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银行:IT压力与ROI的PK

时间:2022-10-02 02:10:34

瑞士银行:IT压力与ROI的PK

长期以来,瑞银集团(UBS)留给大家的印象是全能、庞大。的确,瑞士联合银行为广大的客户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银行的核心服务是资产管理、投资担保、科学研究以及商业零售服务,瑞士联合银行将服务内容的革新、全球的广泛发展与经济的稳定联系起来,实现优质的服务。

因此,瑞银集团管理的资产非常多,种类也十分广泛。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瑞银集团内部有非常大的IT架构为其日常业务的正常运转做支撑。仅拥有某单一品牌的数据库就多达九千多个。在IT持续投入的压力下,瑞银迫切的希望能够从中平衡整体ROI(投资回报率),并开始展开相应的整体层面的数据库云部署。

解决全能银行的困惑

众所周知,瑞士银行称得上是一家全能银行,它为国内外客户(企业、个人、公共机构等)提供广泛的银行服务,其中包括流动资本贷款、建设贷款、特别融资、国际商业贷款、出口融资、项目融资、证券信贷与担保、投资咨询与托管、证券交易、证券管理与间接贷款、发行并经销股票、债券和票据,从事银团贷款,经营外汇、银行票据、贵金属、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例如转移与支付等等。简单来讲,瑞银集团的业务主要包括财富管理、投资银行及证券和资产管理三大块。

为支持这三大业务板块的正常运转,这家全能银行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加大数据库等各方面投入。然而在数据库梳理之后发现,在瑞银内部有2/3的数据库都是非重要型的生产库,在进行云部署之前需要做整合。目前瑞银整体需要的服务器数量是3300台,而在云部署整合之后这一数字变成了100多台不到200台,仅从这点上,就让瑞银看到了期许已久的,较为出色的投资回报率。

瑞银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中间需要技术合作伙伴的团队配合,例如跟各个不同的部门沟通,了解需求等。这是因为瑞银也是分散IT的机制,技术合作伙伴需要在大量的沟通中,了解瑞银从而帮助瑞银梳理整个数据库的目录。并帮助瑞银设立不同数据库的服务级别:金、银、铜级。具体来说,不同级别的目录意味着不同的数据库所要提供的SLA(服务等级协议)有什么差别,比如说最重要的库是关键业务系统,可能在级别上给最好的HA(高可用性群集,是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有效解决方案,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且分为活动节点及备用节点)。为实现高可用性,会利用到的技术包括同城同机房的灾备、同城的灾备、异地的灾备等。甚至在最关键的同城保护数据中,可能又会用到同步的数据复制。而最低的级别只跑单机,以此类推,不同的级别就意味着企业在IT投入上面有所差异,这能够帮助瑞银的IT投入实现最佳的投资回报率。

据了解,瑞银从2012年3月份开始对数据库进行梳理,并在短期内实现了传统数据库的迁移,整体效果在差不多到2014年下半年就已经看到了。

数据时代下的选择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新一代集成系统对于数据中心,尤其对于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在降低成本和降低复杂性上面非常有帮助。瑞银对于IT投资回报率的渴求也是通过改变数据库部署的方式实现初步探索的成功的。那么对于客户规模远远超过或者不如瑞银的,例如国内的在四大行及中小银行来说,在数据库部署方面又面临着哪些问题?超大型的数据中心在应用方面能否从瑞银的案例中得到些许影响和启发呢?

有技术专家表示,对于大型和超大型的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来说,不同规模的客户需求解决方案是不同的。不管是一般规模的数据中心还是大型的数据中心,新一代集成系统都能发挥作用。问题是应该用怎样的思路把整个应用都考虑进去,如何把不同的配置放在一起。还要实现优化和投资回报率的提升,有些时候这需要金融机构从业务的角度率先做出取舍。

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如果要跟大银行竞争,就更需要对业务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应用不能贴近客户的话,那么其生存空间几乎为零,所以需要更加关注如何利用全数据去提升竞争力。

回到瑞银的做法上来。瑞银对于投资回报率的提升中,首先是大幅度缩小了以前的IT投入,在取舍上十分果断。这样的指挥思想并不单单体现在对于IT的部署上,甚至是贯穿瑞银发展始终的。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行业取舍的基本原则是:进入自身有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放弃自身有比较劣势的业务;进入前景明朗的业务,放弃前景不明的业务;进入业务互补的业务,放弃业务重叠的业务;进入利润不高但收益稳定的业务,放弃可能高收益但肯定高风险的业务;扩大业务,减少自营业务;在公司业务和私人业务的选择中,重点发展私人业务。

这样的做法让瑞银取得了金融市场中的一次次成功。1998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成立伊始,不过是一家在瑞士有绝对市场份额、在欧洲有一定影响的金融机构,虽然客户遍及全球,但业务范围主要局限在瑞士国内,在国际金融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和发言权。而瑞士国内市场相对狭小、饱和度高,要谋求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未来的发展,向外扩张成为必然。欧洲本土虽然轻车熟路,也有相当的业务基础,但经济不甚景气,各国银行业的集中度相当高,进入前景不太明朗,瑞士联合银行采用了“守”的战略,只谋求巩固欧洲这一片基本阵地。亚洲当时正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市场相对有限且进入难度较大,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将其摆在次要位置。在业务领域做到了有进有退,张驰有道。

可见,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想要利用改变IT部署实现投资回报率的提升,关键不是技术如何领先,数据库多么复杂。相反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学会做减法,在原本扑朔迷离、无从下手的烦乱局面中对于业务(对应数据库目录及IT部署)进行分级,挑选优势及重要的业务作为优先级,其他次之,利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给予不同需求最合适而非最昂贵的选择,这也恰恰是市场中追寻已久的提升投资回报率的最佳方式。

上一篇:关于成立互联网安全“国家队”的建议 下一篇:如何进行科学高效的高考英语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