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遗传致死之归类解析

时间:2022-09-22 04:14:45

高考生物遗传致死之归类解析

高考中遗传致死现象多样,本文拟从解析不同致死类型的例题中悟出解题的一般思路。

遗传部分的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理综必考的内容。为了考查学生应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命题者常常会添加一些特殊背景,使题型新颖独特,致死类现象就属其中之一。

根据不同的标准,致死类型可划分为多种:如根据致死的来源可分为染色体致死、基因致死;根据致死的对象可以分为配子致死、合子(胚胎)致死;根据基因致死的程度可以分为不完全致死和完全致死;根据致死基因的位置可以分为X染色体致死、常染色体致死;根据致死基因的性质可以分为显性致死和隐性致死等。

一、染色体致死

1. 配子致死。

【例1】(2011年江苏高考)32.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

(2)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3)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wYy(),反交:W—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 。

解析:(1)题干要求用测交验证,则亲本一方应为隐性纯合体ww(不选ww—,因为其产生w、w—两种配子),另一方为杂合体W—w(不选Ww,因为要研究染色体缺失对配子的影响)。组合ww()×W—w()可从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与正常相比是否变化验证染色体缺失对花粉的影响,组合W—w()×ww(),则可研究缺失对雌配子的影响。

(2)如表所示

(3)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正常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及比例应为1WY : Wy : 1w—Y : 1w—y=1 : 1 : 1: 1,因染色体缺失致花粉(w—Y,w—y)不育,所以可育雄配子为WY : Wy=1 : 1

(4)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可用乘法原理解题。先单独分析,再综合分析。其中颜色性状:亲本为(Yy、Yy),正反交结果一致,为3Y— : 1yy(3黄胚乳1:白胚乳);糯性性状:亲本为(Ww、W—w),杂交结果为1W W—: 1Ww :1W—w:1ww,因存在染色体缺失使雄配子致死现象,正反交结果不一致。正交:W—w作父本,雄配子(W—)死亡,结果为1Ww: 1ww(1非糯性:1糯性);反交:W—w作母本,产生的雌配子正常,结果为1W W—: 1Ww :1W—w:1ww(3非糯性:1糯性)。

所以正交:WwYy()×W—wYy()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3黄胚乳: 1白胚乳)×(1非糯性:1糯性)=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反交:W—wYy()×WwYy()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3黄胚乳: 1白胚乳)×(3非糯性:1糯性)=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答案:(1) ww()×W—w();W—w()×ww()

(2) 非糯性:糯性=1∶1 (3) WY:Wy=1∶1

(4)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

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2. 合子(胚胎)致死。

【例2】(2011年福建高考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 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 雌:雄=4:1

解析:1个染色体组成为ZW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4个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染色体组成为Z、Z、W、W,卵细胞为其中之一,根据题意,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三个极体之一结合,构建棋盘如下:

统计有雌: 雄=8ZW∶2ZZ=4∶1

二、基因致死

1. 不完全致死。

(1) X染色体上致死。

【例3】(2010年山东高考,27)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

结果预测:I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上一篇:我的课堂我做主(连载) 下一篇:高考语病识别题例析:语序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