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0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和线损管理

时间:2022-09-22 04:03:44

分析10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和线损管理

【摘要】本文先是对10kV配电网中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了概述,又详细分析了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以求能够扩大供电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关键词】分析;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线损管理

目前,我国将线损率作为对供电企业所具备的技术与经济水平进行考核的指标之一。线损率能够集中体现供电企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能够综合反映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供电企业要做好降低线损率的工作,而电能计量装置就是用于采集线损率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的,电能计量装置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精确度对供电企业、用户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供电企业越来越重视线损的管理工作,对电能计量装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10kV配电网中的电能计量装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电力体制,并且越来越重视内部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考核,电力企业对线损率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就对电能计量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选择出合理科学的电能计量装置就成了电力企业较为重视的工作。

1.1 计量点的选择

为了能够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线损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要在10kV配电线路中的多个位置上安装上电能计量装置,例如供电电源处、公用变压器的低压侧、联络开关处以及专用变压器的高压侧等都将成为计量点。

1.2 电能计量装置的等级和接线方式的选择

在电力企业中,如何选择较为合理的电能计量装置成为电力企业中日常工作的重点,因此电力企业都较为青睐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电能计量装置,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计量结果也较为准确。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受到应用环境的影响,会随之发生变化,且接线方式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电网的潮流方向、用户无功补偿的情况、计量点用途和电网性质等多方面的因素。

1.3 计量器具的选择

电能计量装置主要由断压断流计时仪、计量用电流互感器、计量用电压互感器、类型不同的电能表、二次回路以及实验接线端子等六个部分共同组合而成。

1.4 电能表的选择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电能表中绝大部分是全电子式的智能电能表,比传统的电能表具有多种优势,例如误差小、灵敏度高、功能强大以及防窃电能力强等优势。既能够一表完成多种功能,又能够进行分时计费等操作。

1.5 互感器的选择

现阶段,我们国内所使用的计量互感器多是户外干式组合互感器,它具备很高的科技含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具有很多的优势,例如运行时所需的资金成本投入较低、产生的误差小、不用维修不会泄露以及损耗小等,既满足了电力企业的要求,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用户的利益。

2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

一般情况下,我们日常所说的线损都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对电能表的利用,所计量和统计出的用电量和供电量之间存在的差,从而就可以得出10kV配电网的统计线损;一是电流在通过变压器、线路等电力设备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能损耗,这是无法避免的,可以根据与之有关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计算,可以说成是理论线损。在理论线损和统计线损之间存在着一个差别,这就是由供电企业不完善的管理所造成的管理线损,主要是抄表时不准确、不同时,电能计量装置出现的计量误差、窃电以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不佳等因素造成的。

电力企业对线损进行管理主要就是为了能够降低线损率,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要先对理论线损进行计算,并逐渐找出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损耗比较大的线路与设备的存在,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可行性较强的改造方案,根据电能表计量的结果对线损进行统计,进而得出管理线损的结果,从而找出供电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提高对人、物、财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将管理线损控制在最小化的范围。

2.1 配电网线的线损管理系统

在10kV配电网中,线损管理工作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规模较为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程序,是将图形和数据集为一体的线损管理方式,能够自动进行作图,并实现了可视化图形交互的数据录入方式,提高了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的效率,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它的功能,例如查询和统计功能。10kV配电网线的线损管理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程序的一种,具有很好的易用性、稳定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以及可扩充性,因此在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对象作为管理的对象,并将功能分成几个独立的模块,且各模块上都留有接口,以便于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换。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2.2 线损分析与管理

在10kV配电网中,电网的参数、分布、调度、检修、结构、运行方式、供电方式等都直接决定着线路中线损的大小,因此,需要对10kV配电网中线损的原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保证为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资料和信息。

在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中,一般情况下,供电企业会通过分区、分线、分层三种管理模式,对线损进行计算与分析。应该先对电能的损耗度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出电能损耗的原因所在,随后在对每台电力设备和线路的线损进行计算,最后对各个计算结果分析并统计,并与之前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让线损管理人员作为参考资料使用。

在对线损进行分析检查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一定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可采用多种分析方法。例如,在对专线用户进行检查时,以了解他的无功补偿,先是要获得用户端的电压因数与功率因数,但是如果用户端的这两个因数都小于规定中的水平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由工作人员决定是否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安装。并在线损计算的基础之上,对该线路中的线损耗是否随电压与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作为制定补偿方案的依据,并将制定的补偿方案在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系统中模拟并计算,以检验补偿方案的补偿效果。

在江西省赣州供电企业中,对线损管理专门制定了文件传达,并将线损指标的责任分配到个人身上,并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中,以达到提高线损管理的目的,并对大客户和专变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并组织企业员工对高损耗的线路进行整修,查找线路中存在的漏洞,并制定补偿方案,以完善线损管理系统,将损耗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化的范围内,并对抄表的时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禁止随意更改抄表时间,并做好用电稽查与反窃电的工作,严禁在电量上出现冒、漏、跑、滴的现象。还可以在电能计量上下功夫,完善目前我国的电能计量方式,对10kV配电网进行改造,以提高线路供电的可靠性,从而对赣州的10kV配电网的线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并大大降低了线损率。目前,我公司中有68条10kv的配电线路,且配电线路优秀率达到了80%,合格率是98%;1080台的台区台变,线损优秀率是83%,合格率高达96%,台区线损率控制在2.8%左右。我公司的台线管理在2011年时达到了“B”标;在2012年时,我公司的台线管理在我省率先达到了“A”标;2013年时,我公司的台线管理,在我省又率先达到了“2A”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向着现代化发展,且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而线损率严重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供电企业加大了对线损管理的力度,以求能够将其控制在最小化,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楚雄.做好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的要点[J].建材与装饰,2008(07).

[2]刘伟.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2(03)

[3]罗嵩林.浅谈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J].民营科技,2010(07).

[4]周儒江.10kV配电网线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8).

[5]郭琳云.一体化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及其在智能配网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

上一篇:10千伏码头线停电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