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化生存

时间:2022-09-22 03:46:16

《新理财》: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环境及生存现状如何?

蒋云峰:由于受到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整体来看,今年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6%,增速与1~7月持平,比去年全年增速提高3.5个百分点,增速扩大幅度继续放缓。1~8月,全国商品房和住宅销售均价分别为5558元/平方米和5184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0.9%和10.0%,与1~7月基本持平。

所以说,当前房地产市场确实有所降温,但目前应该说处于高位调整的状态。从各地市场反应来看,热点城市受到的影响比较大,而二三四线城市受到的影响小,有些城市的成交量价甚至好于调控前。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规模大、品牌优的企业,不仅保持了业绩上的增长,而且它们所处的投融资环境也保持相对良好状态。这主要是在市场过热的阶段,往往泥沙俱下,经营良好的企业和经营不好的企业差距不明显,但一经调控,消费者购买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当然倾向于选择知名企业及品牌产品。同时,金融机构的银根比较紧张,也会把有限的资金都优先贷给经营好的企业。因此,这是一个优胜劣汰、能者为王的时期。

《新理财》:房地产企业经营风险现状如何?

蒋云峰:应该说,在目前的环境下,不仅一些经营不善的房地产企业风险比较大,而且对于经营得不错的中小企业来说,影响和风险也比较明显,因为金融机构对它们的支持可能会减弱。大企业也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很多重视先做大后做强的企业,可能会船大难调头,但先做强后做大的企业,风险小得多。很多品牌企业和百强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是比较强的,如万科目前也在北京做大规模的消费者调查,以确定未来发展的目标,这是个很好的控制风险的手段。

《新理财》:对于房企资金紧张、现有资金够生存不够发展的说法,您如何看待?

蒋云峰: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些规模大、效益佳、品牌优的企业资金面并不像市场上认为的那样紧张。在当前环境下,企业过大地放开借贷规模很可能是不明智的,而更多的应该是在当前借贷规模下,通过内部资金流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内生性发展)。而“质量”比较差的企业,本来就应该在市场上被淘汰,市场不会让它生存,更不会让它发展,这是很正常的。

《新理财》:面对资金链紧张、负债居高不下的现状,房地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蒋云峰:企业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目前要做什么。市场不明朗,首先要注重销售,要把提高销售量作为重点,加大销售力度,适度调整价格策略;其次,要关注土地市场,但要更加“挑食”,不仅要拿价格低的地块,而且要质量好,目前市场上确实有这个机会;其三,提高企业的“质量”。市场热点少了,企业可以把精力放在提升经营水平上。其中,打造企业品牌是很重要的一个任务,而且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时机,把过去开发的一些项目存在的问题解决一下,不仅是社会责任心的体现,也能提升企业的满意度,提高企业的品牌“三度”,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这一点可能比拿地更重要。

《新理财》:接下来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如何?企业在这一轮的经济下行周期中应如何寻找出路?

蒋云峰:整体来看,优胜劣汰是趋势。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数量太多了,未来基本上是两个类型:一是全国性发展、市场份额大、航母型企业;二是差异化发展企业,满足某个利基市场的需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差异化大,第二类企业也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房地产企业要向这两类靠拢,以此为目标提高经营水平,剩下没规模、没特色的企业,很可能就会被淘汰。

上一篇:房企多元化融资渠道 下一篇: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