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评价

时间:2022-09-23 09:22:02

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评价

[摘 要] 目的:分析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只羊脑包虫病羊,对其进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分析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大部分羊均治愈,效果良好。结论:养殖人员需要对羊脑包虫病进行重视,并及时对病羊进行治疗,此外还应进行相应的预防工作,保证羊群健康。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预防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S85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245-01

羊脑包虫病则是羊脑中产生多头囊尾蚴寄生。多头囊尾蚴寄生经肉食动物食道产生多节绦虫,随后进行产卵,经动物粪便会在草场进行排放,对牧草产生污染,而羊群食用已经受到污染的牧草之后,绦虫会到达羊脑中,从而形成羊脑包虫病[1]。此研究分析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现将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如下汇报:

1 羊脑包虫病临床表现特征

经过长期的观察以及归纳总结可知,产生羊脑包虫病的病羊均存在以下特点,食欲不佳、站立无稳定性、精神不振以及共济失调等,按照包虫的实际数量和病羊的死亡现象可将其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当病羊为急性羊脑包虫病时,每日发作次数有所增加,每次发病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时病羊的体重显著降低,如错失最佳治疗时间,在发病一个月后会产生死亡。同时体温上升速度较快,部分感染情况严重的病羊会产生兴奋性,与此同时病羊会出现情绪低落现象,并对羊群进行脱离,产生显著的不合群现象。当病羊为慢性羊脑包虫病时,每隔1日发作一次病情,体重降低现象并不显著,大约发病3个月时出现死亡。而虫体所在位置不同,其表现同样存在差异性,羊在转圈时,其虫体通常处于羊脑半球位置,如羊向右侧转圈,虫体通常处于右脑半球位置,如羊出现失明现象,虫体通常位于颞叶位置,如羊在向前跑时低头,虫体通常处于大脑额叶位置处[2]。

2 预防方法

狼和犬等相关肉食动物是引发羊脑包虫病的主要因素。为此在养殖羊时,需要对加大牧羊犬的管理力度,将牧羊犬的数量进行合理控制,同时对牧羊犬进行消毒和管理,对其排泄物进行相应的管理,致使羊群远离狼群,或者狐群不应出现在牧草区域,与此同时对野狗和狼犬的规范力度进行加强。

而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对羊养殖户进行宣传教育,将其疫病防范理念进行加强,告知其需要对牧羊的生存环境进行消毒,创建动物疫病防范制度,降低动物之间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3 治疗

3.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法通常为羊感染疾病的初期阶段,此阶段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主要治疗药物为黄色素注射液(5%),对于刚刚感染羊脑包虫病的羊而言,将此药物20-30ml剂量对其进行静脉注射,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采用此药物对病羊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持续注射两次,每日注射一次,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另外一种治疗药物为吡喹酮药物,选择该药物对病羊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将羊自身的实际体重和用药剂量进行联系,通常每千克药物剂量为50mg或者70mg,如剂量为50mg时需要持续注射5天,如剂量为70mg时需要持续注射3天,从而提升治疗疗效[3]。

3.2 手术治疗

通常对羊脑包虫病进行手术治疗时分为圆锯式以及穿刺式。此研究选择圆锯式对病羊进行治疗。首选需要充分了解羊脑的实际结构,对静脉窦的实际位置进行熟知,以免因为操作不正确而产生损伤。静脉窦通常为两条,分别处于大脑纵轴和大小脑之间处。如果对虫体寄生的实际位置不能明确时,应在角基和角中心内缘位置处对病羊进行手术,需要剪断手术位置处的羊毛,随后采用碘酒对病羊进行消毒,随后采用酒精对其实行消毒。并在病羊骨质较为柔软处做一切口,形状为U型,对皮下组织和皮肤进行穿透,在此过程中不应对骨膜进行损伤,切口长度大致为2cm,在骨质位置处采用圆锯进行开孔。当看到虫体包囊之后,堵住病羊的鼻和口,使其不能进行呼气,从而加大病羊脑中的压力,随后当病羊进行吸气后对上次步骤重复进行,直至虫体随着颅内压的增加而排挤出。随后取出包囊,通过止血纱布对病羊的手术位置进行擦拭,此外对病羊进行喷涂3-5ml生理盐水,盖好羊脑硬脑膜和骨膜,随后对皮肤进行缝合,并选择磺胺软膏以及碘酒对病羊实行消毒,最终通过绷带对其进行包扎。

穿刺手术则是对虫体包囊实际位置进行判定以及确定之后,对此位置予以相应的消毒,在颅骨处通过针刺方法,其深度通常为2-3cm,直到囊液流出,随后将羊头进行倒置,将针孔向下,有助于液体顺利流出,随后对病羊手术位置予以处理[4]。

4 结语

对于患有羊脑包虫病病羊而言,主要内容则是预防,牧区需要将犬类动物的饲养量进行减少,对野生犬类进行相应的驱赶。与此同时确保羊脑包虫病病羊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进而提升治疗疗效。因为此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资金投入力度,并且操作具有一定的困难程度,通常对贵重的病羊进行手术治疗。此研究中150只羊脑包虫病羊经过药物以及手术治疗后,140只病羊治愈,治愈率经计算后为93.33%。然而需要重视的是,在对病羊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手术操作步骤的正确,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需要加大饲养管理力度,单独喂食病羊。与此同时养殖户还需要加大免疫病的防范意识,对牧草环境以及卫生的清洁进行重视,从而降低羊脑包虫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赵春明.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观察[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0):58.

[2] 谢寿毅.一例羊脑包虫病的防治报告[J].湖北畜牧兽医,2016(4):29.

[3] 白玉川.浅谈羊脑包虫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231-231,232.

[4] 夏俊,王光雷,董春霞等.羊X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4(4):258-259.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下一篇:乡镇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困境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