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理念下的四环节教学模式”略论

时间:2022-09-23 01:15:19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理念下的四环节教学模式”略论

摘 要:四环节教学模式最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由过去的“知识教学”走向以问题为主线的“问题教学”。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平等、合作和民主的教学交往关系,这种新型的教学交往促进了学生多方位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四环节 课堂性质 角色定位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绝不仅仅是教师简单地通过书本教材,将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相反,它应该是一种由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性活动体系。在与教师的教学交流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复制或承受外界影响,而应是有选择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同时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恰恰与这种理念相悖。尽管教师们能够精心备课,讲解也不失精彩,但往往因为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多少“戏份”,因此唱的只能是独角戏。可以说,传统课堂的教师是“导演”兼“主演”,而学生则只是“配角”、“群众演员”,有时甚至仅仅是“观众”罢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哪里还会有生气和乐趣可言呢?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要把学生主体性发展放在一切发展之首。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传统课堂沉闷低效的尴尬局面,创设出和谐、民主、合作且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目前,我校正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试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理念下四环节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理念下四环节教学模式”简述

我校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分为“自主课”和“展示课”两大类型。“自主课”课堂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兼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问题。“展示课”则是学生展示自主课学习成果,罗列问题,讨论解疑,生成并探索新问题的课堂。我们所说“四环节”专指展示课的四个环节,包括:1. 查疑环节――创设情境,呈现问题;2.知识梳理环节――展示交流,精讲精点;3.解疑环节――解决疑问、达标反馈;4.拓展提高环节――归纳概括,拓展提高。

这四个环节基本构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巩固提升”的基本框架,为学生参与课堂留有很大空间。

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理念下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1. 新的教学理念――“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以学为主”就是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精彩展示,由被动的旁观变为探究知识、主动学习的主人。“先学后教”是新教学理念的核心体现。“先学”可以是教师指导、导学提纲指导下的先学,也可以是独立自主式的先学;可以是课内先学,也可以是课外先学;可以是文本性(理论性)的先学,也可以活动性(实践性)的先学;可以是一次性的先学,也可以是多次性的先学。

2. 新的教学策略――“学生主体、当堂训练、合作学习、面向未来”。

新课程的实施,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因而必须要求教学工作求精求细,必须要求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老师要充分备课,精讲精练,测试和基础性作业争取在课堂内完成。严格控制老师授课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变过去的“教师为主、先教后学、课后训练”为现在的“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变过去的“集体教学、个体学习”为现在的“个性教学、合作学习”;变过去的“目标单维,面向过去”为现在的“目标三维、面向未来”。通过以上一系列课堂教学策略的转化,我们看到,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改变,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3. 新的课堂教学内涵――“发现生成问题、探究讨论问题、展示解决问题、实践应用问题”的“以问题为主线”。

无论是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解决展示课,还是问题拓展训练课、单元回归评价课都突出体现了由过去的“知识教学”走向以问题为主线的“问题教学”。在新课型中,都围绕着发现与生成问题、搜集与讨论问题、展示与解决问题实践与应用问题的主线开展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4. 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小组合作、人人参与、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纵观所有取得实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大多采取小组合作作为教学组织方式之一。在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下,学生在小组中独学、对学、群学。

5. 新的教师角色定位――“设计课堂、组织课堂、开发潜能、塑造品德”。

教师由单向的知识灌输者变成学生学习流程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精彩展示,由被动的旁观变为探究知识、主动学习的主人。

6.新的课堂评价标准――“是否自学、是否探究、是否展示、是否参与、是否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下,重视知识导入、讲授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新的导学模式下,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体验,由重视“教”的规律向重视“学”的规律转变;由关注传统模式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向关注学生展示的多么精彩、辩论的多么热烈、分析的多么透彻转变;由单纯重视评价教学结果到评价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兼重的转变;由单纯重视评价知识性教学结果到评价三维目标教学结果兼重的转变。新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能力产生期待,即看学生是否会提问、是否会自学、是否会展示、是否会倾听、是否会评价、是否会质疑、是否会讨论、是否会总结、是否是人人参与、是否都有成功的体验、是否真正获得能力的发展,以这样的评价来引导新型课堂的形成与发展。

综上所述,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理念下的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学生由对教师的被动服从转化为与教师协同合作,自主学习程度得到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容易形成平等、合作和民主的教学交往关系。这种新型的教学交往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第五卷 [M]. 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0

[2]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 [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修订本)[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王小明. 教学论――心理学取向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5]崔含鼎, 梁仕云. 现代教学艺术论 [M].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2

上一篇:巧设三练,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下一篇:影响幼儿问题解决的非智力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