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语文教学

时间:2022-06-30 05:15:30

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语文教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发现教材所蕴含的兴趣因素,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并以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我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经常引导学生在乐学中获取知识。

一、抓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可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因为上课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处于松弛状态,教师精彩的导入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转移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一)引起悬念。上课一开始便设置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如教《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巴西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学生对此感到非常好奇,从而促使学生踊跃地要求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再现意境。情感的交融,往往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上课开始,可借助教学平台展示图片、幻灯出示图像、录音机播放音乐等方式渲染课文的气氛,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加强情感体验,启发学生展开想像。然后因势利导,学生如身临其境,兴趣浓,积极性高。如教学《草原》,上课后,先用平台展示几幅草原的图片,有辽阔的草原,有洁白的羊群,有牧人的摔跤……这样使学生对草原有了较深刻的印象。这么美的草原,老舍是怎样描写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饥似渴地读起课文。

(三)唤起联想。在讲授新知识之前,用前提测评的形式,让学生把新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在讲新知识之后,在达标测评的同时,让学生展开想像,发挥创造能力,激发兴趣,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二、融洽课堂气氛,诱发学习兴趣

在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方面,融洽的课堂气氛是不可忽视的,而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又与师生之间默契的情感是分不开的。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哪一位老师心中有学生,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学生心中就会有哪位老师,愿意跟你接近,喜欢上你的课,这时的情感交流,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情绪主涨,精神振奋。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教材的魅力能强化学习兴趣

语文课多是文学作品,有童话、故事、小说、诗歌等。这些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形象的课文,很容易在教师的引导下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

如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古诗,小学生十分喜爱。他们在学校背诵起古诗来兴致盎然,就连上楼时也会背上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此,我指导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课上开展诵读比赛,还适当地给他们发一些小奖品给予鼓励。另外,还让学生参加活动比赛,如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来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总之,学习中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使自己在一种活跃、舒畅、欢快的心理支配下,使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寓学于乐,寓学于趣。

上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游离文本”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