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生培养的校内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20 01:26:12

基于研究生培养的校内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当前,学科融合基础上的协同创新日益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和主要增长点。搭建校内创新平台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人才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从搭建校内创新平台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三个层面分析了基于研究生培养校内创新平台建设

关键词:研究生;校内创新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92-0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是科技创新方式变革的客观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呈现出分化与综合两大特征。随着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综合特征体现的愈加显著,协同创新日益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和主要增长点。以诺贝尔化学奖为例,据调查显示,从1901年到1990年间所颁发的82次诺贝尔化学奖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三门学科得奖共计71次,跨学科的比例占87%,进入21世纪,这一趋势更为显著,即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依赖于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鉴于上述科技创新方式的重大转变,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将协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予以实施。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是高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现实诉求。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协同创新,但我国高校现有的创新机制并不能完全适应这一趋势,特别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原有的专业化研究生培养观念根深蒂固,教学、科研和管理机制主要是围绕专业化培养模式而构建,致使研究生缺乏协同创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因此,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仍然遭遇诸多壁垒,存在着诸如观念滞后、制度缺失、保障不足等问题,极大地制约着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研究意义。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来讲,首先,它能够促进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发展。通过对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的重大意义、本质特征、方式方法、运行机理等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研究生教育理论,使其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其次,它能够推动协同理论向具体层面延伸。协同论亦称协同学,是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于1976年最先提出并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旨在研究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而探索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平台,就是协同论与研究生教育理论的结合,是协同论在具体层面的延伸。再次,它有助于新理论或新学科的诞生。协同创新意味着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内部各种知识、技术、制度、理念的相互碰撞与融合,而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产生协同创新的科研成果,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另一方面,在不同理论的碰撞与融合中,还可以产生新的学科或新的理论,诸如化学物理学、历史地理学、生物信息学等交叉学科。

从实践层面来讲,其一,它能够促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就是要从高校内部研究生培养的视角出发,以协同创新为导向,改革现有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科研机制和管理方式等,事实上就是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其二,它能够提升我国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传统专业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科研视角被严格地限定在本专业甚至是本专业内部某一研究方向上,而由于视野的局限,他们所运用的知识、技术或工具往往无法超出专业的藩篱,极大地制约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校内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正是致力于解决这一局限,一方面引导研究生自身打开视野,提升自己的跨学科修养,另一方面,促进不同学科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消除专业局限,最大限度地释放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其三,与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所协同等校外协同模式相比,校内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通过对校内协同创新平台进行探索,可以首先在内部理顺研究生与导师、研究生之间、导师之间的关系,促进各类资源在院系之间或院系内部各专业、各项目组之间的有效整合,消除单个高校内部阻碍研究生协同创新的壁垒,从而为校外协同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有效的校内协同平台既可以为校外协同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使校外协同机制更快地建立起来,还以作为系统中的一个“健康因子”,通过自身的有效运行,推动校外协同机制的良好运作和健康发展。

二、研究现状

首先是对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主体的研究,杨卫(2006)提出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的“三要素说”,并鉴于三要素的主客体双重角色,认为和谐、激发和多赢三大理念有助于推动校内协同创新。其次是研究生培养跨学科的协同创新研究。何跃等(2011)以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级学科、跨学科门类、研究团队和个性化等四大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构想。王玉龙等(2012)在跨学科基础上阐述了集体管理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精神与经济激励相结合及理论水平与团队协作考察相结合等促进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的机制。朱浩(2013)运用跨学科方式、结合协同创新理论与和谐教育方法,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研究作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其研究优点:一是研究重点和方向清晰,都是以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二是研究方法多样,都采用了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研究不足之处(主要针对国内研究):首先是研究对象不明确。我国现有协同创新的研究对象“统称”为高素质人才,而实际上高素质人才具体可分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类,不同的对象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模式。其次是协同创新的基础研究不深入,主要表现:一方面是基本没有涉及协同效果产生的机制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协同效果产生基础的校内协同平台研究不深入,这些方面将成为日后人才协同创新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1.主要问题。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第一,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的理论不成熟。具体而言,学术界对“校内协同创新”、“校内协同创新平台”等核心概念存在多种理解,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同时,对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的现状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因而缺乏对现状的清晰把握;对校内协同创新的意义、目标、内容、方式、机制等理论课题的探讨也并不成熟。而正是由于理论的欠缺,使得过去一段时间内对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平台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二,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的观念不明确。具体表现在实践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学校等创新主体一方面已经初步认识到协同创新的价值所在,而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的观念却并没有彻底深入人心,很多情况下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创新主体的实际行动。许多研究生以及研究生的培养者们仍然秉持“单干为王”的观念,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更多从导师指导及自身学习过程中获得,与他人协作的意义并不明显,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所谓协同创新,主要存在于学科内部,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费时费力,实效性不强。第三,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的渠道不顺畅。就目前来讲,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渠道的建设方面仍然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具有自发性、随意性、临时性、小规模等特征,基本上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性质,使得研究生开展校内协同创新的机会较少,协同方式相对单一,同时,协同的范围和程度也有较大局限,因此,当前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的效果并不明显。第四,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的制度不完善。现有的高校科研体制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是适应专业化研究生培养模式而构建,许多制度设置不利于研究生实现协同创新,而与此同时,与协同创新相适应的教学制度、科研制度和管理制度并未建立或健全。以资源分配制度为例,目前基本上按照“院系―专业―个人”的方式分配资源,如果进行学校范围内的协同创新,必须打破传统的资源分配方式,实现不同院系间、不同专业间的资源共享,而就目前来讲,并没有完善的共享制度来保证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如果贸然开展校内协同创新活动,必然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从而大大影响协同创新的实效。

2.发展趋势。研究生校内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有巨大发展潜力,其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协同范围持续拓展。随着校内协创创新平台的建立,各学院、专业、各学科之间的研究生将由初期自发的“两两协同”向“多元协同”转变,即由两个学院或两个学科间的协同转变为多个学院、多个科学间的协同。第二,协同程度不断加深。将由初期相对浅层的知识借鉴、技术借鉴、工具借鉴发展为知识、技术、制度、理念的深度融合,在研究成果上,体现为由一般技术成果向高精尖技术成果转变。第三,协同方式趋于多样。从协同时间上来讲,将由短期协同发展为短期协同和常态化协同两类,从协同的形态上讲,将由原来相对单一的项目协同方式发展为包括项目协同在内的组织协同、课程协同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1]张钢,陈劲,许庆瑞.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2):56-61.

[2]杨卫.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

[3]何跃,张伟,郑毅.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31-34.

[4]王玉龙,曾庆军,等.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16-17.

[5]朱浩.和谐教育与协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视野[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6]王迎军.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21):33-36.

上一篇:英国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