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

时间:2022-09-23 03:12:36

浅谈初中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

摘 要: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且又能启知拓思,巩固知识开拓视野。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且又能启知拓思,巩固知识开拓视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就此,笔者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浅谈如下:

一、阅读能力的基础是感受能力

具体地说,感受能力是指阅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认读、感知的能力。认读是感知的前提,不能正确认读就不能正确感受读物的内容。那么,感受又是什么呢?感受文本的内容,即借语言文字为载体而承载的文章质料。因此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通过认读课文感受文章的种种材料。例如,在阅读课文中,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能力,没有别的办法,就是指导学生静下心来,反复地读课文,反复地感受。从认字解词、疏通文句、感知文章大体意思到熟悉文章内容,入情入境。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段描写中,“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形象地勾画出春天桃、李、杏争芳吐艳、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美丽图景,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之中,而一个“闹”字更把春花图这幅画面写活了,写动了。它不仅写出了成千的蜜蜂在花中采蜜时所发出的嗡嗡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更使阵阵诱人的花香飘出画纸。而对野花的描写更是妙笔,“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那野花随风摇曳,在阳光的照耀下,在花树下草丛中时隐时现的情态跃然纸上。整幅春花图,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抓住“赶趟”“红”“霞”“白”“闹”“眼睛”“星星”“眨呀眨”这些语言文字的内涵,这段优美的文字就会变换成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必然就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并滋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

怎样判断阅读是否有效,标准就在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就是说读懂文本,其中包括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技巧的掌握。一篇文章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材料来表现的,包括对词语、句子、句群的感受和品味。词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词义的教学上,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是阅读理解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含义深刻的、生动形象的、体现中心思想的、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等,针对性地来深入理解。有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句子要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句式说话和写话,如:归类、比较、造句等。语言技巧就是文章的各种表现方法,比如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描法: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但是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不能简单地满足于学生明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而是注意引导分析,通过对比,提高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三、阅读能力的最高体现是欣赏和评价的审美能力

欣赏和评价能力是对阅读材料从思想观点到语言文字、风格特点的鉴赏和评价的能力,是理解能力的深化。也就是说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好坏、是非、美丑的思想观点来赏析评价文本。但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心智技能的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比如说,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具体细致的刻画,把浓浓的亲子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淡淡的哀愁,真挚感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提出欣赏“父亲背影”的审美任务。

四、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创新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高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应重视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一个问题,从不同方面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大大扼制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挖掘教材中的求异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品质,善于求异的素质使得求异思维得到发展。以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为例,文章在写作意图及对“我”在飞渡悲剧中角色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着求异因素,有的同学认为作者通过“我”这一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斑羚的精神实质,给读者精神上的震撼,他崇尚斑羚的品质,希望人类从斑羚身上得到启示。而另一些同学则认为作者是这一悲剧的目击者,而对处于弱势的生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同情,面对悲剧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忏悔,正是以“我”为代表的人类的猎杀才造成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才使得动物走入绝境。对此问题,学生们各抒已见,思维空前活跃。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精选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环节,组织好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动手操作 下一篇:试论“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