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大到课率低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23 06:25:24

浅谈电大到课率低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 近年来,作为成人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一直处于到课率低的尴尬的境地,成为电大自身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将从电大学生组成结构、学生的属性、学生学习时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教师的表达方式及课堂氛围探讨“说”课的优势及意义,以改善到课率低的现象。

【关键词】电大 到课率 “说”课

没有围墙的广播电视大学是社会在职人员继续进修、自我充电、自我增值的一个良好的学习园地。然而,近年来,伴随着高速的社会发展,就业和竞争压力也日益严峻,电大的面授课堂也面临着到课率低的突出问题。本文将从电大学生的组成结构、学生的属性、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师的表达方式及课堂氛围探讨“说”课的优势及意义。

一、电大学生的组成结构

经过深入调查分析,电大学生的组成结构有四类:(一)、已就业,但缺乏相关工作理论知识,想继续充电的;(二)、已就业,但想多学门技能,提高社会竞争力,希望再就业或跳槽的;(三)、已有稳定工作需要一纸文凭加薪、评职称、晋升的;(四)、高考没上线的,迫于家长压力要拿一纸文凭的。前三类学生占绝大多数,第四类则是很小的比例。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基础差,底子薄,但都有着一定的社会经验。

二、电大学生的属性

相比未成年的全日制在校生,已是成人的电大学生有着社会和职业双重属性,这使得电大的管理、教学、教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针对性。

(一)、社会属性。电大学子绝大多都是在社会从业人员,年龄从十八岁跨度到三四十岁不等,正处于恋爱、婚姻、或为人父为人母的非常时期,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社会角色多元化的他们承担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职业属性。他们在社会各行各业扮演了一定的职业角色,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自身已积累了一定的社交能力、社会应对能力和实际经验,同时,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有的还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主要任务是工作,其学习具有在职业余性。

三、电大学子学习时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我校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下列问题:

(一)、学习动机功利性

已有丰富社会实际经验的他们,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来电大学习的动机与目的非常清晰。他们希望在电大这片没有围墙的土壤上,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获得最快的“产出”——一纸文凭和与工作紧密联系且具有实际操作的技能,成为他们再就业、加薪或者晋升中的砝码。他们希望学习过程是快餐式、速成式的,学习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二)、工学矛盾突出

随着当前社会的竞争压力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加班、翻班、轮班成为多数处在服务行业的电大学子的一种生活常态。对于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量超负荷的他们来说,接受晚上或周末的学习,有着时间和精力上的双重冲突。在工作单位,员工继续学习是自己的事并且不能影响到本职工作。在生活上,社会角色多元化的他们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很难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大多数人处于为了考试合格而应付学习的状态。

(三)、强烈的自我意识。

根据诺尔斯的成人教育理论,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他们的认识、沟通、人格以及世界观的形成等方面也同步成熟,特别是在现今个性化的时代,他们对自己和别人以及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自我意识很强,个性色彩较浓。他们以市场经济化的思维认为花了钱交了学费,就理所当然地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相比全日制学生,他们对于授课的内容、形式以及授课教师的要求要高很多。

功利性的学习动机、突出的工学矛盾以及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电大面授教学处于很尴尬的状态:来上课人不多,一直坚持下来的就少之又少。能来上课的学生寄希望于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现学现卖。然而,长久以来的严肃、中规中矩甚至有些枯燥的传统课堂以及“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让疲于工作的电大学子产生排斥、逆反心理,已不能满足电大学子的需求,寻找一种活泼轻松的授课形式是很有必要的。

四、应对策略

根据学生的反映,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我认为采用“说”课形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从而有效地改善到课率低的现象。

(一)、“说课”不同于“说”课

“说课”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而“说”课,是一种授课的表达方式。它是对知识进行解释、说明、补充和分析的信息加工,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加强知识的娱乐性,体现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这种沟通关系是一种新的传授模式。它是教师把书本理论、当下流行的思维理论、热点案例以及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后,结合教师的面部神情和肢体语言,用叙述、评论、抒情等多种说谈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加深对知识和实践的理解,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以满足学生的喜好与需要。

(二)、“说”课的优点及意义

1、“说”是人际交流中的语言传播形式,它表现为语言口语化、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灵活。与传统授课相比,亦庄亦谐的“说”让课堂变得自然、亲切、轻松、活泼,让学生有平等交流的感觉,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保持了在人际交流领域中的优势。

2、如果“说”课者能灵活透彻地把握所说知识,语言表达丰富多样、反应灵敏,恰如其分的神态表情和体态语言,这样,就必然产生良好的授课效果,也更能体现“说”课者的自身素质和鲜明个性,展现“说”的魅力。

3、“说”课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上下的关系,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一种对话的关系。一种互动探讨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容易让有社会经历的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容易让其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李传根,成人学习障碍归因及调控策略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06,6

2、姚远峰,提升“成人性”,成人教育学肩负的使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

3、王泽军,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新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上一篇:加强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