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中的分层设计

时间:2022-09-23 08:56:20

小组合作中的分层设计

在众多特点中,个性发展的特点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可以从教学的分层设计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等几方面来关注教学是如何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者应从人本主义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进行分层,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一、学生的分层设计

有教育家认为:“个体差异性,不仅指认知能力的差异,它包括了兴趣、动机、思想、情感、意志、精神力量等。”教师不能只参照成绩分层,而是要综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习惯、兴趣爱好、家庭学习环境等,将学生分为下列三层:

A类生。有良好的自学方法,兴趣爱好稳定,有扎实的基础,成绩优秀。

B类生。智力较好,但自制力弱,易“见异思迁”,成绩忽上忽下。

C类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备课的分层设计

一堂课一个教案的传统备课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必须准备几套教学方案,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计划。备课时既要按照常规教学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又要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制定小目标。A类生重在自学提高。B类生重在化解难点,开发非智力因素。C类生重在完成基础,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学备课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潜能的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挥潜能,发展个性。

三、上课的分层设计

上课是前两个分层的综合体现。合作学习方式一改秧田式的组织形式,可以将桌子摆成马蹄形、对称形、周边形等便于个体化发展的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废除了讲台这道架设于师生之间的屏障,师生共同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来探讨解决问题。可采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ABB或ABC)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课堂要紧密结合备课时的设计和平时观察了解的个体,引导A类生不闲坐,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适当让A类生指导C类生。对待B类生,引导其充分参与讨论,积极专注思考,“跳一跳,摘到桃子”,多帮助C类生消化内容,积极鼓励,肯定其闪光点。

合作学习方式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注重分层的个别指导,关注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强化个别化教学。

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一文在小结时,可进行这样的分层提问:

狐狸和乌鸦一共有几次对话?(C类生)

前两次和第三次有什么区别?(B类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C类生根据板书回答)

乌鸦第三次为什么这么做?(A类生)

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情绪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教师要求学生先自己读懂课文。在汇报中,有的小组制作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有的小组为大家当小老师,讲述重点词句;有的小组课内外结合,讲了“狐狸的尾巴能扫去自己的脚印、老鼠的尾巴伸到油瓶里偷油吃……”从而得到了“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功能”这一结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使教(教学)因材施、材由教(教学)成,这是根本问题之所在。合作学习方式使生生间的交往密度和时间密度增加了,通过小组的反馈,使每个学生均衡地得到教师的关爱,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达到教学结果的个体化。

四、练习的分层设计

练习是掌握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实践出真知”。合作学习教学的多种练会体现一定的分层原则。A类生的题型多为灵活运用型,体现一定的创新能力。B类生以独立完成基础题为主,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C类生适合适度的基础题,目的是让其每次都有进步,培养学习兴趣。

在练习中,教师经常会采用“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但此法易使那些分到C组的学生有挫折感,产生标签效应,教师应努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五、评价的分层设计

合作学习强调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强调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因此,伴随教学的小组化和个别化,教学评价必须体现个案化、个性化的特点,以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如四年级的学生同样完成一篇作文,A类生要表达流畅、语言优美才给优;C类生只要按顺序记事,就同样得优。再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第一自然段,在理解“寸草不生”这个词语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所要求他们理解的深度也是不一样的。对于C类生,我们只要求他们能读正确词语,并能对词语的解释选择正确的答案等;对于B类生,我们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字面上的意思,“寸草不生”是指一点草也没有;而A类生,在说出词语的意思后,还要求能体会到词语背后告诉我们的意义,“寸草不生”指土地贫瘠,环境恶劣。

合作学习常用的小组评议是各小组根据每组、每人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定,决定等级。这种小组评议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评议,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公正地认识别人,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认知能力。

小组内部的评议,一般由组长负责。如:朗读某一段文字,组内每人轮读一篇,而后对各人的朗读能力做出公正的评价,并得到一致的认同。对于小组中读得最好的一位,组长可以给他一点奖励(一颗星、一朵小花、一张贴纸……);读得最差的一位,组长则在他的书上写上“须努力”。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小学 322000)

上一篇:“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下一篇:礼物也有“科技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