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时间:2022-09-22 05:29:23

浅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摘 要]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历史上首次出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手段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作为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加以应对。本文从货币政策的表现形式正反两方面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提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防范风险,寻找平衡的手段。

[关键词]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 流动性 平衡点

2008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上首次出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提法,让人觉得倍感新鲜。所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宽松”,二是“适度”。何谓“宽松”?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其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从措辞来看,“适度宽松”的政策取向要比“稳健”更积极。何谓“适度”,所谓适度不只是表示货币政策会宽松到某种程度,而是表示货币政策将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之间把握尺度、寻找平衡。如果一味地通过多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有可能引起通胀重新抬头,造成币值不稳。而货币政策的目的是在于使得流通中的货币量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在此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央行先后通过降低存贷款利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三大货币政策调控手段,进一步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条件。一年期定存款利率由原来的4.14%下调至了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则由原来的7.47%降到了5.31%,五年期以下(含五年期)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到了3.33%。随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累积效应的显现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偏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回收和冲销流动性了,而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流动性供给和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986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一季度增幅为百分之6.1%,二季度回升至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16.6%,同比加快了3.7个百分点。可以肯定的是此轮经济的快速上涨很大原因需要归功于充裕的资金面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调控。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自己的日益充裕,流动性泛滥的趋势似乎在所难免,对于过剩的流动性带来的经济影响也在日渐显现。根据国家审计署有关数据,工行、建行、中信、中行、交行和招行违规放贷总额达365.6亿,房地产占审计违规放贷59%。国研中心魏加宁称4万亿中有1.16万亿信贷资金流入了股市。股市的大张和房价的节节攀升似乎在也证实着流动性泛滥的事实。流动性这把双仞剑和经济发展之间微妙的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提前公布6月份信贷数据,6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1.53万亿元,中小银行在6月继续成为信贷投放的主力。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行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770亿元,农行当月新增与之相同,工行6月份新增贷款640亿元,建行当月增量为790亿元。4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合计4970亿元,环比5月份新增近1倍,但在6月信贷增量中占比只有三分之一,以此推算,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占比大致为三分之二。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近日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未来宏观经济政策仍将继续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CPI和PPI的双降预示短期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不大,这也为目前货币政策保持连贯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方面充沛的资金能够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流动性一旦泛滥,将不可避免的催生行业泡沫,那么在如今的市场环境性,如何运用好流动性这把双刃剑,在流动性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量。

首先,严格控制信贷资金的流向。未来国家宏观的经济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着力加强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调整结构,重视培育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二是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大企业研发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进一步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把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四是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是进一步注重城乡统筹和地区协调发展;六是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七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转变体制机制。由此可以得出,信贷资金的流向必须切实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为高级技术发展和研发提供支撑,国家应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环保节能的领域,严格将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引导资金流向推动国内消费需求,改善民生的领域。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中小企业、“三农”、保障性住房、重大科技专项、节能减排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严格限制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杜绝信贷资金流向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粗放型发展的经济领域,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其次,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落实合理的银行信贷政策。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日前银监会召开的2009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表示,目前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因素。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仍在震荡反复,走出危机的道路障碍重重。刘明康强调要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严格按规定执行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对投资性住房要坚持首付高成数、利率严格风险定价和资信严格审查的原则,严格执行与借款人100%“面谈”、“面签”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假按揭”、“假首付”现象的发生。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贷前审查和按揭贷款发放标准,并坚持重点支持借款人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贷款需求,严格遵守第二套房贷的有关政策不动摇。严格管理银行信贷流向,能够较好的掌握信贷资金的流向,使得信贷资金向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希望的方向流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严守拨备覆盖率底线,年内必须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主要反映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的宗旨执行发放贷款,加强对于贷前审查,贷中跟踪,贷后监督的落实。

最后,寻找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之前的平衡点。货币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在于在这两者中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松与紧如何把控,主要看流动性是否能够足以支撑经济的发展,能否不导致通胀后果和资产泡沫。当前股市、楼市泡沫已经泛起,这时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是完全必要的。只有在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发展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货币政策才能更好地为宏观经济的发展服务。继公布6月新增贷款达1.53万亿元后,央行日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回笼资金1000亿元,其中的500亿元1年期央票是近8个月来首次重启。央票的此次重新启动标志着宏观经济正在进行微调,将货币政策保持在适度平稳发展的程度,将货币总量的发展控制在符合国内经济发展的水平,避免流动性泛滥导致经济泡沫情况的发生。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货币政策就是把双仞剑,保持合理的货币供应量可以推动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一旦货币量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预期,则会将整个宏观经济推向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局面,阻碍经济的有序发展,如果保持宏观货币政策适度性仍然是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网站

[3]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4]徐放鸣: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6,10:62-63

[5]王元龙 温 彬:加入WTO后过渡期.中国银行业的应对[J].国际金融研究,2005,5:6-7

[6]阎庆民:银行业公司治理与外部监督[J].金融研究,2005,9:94

上一篇: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 下一篇:对国内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