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休闲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22 03:33:43

大学生网络休闲调查研究

摘 要: 为了解大学生的上网行为特点,以及网络休闲活动的性别差异,以此作为丰富大学生休闲活动的依据,作者通过文献搜集了解以往关于本领域的研究,结合随机抽取的60名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的有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推论。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网络参与和上网动机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都存在非理性的特征。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生涯目标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学校应根据性别差异改善在校大学生的文娱设施场所,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休闲活动,理性引导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休闲 性别差异 理性引导

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利用通信线路把位于不同地点上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而成,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异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在互联网中,任何用计算机存储的信息都可以相互连接和检索,也可通过网络中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管理,共享某些硬、软件和数据资源,实现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互联网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以迅猛的速度悄然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毫无疑问,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资源,迅速的信息传输和处理速度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之处。它的使用,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对人们自身的行为、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全国网络调查统计显示,我国上网人员中21―25岁的占76.2%②,而在庞大的青年上网一族中,高校大学生是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求知欲强,渴望情感的交流,精力充沛,通过网络,他们可以查询资料、浏览信息、收发邮件、聊天交友、游戏娱乐,等等。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网络正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包容性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对上网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理性地使用网络,合理地安排网络休闲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以随机抽取的6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用问卷法进行调查,试图对男女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网络休闲活动进行初步探索。

一、研究方法

(一)随机抽取6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获有效问卷60份,有效应答率为92.3%。其中男生30名,占50%,女生30名,占50%。

(二)参考有关文献③自制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主要从个体上网时间、上网动机、上网活动涉及范围来反映个体上网行为的参与程度),按班级集中填写,当场回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上网率:上网人数60人(男生30人,女生30人),上网率为100%。

(二)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有何共同或不同特征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对此进行了t检验,见表1。

表1 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性别差异

注:*P

由表1可见,在网络参与程度方面,男大学生的网络参与程度总体高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的周上网次数和周上网时间也都明显多于女大学生;此外,男大学生在网络游戏方面显著多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在聊天、BBS方面明显多于男大学生。由此可见,男大学生更加偏爱技术含量较高的网络互动功能。

(三)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的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动机即其是否能理性使用网络,使之成为有益的休闲方式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我们也对此进行了t检验,见表2。

表2 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的性别差异

注:*P

由表2可见,男大学生对网络的需要程度明显高于女大学生;在网络使用动机方面,两者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女大学生更多是为了交友,与他人保持联系,而男大学生则更多是为了娱乐。从这四种网络使用动机的得分比较来看,无论是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选择最多的网络使用动机都是获取信息。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已经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但很少将网络用作为学习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使用动机的相互关系

表3显示,周上网时间与对网络的需要程度及交友动机呈显著正相关(r=0.391,P=0.000);获取信息的动机与信息查询显著正相关;交友动机与聊天显著正相关;娱乐动机与游戏、BBS正相关;学习动机与信息查询显著正相关。

表3 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使用动机的相关分析

注:*P

三、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从性别来看,男网民多于女网民;从年龄来看,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据2003年1月的统计数据,占全体网民的36.2%),本研究取样的总体正是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是我国网络用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代表。结果表明其网络参与状况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服务与网络使用动机方面均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明显多于女大学生。在网络使用动机方面,大学生选择最多的上网动机是获取信息,其次是与家人或朋友联系和娱乐。他们也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更多地将网络用于保持原有的社会关系,而男大学生则更多地将网络用于游戏、娱乐。WANG(2001)研究显示,澳大利亚学生最常选的上网动机是“查找资源”,“和远方朋友联系”与“学习”。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目前将上网作为一种学习手段的人数尚少,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网络建设和发展起步较晚,网络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网络教育尚未成气候。

总体看来,我国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服务主要集中于信息查询、聊天、游戏、娱乐等功能,对于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不足,显示出总体利用水平不高的特点和追求刺激的非理性特征。

(二)建议

1.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开设网络使用教育,帮助其提高利用网络资源的水平。

2.普及有关网络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结合起来,发展理性的网络休闲行为。

3.通过控制上网时间、矫正认知、调整上网动机等手段来预防和矫治大学生非理性的网络休闲活动。

4.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休闲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宏宇等.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应对.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1.

[2]崔景贵.谨防“因特网综合症”,2000.5.

[3]李升一,张凤珍,陈雪莲.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负效应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3.

[4]黄体乾.电脑对人体的伤害与防护.中国学校卫生,2000.

[5]张朝,于宗富.网络成瘾――一种新的心理障碍.中国学校卫生,2003.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学的缺失与回归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