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提高北方奶牛产奶量的技术要点

时间:2022-09-22 07:22:35

冬季提高北方奶牛产奶量的技术要点

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8~16℃。但是,冬季天寒地冻,特别是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在一20℃以下,牧草干枯,营养低下,青饲料少,饲养奶牛难度大,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总结多年的饲养经验,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如能科学饲养,强化管理,就能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温度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就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其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十分重要。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向阳面的门窗要挂帘,或钉塑料薄膜。以保舍温。

2.增加光照。国外研究证明。采用白色荧光灯照明的方法,使白昼和黑夜按16小时和18小时的比例循环,增加光照,在照射2~6周内,奶牛产奶量即可提高,春、秋、冬三季,每头牛日产奶量可提高10%。在奶牛泌乳的最初60天内,在不增加和改变饲料的情况下,增加光照,让牛舍内每天保持16小时光照,比处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多产奶10%。

3.饮足温水。在冬季奶牛多采食干草,消化液分泌量增加,仅唾液每天就分泌50升左右,若不能充分饮水,食欲就会下降,致使产奶量下降,甚至发生疾病。奶牛每食1公斤干饲料,需水5公斤左右,所以,总的饮水量不能少于夏季。据报道。冬季奶牛饮8.5℃的水比饮1.5℃的水产奶量提高8%左右。但是,长期给奶牛饮20℃的温水,反而会使奶牛体质变弱,胃的消化能力降低。奶牛冬季饮水的适宜温度为:成年母牛12~14℃,产奶、怀孕牛15~16℃,犊牛35~38℃。

4.补足食盐。食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随着冬季奶牛胃液分泌量增加,食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若食盐摄入量不足,就会导致奶牛食欲降低,产奶量下降。食盐的日供给量应视奶牛体重的大小和产奶量高低而定,一般每日供给50~100克。除按日粮1%拌入精料外,也可专设盐槽,让牛自由舐食。

5.提高饲料标准。奶牛瘤胃发酵和其所产生的能量被转用到保持体温上来,奶牛维持生产的营养也相应地增加。一般比饲养标准高10%~15%。因此,冬季需增加15%的混合精料,这样才能保持或提高产奶量。冬季奶牛的草料成分比较单一,可在其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钙和磷,一般每天可喂5~15克。尿素是补充蛋白质的有效措施,可酌量饲喂。一般6月龄以上的犊牛日喂30~50克,青年牛日喂70~90克,成年母牛日喂150克左右。但是,尿素适口性差,可按1%与精料混合后拌草饲喂,喂后半小时内不宜饮水。适当加喂青绿饲料可提高奶牛产奶量,如萝卜、胡萝卜、白菜、甘薯、马铃薯、次品水果等。

6.加强运动。奶牛在冬季长期拴养在光照不足、空气不新鲜的舍内,得不到运动,这样不仅会使产奶量下降,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一般每天中午前后应将奶牛赶到舍外活动,进行日光浴及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每天刷拭牛体2~3次,以保持体表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抗病抗寒能力,提高产奶量。

7.搞好卫生防疫。圈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奶牛躺卧的地方最好垫上软草。潮湿的地方应经常撒些草木灰,这样既可消毒防病,又能吸潮除臭。冬季应对牛驱虫一次,还要做好防疫注射,防止传染病发生。每天要把牛牵出去晒太阳。注意刷拭牛体,不仅可保持体表清洁,而且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防止生疮癣,有助于调节体温和增强抗病能力。因此,每天应早晚两次刷拭,每次3~6分钟,须周密刷拭全身各部位,不可疏漏。此外,牛舍内的粪便应勤打扫,勤垫干碎草、土,防止牛蹄患病。要定期对牛舍、运动场进行消毒,并按防疫程序进行疫苗注射,发现疾病早治疗,确保奶牛健康,保证多产奶。

8.加喂夜餐。在夜间10时左右,给奶牛喂适量的草料,然后再饮足温水或粥料,奶牛的抗寒能力就会大大增强,使产奶量明显提高。

9.保护。冬季给奶牛戴上乳罩能避免被粪便污染,或因寒冷造成的冻伤,可使产奶量明显增加。

上一篇:高压线下钓鱼丧命谁负责 下一篇:塑料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