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不再有秘密

时间:2022-09-23 10:39:20

2014年5月6日,瑞士与46个国家签署了《税务事项信息自动交换宣言》,承诺执行银行间信息自动交换全球标准,这是瑞士银行保密制度走向终结的一个里程碑。

数百年来,瑞士的发展是不容易的。地处欧洲冲突地缘,地下资源贫乏。在大国政治推演的欧洲历史上,瑞士只能算是徘徊在生存线上的小国。

拥抱着银行业,瑞士发展为欧洲财富的中间人。当然,瑞士依然有产值占比较大的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精密仪器、生化制药和高端制造业。其产业规模小、领域少、但精度颇高,附加值也很大,最为寻常人所知的就是著名的钟表行业,产能主要依靠海外代工。

但银行业、保险业是其产业核心。凭借成熟的资产管理业务和保密系统,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持有全球30%的离岸货币。2013年达到了2.2万亿美元,因为全球离岸资金总量变大,比例仍然占总量三成左右。而其最显著的信誉依托就在于“银行保密制度”。

保密意识的历史由来

14 世纪,瑞士已经出现了团体的私人借贷者。当时繁荣的意大利商贸扩展到欧洲内陆中部,日内瓦因为其便利性成为商贸副中心,大量商人从事陆港货品的交易,应运而生的借贷需求使得资金雄厚的意大利商人(主要是佛罗伦萨)以商会或私人的形式进行借贷。

到了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早期不少国家允许新教徒存在,但后期普遍采取激进排斥态度,使得大量意、法的新教徒逃亡日内瓦。宗教迫害和不稳定政局,使得财产安全成了重中之重,而这些新教徒中不乏资金雄厚的商人和熟悉借贷流程的管理人才。在当时的背景下,瑞士的银行家形成了一种为客户保密的行业共识。

18世纪,日内瓦议会制定了“不允许银行机构将登记的客户资料泄露给第三方”的规定。19 世纪,瑞士已经建立起百余家银行,当时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储蓄银行,主要为农民、手工业者、小产业者服务。小产业者们存储余款,或者弄些小额贷款为自家生意的发展做资金准备。

二是州立银行主要以州内产业和企业业务为主来获取产业投资的收益。由州来承担经济责任,以混合股份制和具有独立法人的官方机构为主,资金来源于州 ,以资产管理和信贷业务为主。比如在瑞士国内资金规模排第四,其吸储能力在州立银行里排第一的苏黎世州立银行就诞生于1870年。

这个时代的瑞士银行业务体系算是已成雏形,并且以上两类机构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瑞士人的储蓄习惯也让银行有着长足的发展基础,当然,这是瑞士高福利制度建成前的事。

现在,瑞士人的储蓄率虽然比美国高不少,但是比起早期节俭、热爱置办产业、低调的瑞士人,在储蓄意识上削弱了不少。消费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观念入侵,加上瑞士国内生活成本高企,国内阶级流动固化,以及大量高调的外来富豪进驻,瑞士人的生活观念改变了不少。

之后,瑞士银行业开始向综合性业务方向发展,形成了现在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瑞士银行巨头们。

确立保密法,成就高GDP

对外而言,“保密制度”一直是银行业的自我约束和整个行业与客户的“默认约定”。依托在这个信用基点之上,中立国特有的政治稳定、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庞大人群来往,瑞士储蓄业务蒸蒸日上。储蓄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成熟、专业的理财业务和咨询业务发展起来,现代瑞士的主流金融业务才具有了国际吸引力。

比如,一战时期,也是瑞士银行业的一次机遇。欧洲两大集团对垒,欧洲局势不明,大量欧洲王室贵族将资金转往中立国瑞士来避险,欧洲大陆上的实业商人甚至干脆变卖产业,举家搬往瑞士,将家产悉数交给本地银行打理,一时间瑞士银行业商机无限。

一战后,在美国威尔逊总统和瑞士政府的争取下,国际联盟总部设置在了瑞士日内瓦。国联总部的地位也给当地银行业带来了机会。

而真正把“保密法”确立下来,是在1934年11月8日的《联邦银行法》(《关于银行和储蓄所的联邦法令》),该法规定银行必须保护银行账号的安全。凡银行工作人员或前人员,泄露客户账号秘密、来往状况、财产状况等相关信息,包括泄密人和第三方都会受到法律制裁;若因工作疏忽等意外原因泄露,则相对较轻处理,且保密契约对相关人员终身有效。

这是把行业规则用法律确立下来,以及把商业道德确立成了法律责任。

在这个基础上,本来趋于保守经营的瑞士人,开始大胆起来,对资金来源和业务的特殊性照单全收。瑞士的业务系统稳定又传统,保密机制为核心的业务实际上百年来并没有多少改变。

1996年是瑞士中央银行的黄金时代,直接收益高达85亿瑞士法郎,盈利76亿瑞士法郎。整个瑞士银行体系拥有约3.3万亿瑞士法郎(约2.75万亿美元),其半数资产来自海外。

根据瑞士银行协会(SBA)2012年的一份报告显示:2011年金融和资产管理行业总产值为594亿瑞士法郎,5.7%的就业人口创造了10.3%的GDP,产值生产率和行业附加值颇高。其中,银行业管理的客户资产达5300亿瑞士法郎,其中49%是瑞士客户,51%是国外客户。

2013年,瑞士金融业对其GDP的贡献率是12.5%,就业人口占比6%,有10万余名海外地区的机构雇员。

国际社会加大施压

瑞士银行业的保密制度加上对资金来源不过问的传统,使得瑞士有了“避税天堂”+“洗钱圣地”的名号。由于各国对本国人的税款进行全球追缴,实行国际金融信息整合,对“隐私壁垒”的银行业务中心进行打击,瑞士自然成了第一目标。而在遭遇原本国的反洗钱诉讼时,瑞士作为资金所在国,其法规会阻挠调查。

以美国为例,最简单的逃税方式是:对于有税务自主申报制的国家来说,通过向IRS(国内税务局)之类的税务部门递交虚假纳税申报单;或者通过银行做假账务,掩盖纳税人真实身份,把资金往离岸账务上转,这样做,IRS等就抓不到了,从而实现避税。

以前美国政府对此相对宽容,但是从2011年开始,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走入高点,缺少财政补充,开始急于收纳散落在民间的隐税和欠税,重新修订了“公民资产申报规定”。在内政上,由IRS推行更加严厉的“海外资产主动申报方案”。外交上,联合欧洲几个同样深受“财税流失”苦恼的国家推行国际金融信息整合,对瑞士施加压力。

同时,国际间TIEA协议的《税收情报交换协议》存在,且各国的“反避税法案”都在出炉或完善,反洗钱运动如火如荼。几年前还在讨论银行业是否存在隐私,现在恐怕要讨论是否有国际间避税的可能性了。

最终,瑞士妥协了,取消了储蓄业务核心的“保密机制”。虽然表面上,瑞士人是经过了“举国讨论”和“本土意愿”后,决定向新的金融机制转向。但还有不少阴谋论的说法,比如,很多人将俄国客户在瑞士银行体系中庞大资金存量和近段时间俄美欧三方在乌克兰地区的博弈联系起来。或许有这些因素,尤其是时间点。

但主要原因还是,长期以来,瑞士银行业给其他国家税收和金融监管带来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和负面影响,引起了他们不满。

妥协后的影响

那么保密法破除以后,会有什么影响呢?

瑞士现代金融体制早就趋于完备,故而对运行中的瑞士金融机制来说,影响不大,而且瑞士提供客户信息是基于“税收、反洗钱审查的目的”。对现在而言,并非完全公开,故现有的瑞士模式可以继续运行下去。

但这件事情标志着全球金融信息整合程度开始加大,对离岸业务的国际监管也在加大,资金在借助离岸手段的操作空间会相对变小。

从业务来看,瑞士作为最大离岸中心的地位基本上要被削弱了。银行业占瑞士GDP的10%左右,而且附加值最高,可谓经济核心,而现在恐怕需要业务转向了。比较惨的在于,瑞士的高福利基本上是靠高利率的银行业支撑。

瑞士离岸业务和储蓄业务的私人性被削弱,以至于投资市场普遍看空瑞士金融机构在美业务和长期作为“避险货币”的瑞士法郎,但对于不少其他离岸中心来说,倒是好事。

瑞士最为核心的欧洲离岸业务中心的份额会被两大中转站(迪拜和巴拿马)和其他优质资金转入地(诸如新加坡)慢慢蚕食很大一部分。新兴资本市场本来将瑞士作为离岸业务的最佳地之一,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这只是个初步判断。

在迪拜、巴拿马等地区依然保留保密机制,并且诸如迪拜王室对于整个当地资本体系的掌控力更高,其保密机制可能更加稳固,是良好的资金中转地。

而新加坡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其政府和政府控股机构对于本地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非常强,大量项目政府信用担保。除此之外,新加坡作为亚洲新兴金融中心多年,资金管理业务方面已相当成熟,大客户服务也相当专业。最后,亚洲新兴资本市场普遍回报率不错。这些使得新加坡作为新兴离岸中心,竞争力颇强。

总的来说,对于离岸避税是有打击的,以后使用虚拟地址注册离岸账户恐怕是必备的了。

对中国的影响而言,媒体普遍希望能够揪出一些“隐藏人物”,但是这一方面在没有任何公开结果前,是不得而知的。唯一可知的是,我国作为发展极快的亚洲新兴资本输出地,企业资金抱团走出去,有相当一部分开始注重欧洲市场,而国家也在积极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瑞士也一直作为人民币欧洲离岸中心的备选。瑞士保密制度的取消,在总体上对以上动作影响不大,但是细节变动会侧面影响到其进程。

总之,瑞士还是保留了最成熟的储蓄业务,以及最好的行业经验。虽然保密机制不再,但是这些依然是瑞士的吸引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瑞士依然有可为的地方,不过也许同样因为保密机制不再,其资金管理业务的最大吸引力不再,反而不少其他离岸中心能够提供类似的东西,故而瑞士的优秀管理人才怎么继续抓住客户的心是个难题。

在全球金融信息整合以及银行业信息透明化的大趋势下,如何以专业的服务和成熟的业务机制保证“中间人”的地位,或许,整个瑞士银行业需要一个“转向”――不再依赖保密制度来吸筹和获利,而是通过建立更好的综合性业务来保持优势。

上一篇:互联网的中国式逻辑 下一篇:凤凰凤凰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