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

时间:2022-09-23 07:53:25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许多企业纷纷向客户提供赊销业务。应收账款是各种企业拥有的一项很常见且非常重要的资产,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损益情况、现金流量、经济效益。本论文从企业内部控制出发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剖析,提出了“要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力度”的观点。

【关键词】应收账款 内部控制 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经营企业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但实际尚未收取的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为了扩大自己产品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向资金不足的买方提供不同程度的商业信用,千方百计地开展促销活动。其中赊销产品作为促销产品的手段之一,已越来越被多数企业所采用。因为不同程度的对企业的促销工作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企业向客户赊销产品,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使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迅速增大。在当前信用环境比较缺失的情况下,企业间相互拖欠账款的现象日益严重,使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增长更快,坏账损失日益增多,从而导致企业资金周转速度较慢,给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制约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因此,大多数竞争性行业的财会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以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企业在事先未对客户作深入调查、未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情况下,盲目地采取赊销策略去争取市场,只重视账面高额利润,却忽视了大量流动资金难以收回会给企业带来风险问题。

(一)企业应收账款在流动资金中占比重过高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到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另外,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

(二)应收账款净额居高不下,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据报道,1999年191家上市公司年报中,超过60%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均有不同速度的增长,其中近15%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增加了1倍。到2002年6月末,应收账款净额1.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增幅比5月份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二、应收账款净额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

1.扩大市场份额的影响

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一些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为了尽快地打开局面,在未对付款人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未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由此形成一部分具有周转性的客户应收账款。

2.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在进行赊销之前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使企业无法将应收账款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3.法律体系不健全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法制基础也比较薄弱,使得我国信用短缺现象大量存在。

(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1.基础工作不健全

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之一,就在于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2.考核制度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任务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中,企业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额;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的做法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使企业经营背上沉重的包袱,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无法经营的地步。

3.内部会计控制不严

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形成账外债权。应收账款管理责任人不明确,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对策,要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力度的观点。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要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力度,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

(一)建立赊销审批制度

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方便,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强化管理。

(二)注重合同管理

企业除现金收入之外的供货业务都必须签订合同,当销售部门收到经信用部门和企业法定代表审核签字后的赊账申报单后,根据审批意见并与客户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签订销售合同。

(三)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工作责任制度

企业要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状况,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

(四)做好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加强催收力度

1.企业财会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名称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统计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并将结果反馈给主管领导,为评估、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政策提供依据。

2.企业财会部门应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对账单应由双方供销当事人和财务人员确认无误并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

(五)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合理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应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财务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随着我国信用知识的普及和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备,我国企业可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结合我国国情,从应收账款的源头开始采取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应收账款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延梅.柏福斯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研究[C].华东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12.

作者简介:赵波(1966-),男,白族,就职于云南省曲靖市卫生局。

上一篇:增值税扩围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下一篇:出版社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