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9-23 07:11:46

浅谈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酒店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带动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培养酒店业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提高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手段,才能适应市场导向。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加强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酒店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带动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现阶段不少中职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对酒店业人才需求的深刻分析,教学模式不先进,教学方式方法不透彻,实习实践不科学,导致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理想。

一、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时间并不长,基本上属于新兴专业,所以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教学设施设备的匮乏

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初级管理者和最基层的服务员。基于这一培养目标,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培养其最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大部分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

3.教材内容陈旧

现阶段,中职院校使用的酒店管理教材更新速度慢,脱离酒店业实际状况,不利于学生在将来实践中对计算机订房系统的熟练掌握及运用。

4.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理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全面开阔的综合能力,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阅历。在教学中往往脱离实际,单一讲授理论知识,从而影响了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5.实习实训面单一

在教学中,实践操作的课程安排单一,导致知识和实践的脱节,并使学生实习兴趣下降,从而影响学生将来就业。

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将来大多工作在酒店业服务的第一线,必须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及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前景。

二、针对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1.采用“课堂―模拟实训室―实习基地―课堂”的教学模式

中职院校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应采用“课堂―模拟实训室―实习基地―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本知识,扎实理论功底;在模拟实训室练习基本操作,夯实专业基本技能;在实习岗位上进行实践,工学结合,训练专项技术能力;再回到课堂上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端正实习态度,提高职业素养,做好职业规划,使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成为现代酒店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除了在校外酒店企业中的实习,在校内实践基地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进一步完善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有助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早适应将来校外实习的工作环境。

3.拓宽讲授内容

专业课教师除了讲授专业课本知识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酒店专业的视频材料,带领学生参观当地酒店,课堂上模拟一个具体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脱离凭空想象的环境。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由于酒店管理专业十分注重实践操作经验,强调知识的有效性应用。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是理论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这也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中职院校应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和企业合作机制,鼓励教师定期去酒店企业进行进修和培训,学习酒店最先进的管理方法、操作技能和服务标准,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有效的实习体制

以企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合理安排学生实习时间和实习岗位,并在学生实习中进行全面跟踪,不仅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注重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期间意见的反馈,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加强学生职业岗位的能力培养。

总之,对待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制订出一套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以适应酒店业的发展需求。

上一篇:模糊容忍度与英语阅读题型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