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从心开始

时间:2022-03-17 01:22:43

教育要从心开始

我们班有两个学生:一个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家庭中,得到家人的过分保护,过度溺爱,形成了脆弱、任性、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征;一个生活在残缺的家庭中,生活贫困,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爱,形成了孤僻、抑郁、自卑的不良心理。在倡导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今天,他们同样承受着学校和社会带给他们的竞争压力。大多数自由散漫,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自制力差,容易惹事。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心理闲境,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观察应该在学生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学生的行为。从平常的教学过程,观外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接人待物的表现。为了更好了解学生的心理,还应该建立心灵对话本,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到心灵对话本上,老师定期查看,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调整能好心理。

二、和学生勤交流,多沟通

交流和沟通的直接方式就是谈话。谈话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谈话必须在平等、自由、民主、信任的前提下进行。谈话的主题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老师以定要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与学生保持长期的交流与沟通,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走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老师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让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着学生。

三、多激励学生

激励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超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发展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可能由于场合,内容的不同而形式不同。激励是给学生积极向上动力的最好方式。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进步的要求,一个学生在遭受失败时最需要的是激励和帮助。激励可以使失败者走向成功,也可以使成功者走向新的成功。激励的方式很多: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满意的笑容都可能使学生信心百倍。激励学生,我们容易做到,所以我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激励。

四、帮助学生寻找成功

树立信心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的感觉真好。可是,那些常常被老师忽略的“差生”总为自己的差成绩苦恼着,总以为自己一无是处而灰心丧气。这时,老师们更应该关心这些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误区,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个学习差的学生,可能球打得好,也可能 歌唱得好,还可能热爱劳动或者团结同学,这些都是他们的闪光点,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要有成就感。学生只有找到了成功的感觉才能树立信心,才能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

五、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爱能使枯木再春,能使冰雪消融。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根植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师生和谐校园,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教育是人的教育,也是教育人的,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只有从心开始,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让教育之树在阳光普照下枝繁叶茂吧!

上一篇:鼓励和宽容是一剂良药 下一篇: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的弱势群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