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项目引领的手绘效果图课程教学实践思考

时间:2022-09-22 05:04:55

基于实践项目引领的手绘效果图课程教学实践思考

摘要:传统高职院校“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中,学生缺少实践装饰工程项目的接触和训练,造成学生手绘实战应用能力较弱,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把手绘理论和实践项目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项目引领;手绘效果图表现;项目化教学;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85-02

高职“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是展示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它集绘画与设计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这门课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效果图表现技法,并以此表现设计意图、理念和方案,运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行之有效的方式,项目化教学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征,能使学生在获得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一、“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传统,学生缺乏实践性。高职院校的教学沿循本科艺术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教学主体,采取讲授、示范、训练等教学方式,特别是缺少实际装饰工程项目的接触和训练,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生虽然有了一定手绘能力,但却缺乏手绘效果图实战应用能力,毕业后进入岗位手绘设计不会用也用不好的现象比比皆是。

2.高校手绘课程设置不合理。从各高校展示设计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此类课程,但缺乏课程的前后连续和衔接性,手绘课程仅仅作为一门课程存在,一般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这门课,学时设定多数为48~60学时,课程结束后,不少学校不再开设有关这方面课程,缺乏课程的延续性,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较为基础的技法,对大型装饰工程项目的手绘设计无从入手。

二、“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设计

1.综合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效果图手绘表现的基础知识和透视图的基本原理,掌握成组陈设线描表现原理,理解施工图规范和马克笔等色彩表现技法原理。(2)能力目标。把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作为核心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种手绘表现图的技法原理知识,培养学生绘制展示装饰手绘表现图动手能力,能熟练掌握展示设计手绘表现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具备快速表达设计思路,绘制设计方案,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3)素质目标。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奠定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通过对展示设计行业的调查,企业专家的参与,教师的主导开发,项目安排根据透视、手绘技法难易程度由简而繁,难易递进。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典型教学情境,根据案例模拟、技能强化和快题设计,培养学生造型塑造能力、空间组合能力、色彩配置能力和构图布局能力。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3.整体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见表1)根据展示设计行业要求,把课程知识点和能力点归纳分类,将课程内容分为公共展位展示和专卖店展厅展示两块主要领域,设置了服装专卖店、手表展厅和电信展厅三个实训项目。项目安排由简而繁,知识点和能力点相互联系交错,难易递进,筛选总结手绘基本规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堂内容。

4.单元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单元设计(见表2)将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相结合,每个子项目单元中包含一系列展示设计认知、手绘效果图技法、透视绘法等基本理论知识,将理论融入实际案例中,模拟典型工作情景,实施任务引领教学。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明确学生学习目的性。

三、“手绘透视效果图”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1.以职业技能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学重点。以展示空间的设计表现为载体安排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作为课程的重点,把以方案设计工作流程作为教学情境模式作为课程的创新与难点,通过教师准备充足的图集资料、手绘大师的摹本、手绘培训视频教程、企业优秀案例分析、随堂快图体验、课堂手绘过程演示、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和利用网络教学做好课前资料下发与课后答疑工作等方法来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绘制展示装饰手绘表现图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2.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引领课堂实训,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促进教学做一体化。传统“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一般采用“课堂理论+课堂技能+课后练习”教学模式。理论比较抽象,实践学生较难掌握,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引领课堂实训,促进教学做一体化。遵循“项目实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四步,通过训练项目,由教师现场演示讲授理论知识和学生现场跟随练习来发现问题,通过教师现场手绘演示和点评答疑修改学生作业来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学生训练和教师总体点评来总结方法。在教学手法上,采用引趣激趣法、学情促进法、任务型教学法、阶段能力考核和资源共享平台等教学方法来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项目分割、任务设计及项目实施有机结合。项目实训和设计注重职业性,通过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对项目和任务设计从而形成系统科学并实用有效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与实训任务相辅相成,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通过实训任务的完成,学生学习基础理论、掌握手绘技能,熟悉展示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的各个学习环节。

在项目实施中,注重手绘的基础与技能,把理论知识分解到实训中,根据案例模拟、技能强化和快题设计,培养学生造型塑造能力、空间组合能力、色彩配置能力和构图布局能力。

项目实训课程内容要把握教学内容统一整体性。在一个完整的实训任务过程中,要包括基础任务实践过程和手绘表现项目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训内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完成实训任务。

4.实施课内外教学一体化。课程由校内双师型教师和校外企业设计师组成师资团队,实施课内外教学一体化。(1)课内教学:使用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手段,由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学生跟随临习的办法进行教学,并结合讲授、图片赏析、视频观看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手绘表现图的技法原理知识,培养学生绘制展示装饰手绘表现图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良好。(2)校外实践:结合宁波城市学院艺术学院“工作室”制教学方式,学生最后一年学习进入和专业对口的企业,发挥工作室导师的专业引导作用,在接触实际项目,实际量房、构思表现及客户沟通中进一步深化巩固课堂所学的技能与知识。

5.改革考核方式,增设学生个人评分和素质评分。采取过程评价(项目个人自评及图纸质量)和结果评价(总体图纸及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分三个项目阶段考核和课程综合素质评价考核。个人自评分和素质评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

项目化教学改革对高职展示设计专业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完成项目和任务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体现了高职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满足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0).

[2]刘树艺.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J].职业时空,2010,(8).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4]宋苗苗,杨坤平.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1,(7).

上一篇:高职文献检索的翻转课堂 下一篇:关于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现状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