般资料:103例心律失常大学生和157例无心律失常大学生均来自2007年2~5月校医院门诊,均为在校本科生,年龄18~23岁,平均20.5岁,无其他疾病。

方法:采取听诊和心电图进行心律失常诊断,同时心律失常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在对心律失常大学生抽样期间,随机抽取非心律失常大学生作为参照样本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

结 果

SCL-90调查结果显示,心律失常大学生和对照组比较,在焦虑方面、抑郁方面和恐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讨 论

正常的心律频率为60~100次/分(成人),比较规则。在心脏搏动之前,先有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就叫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一种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患者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确诊心律失常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人体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人类的健康与心理密不可分。心理的产生依赖于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变化也会反馈作用于人脑而引起心理活动的变化[4]。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于健康,并有助于病情的缓解与治愈。相反,不健康的心理可引起身体各系统、器官发生生理、生化反应及行为障碍,从而引起各种疾病。心律失常不但受到疾病、化学介质、体力活动和药物等影响,也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5]。随着目前大学生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阶段成为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时期,如果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久之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本组病例经SCL-90量表测试显示,心律失常大学生与对照组比较,在焦虑、抑郁和恐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心理因素会扰乱机体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生[5]。

对于心律失常大学生,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抗焦虑治疗及心理疏导,解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培养他们适应环境、耐受挫折、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从而提高患心律失常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应激能力,使他们能够良好地适应变革的社会环境。同时,高等院校需要对大学生做好考试、就业和考研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使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俞少华,张亚林.湘雅医学院一年级大学生SCL-90总分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04.

2 映,李春波,张旭,等.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同济大学学报,2004,25(2):148-150.

3 格桑泽仁,刘力克,韩明,等.卫校学生抑郁状况与SCL-90评定的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3,30(6):888-889.

4 张玉玲.心理与健康.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

5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上一篇:2000~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下一篇:综合医院传染病634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