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教学校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时间:2022-09-23 01:42:37

浅谈特教学校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学校凝心聚力,谋求发展,坚持“以事业和目标鼓舞人,以坦诚和民主凝聚人,以真诚和爱护关心人,以自律和示范带动人”的管理理念;课堂教学实现了“小步子、多循环”、 “分层教学、个别指导” 、 “在活动中学习”等教学模式,教育教学呈现出了生动有效的景象。但是,我们面对的是特殊群体,我们特校学校更应该重视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一、转变角色,换位思考,更要敬业爱岗

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是人民教师职业品德的核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品德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育力量之所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育工作的全部奥秘在于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因此,我们特教老师更需要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更需要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师风。作为一名特校老师,摆在我们面前的担子更重。我们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已发现对弱智孩子的教育是不易的,特殊教育总的来说就是“难”。比如,教“1+1=2”,普通学生教上一两遍就可以了,而弱智儿童要教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还要用具体实物配合教学,贯彻直观性、原则性和具体性。我们要用心地去设计每一个教学方案,细心地捕捉孩子眼中闪过的灵光,耐心地等待孩子的点滴进步。当我们的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我们一定总是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方法一种接一种地尝试,直到学生掌握为止。为了能最大限度发挥这些智障儿童的学习潜能,我们一定细致地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使每位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二、 家长祈盼,社会责任,要更加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师德的具体表现,党和人民把对下一代的教育托付给教师,就是把祖国的希望托付给我们。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热爱学生,把全部精力用到工作中去。对于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来说,我认为热爱学生就更加重要。

1、要精心培养孩子生存能力。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特殊教育上,对智力障碍儿童应开展生活化教育,是以适应其生存体验为基点,意义彰显深远。特殊儿童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能更好地生活。他们将来要融入社会,与社会其它成员交往、共处。在我们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训练的,都是有潜力的,都应得到关怀、爱护、培养。虽然我们不能奢望我们的学生成为某方面的人才或掌握多么高超的本领,但是我们可以创造这样一种教育,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基本上达到独立或半独立的生活。 对我们学生而言,学会花钱,用钱购卖商品、学会向人问路、乘车、使用公共设施等,要比学会会背多少古诗、会写多少汉字,会算多少数学题有用的多。换句话说,特殊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学会生存技能,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将会比学习纯文化知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有更实在的用处。

2、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耐心。爱心是一种情操,耐心是一种质量。特殊教育就更需要爱心与耐心。我们与孩子们一同学习,一起进步。爱心和耐心还体现在能做过细的工作方面。在我校一楼的走廊上,能看到一块醒目的专栏,上面写着每个同学的生日和张贴着一幅幅学生的生日照,每个同学过生日时,都会得到一份礼物――生日蛋糕。过生日的学生激动不已,其它同学也感到非常的快乐,有利的激发了孩子们争取进步的热情。

3、了解每位学生特点,做好培育工作。教师要把爱倾注在每个学生身上,要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做艰苦细致地教育培养工作。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解学生的途径很多,我们可以在与学生家长、生活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可以在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活动中观察他们的举止言行,也可以有目的地询问学生一些问题,这样可以从中了解一些东西,更可以让学生试着做一些事,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时了解。了解学生的个体特征,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行为能力,准确地找出学生中可发展能力项目,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彤彤同学乐感比较强,听到音乐就嫩按节奏跳起舞来,并且舞姿非常优美协调,我校针对这个特点有意识的培养她的特长,现在进步非常大。

4、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发展弱智儿童情感和自信心,是培智学校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才能逐渐地克服智力障碍,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逐渐形成一些学习和生活技能,做到自立自强,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认真培养学生自信心,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又一方面的体现。

我们的学生由于身心存在严重的缺陷,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没有自信心什么都做不好,最终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和累赘。为了使学生成为残而不废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智障儿童做事情,一般都先说“老师,我不会,我不行。”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今后参与社会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上一篇:让情感教育走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新课改下如何上好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