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

时间:2022-09-23 10:37:26

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是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在执行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要想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就必须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情境,引导学生快乐、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和体验。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音乐、主动获取知识,同时又享受美感、陶冶情操的过程。

一、在聆听音乐的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体验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学生听音乐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听的目的,教师要设计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赏音乐,学生会听得更认真、更仔细。只有学生真正有效地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达到相关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还是依赖单纯的传授说教,忽视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安分守己”中接收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压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学生也就难于对音乐产生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去感知。这对学生学习音乐、甚至是个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养成都是极为不利的。要打破传统、陈旧而低效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要大胆探索,做一名善于教学、善于驾驭课堂的教师。

我在教学《小小足球赛》时,根据歌曲特点,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第一,先启发学生谈谈足球赛中的各种快乐情景,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歌曲,让学生说出歌曲唱的是什么场景?目的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有目的地听赏体验歌曲。学生在听赏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第二,围绕词义,进一步进行艺术实践,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说出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不同情绪?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词义和音乐感受结合起来,加深印象,对音乐形象进行较深的探究。第三,在教唱完歌曲之后,再次完整地聆听歌曲,让学生说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目的是让等生真正参与和体验聆听音乐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听懂了音乐,并且培养了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二、在游戏活动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快乐地参与和体验

音乐课堂中的游戏是对音乐再认识、再拓展和再创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性设计可操作的游戏,并且游戏要有目的性和音乐性。无论设计的出发点出自哪种,它的根茎应当牢牢扎根在音乐的沃土。在游戏中注重音乐性,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表现音乐的快乐。因而,此时的教师要理性地充当一名纠察员,勤于对不正确的声音或节拍予以纠正,善于对松散混乱的场面予以控制调整,只有这样,音乐课堂中的游戏才有别于体育课中的操练、手工课中的实践,游戏才能闹而不乱、多而不散。

三、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的活动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主要是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去激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获得音乐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发问或表现,都应给予及时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这样,才能使每位学生都觉得老师在支持他、关注他,给予他们提出和回答问题的勇气和自信。教师不必强求学生的想法和自己的一致,相反,要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不同的意见、贝解,给他们有自由想象和理解的空间和余地。

四、结合相关艺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和体验

音乐与舞蹈、美术、文学等姊妹艺术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与运用各门艺术的不同表现方法,与音乐教学活动结合,这很值得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探索。在教学中,将各门艺术整合成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还能使学生在这些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习音乐,表现自我。

总之,小学的音乐教学要遵循《课标》的要求,要考虑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于持久的特点:要充分发掘教材中“善教、乐学”的优势,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参与和体验活动,将学生从被动接受复杂抽象的音乐知识概念中解放出来。在师生平等和谐的共同参与中,让学生快乐,尽情地歌唱、演奏、欣赏、动手、感受,甚至是创造: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充分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音乐,并且深入地感受、体会音乐的意境,受到艺术美的熏陶。

上一篇:解放思想求突破 创新管理谋发展 下一篇:历史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