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文本的解读

时间:2022-09-22 03:25:27

试论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文本的解读

摘 要: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在于对课程文本解读的效果如何,其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关键环节。因此,关注教师在解读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文本的重构,是在课程实施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实施;文本解读;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12―03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是以文本的形式存在的。课程实施是文本在形式上的转换过程,这种转换是通过课程文本解读者的解读来实现的。其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文本转换的关键环节。关注教师解读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文本的重构,是在课程实施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课程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教师的主体性是教师有效解读课程文本的前提条件。这种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所具有的课程意识、课程权力决定的。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否缺乏、课程权力是否缺失是直接影响教师对课程文本解读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课程意识和课程权力是教师解读课程文本的基本条件,是其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教师的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整个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及其反映”。这种基本认识及其反映是以课程观为核心形成的,它包括教师对课程的发展、课程本质及其功能、课程及其内部关系、课程结构、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等课程方面的基本观点及核心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基于这些基本认识而产生与反映出来的指导思想。“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与把握乃至创造的程度,反映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状况和课程建设能力水平”。作为意识形态的课程意识,它是教师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是有意或无意地指导着教师,“影响着教师对整个课程系统的认识、理解与处理方式”。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是对课程价值与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的程度,它影响着教师对课程文本的解读方式及价值取向。具有不同课程意识的教师往往具有不同的理念与策略。教师在课程文本解读时是否以整合的理念和策略对待课程发展、看待课程的本质、理解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否从课程系统的角度来把握课程问题,以及是否从课程内在要素整合的角度处理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这些都取决于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及其状态。没有明确课程意识的教师,总是把课程视为一种权威性的法定文本,解读时常常表现出在课程文本面前被动的状态。而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则能够以自己对整个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及其反映为基础,从整体和多维角度来解读课程文本的内容和价值并表现出对课程文本的独特理解,“从而使自己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

2.教师的课程权力

教师的课程权力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的缺失容易导致教师对课程改革态度冷漠甚至排斥。赋予教师合理的课程权力,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课程权力能否被赋予并得以实现是影响课程文本解读效果的关键。教师是否有课程权力能够决定其在解读文本时的价值取向与解读方式。

教师的课程权力不仅包含着能够有机会参与课程改革而且还包含着参与过程中可以有说话的权力。在课程实施的文本解读过程中,赋予课程权力的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经历、文化背景、个性兴趣等来表达自己对课程文本独特的理解和批判。其中的那些超越预设文本的有价值的解读结果能够真正地被重视并且能被采用,从而充分体现与发挥教师的参与权。相反,在课程实施的文本解读中,教师如果被剥夺了课程权力,在课程实施中他们的关注点就只能是如何能不违反法定课程文本宗旨,如何能将课程文本内容经过解读之后忠实地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丧失了解读文本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对自己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与角色逐渐模糊,最终导致课程实施中的文本因为教师这个转换中介的“无所作为”而难以实现。

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否形成课程意识、是否被赋予课程权力能够决定他们是否具有主体性,决定他们能不能理解与体验而且愿不愿意理解与体验课程文本所蕴涵的价值与意义,决定他们是不是能够有效地把课程文本制定者的理念、构想加以创造性地处理和加工以便更好地让学生接受。

二、教师对课程文本的解读

作为课程实施主体之一的教师,对课程实施中的课程文本是否理解、认同、支持以及是否具备有效解读的能力,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是导致成功的课程实施的最主要因素。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具有的课程意识与权力的不同,以及由此决定的教师不同的态度,将导致各种课程实施行为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教师在课程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会对课程文本进行重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解读层面和水平。

1.从教师解读课程文本的方式来看

一般来讲,处于认识活动中的教师,作为解读者其主体性的重要内涵是选择性和创造性,这种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每个教师解读活动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自我独特性,表现出不同的解读方式。因为在解读文本时教师会对文本进行选择,做出判断,接受那些与自己的信念相符的内容,舍弃与信念相违背的东西。这种影响出自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文本解读者的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等。

教师对课程文本解读的方式不同,解读的结果也就会出现不同的水平。一种是“忠实方式”,即要求按照制定者制定的课程文本原原本本地去认识其中的内容。这种方式要求的是忠实,解读者抛弃所有个性化的意识,不加任何改变地去理解文本。解读者关注的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尽可能理解课程制定者的意图、思想和主旨,并能在课程实施中线性地加以传授。另外一种是“改造方式”,即课程文本在解读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改造,使得课程实施中的文本解读并非是一个线性的过程;由于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解读,使得它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程度还是意义都发生了某种变化,使课程文本解读以改造的方式存在。这种方式的解读,教师总是会或多或少在价值取向、内容、目标等方面对课程文本有所增添或删减,使得教师对课程文本的解读成为具有不同方向的价值和意义的变化与生成的过程。

2.从教师对课程文本解读的目标达成水平来看

教师对课程文本解读的目标达成水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衰减性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这两种都属于改造式的解读,只是解读时由于改造的方向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结果。

衰减性的解读是一种破坏性的修改,它能够给课程文本的解读带来衰减性的变化,使课程实施中的文本解读没能实现甚至是偏离原来预设课程目标的水平和要求。衰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性的解读能够通过文本内容的疏漏、功能的衰减和目标的缩减等,造成实施的结果背离了预设课程文本目标的初衷,降低了课程实施的成效。衰减性的解读不仅降低了课程实施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学校品质的提升,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这种衰减性的课程文本解读对课程实施产生的影响是不良的,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来解决,以保证课程文本解读中预设课程目标的实现。

创造性解读是指课程实施中的文本解读虽然在形式、内容和功能等方面与原来的不完全一样,但这种出入却是积极性的,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解读可以给课程文本的解读带来超越式的变化,即不论是内容、形式还是功能等方面都会在某些方面超出了,原来预设的水平和要求,可以为课程文本带来创新与完善,使课程实施的文本解读过程成为不断完善并超越预设课程文本的过程。创造性解读能够产生推进作用。文本解读中的创造性解读能够弥补课程文本的不足,对课程意义的生成与释放能起到推进作用,使文本在实施中不断从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得到提升。在各层次(学校、教师、学生)的解读中客观地存在着的对课程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使课程文本在实施宗旨不变的情况下更好地适应不同(学校、教师、学生)的需求。这种解读结果可以给预设课程文本带来创新与超越,可以在非线性解读中孕育着新的思想、观念与实践操作,使预设课程文本更加切实地得到实施,为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实践依据,使课程朝向理想目标迈进。

三、教师有效解读课程文本的重要条件与策略

1.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

课程实施中主要的文本解读者――教师的课程意识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整个课程系统的认识、理解与处理方式。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往往能从课程系统的角度来把握课程问题。教师课程意识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教师要形成课程参与意识。课程参与意识的形成实际上就是课程责任意识的培养,它是社会成员课程利益主体需求的体现。教师应意识到自己是课程利益主体的一部分,应该拥有参与和评论、提出课程设计的权利,对课程实施中发生的事情有知情权;明白并理解利益主体及其权利对教师课程参与意识的形成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教师要形成课程生成意识。课程生成意识的形成就是要求教师认识到课程的内在价值是生成的,而不是规定的。在课程实施中,作为课程文本解读者的教师应该形成对课程内在价值的正确认识。课程文本内容是可以预设的,但课程文本内容的发展价值并不就是一旦预设就能够完全实现的。课程内在的价值只有教师在课程实施的文本解读过程中发挥其创造性才能实现。课程的内在价值的实现有其自身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形成相应的课程生成意识。

另外,教师还要形成课程生态意识。课程生态意识即是要求形成课程实施中各要素协同运行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课程实施中的运行性要素是一个整体,他们并非是盲目排列的,而是按照一定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的,各要素相互搭配和排列的方式是按照它们之间客观存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而有机结合的,各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教师课程权力的赋予

教师课程权力的合理赋予是保障课程文本解读效果的重要条件。课程实施中,学校、教师与学生作为课程的消费者,却对要消费的课程文本没有足够的知情权,这必然会造成文本解读的障碍。要想充分体现教师在课程文本解读过程中的主体性,就得对他们赋权。否则教师只能机械地执行由专家制订好的课程方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把课程实施看做是课程专家与学校、教师、学生等之间的对话,那么就必须保证各类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就应该以一种生态的、整体的观点对待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位解读主体。成功的课程实施要求我们倾听教师的体会、经历、经验及其反映,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课程文本,才能使其中的意义与内涵得以提升。因此赋予教师权力并使其积极参与到课程实施当中,才利于课程意识的形成,利于文本的正确解读。

3.教师有效解读课程文本基本途径的保障

首先,应该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课程文本解读过程是复杂的,它需要的不是单向的授受,而是双向的交流。它涉及到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接受者之间就事实、观点、价值观、感受和态度的传递与交流,通过交流,教育决策者、课程设计者可以把隐含在课程文本之中的一些基本理念、价值取向传递给教师,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与传授课程文本;同时也有利于他们为改进和完善课程文本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意见。

其次,影响重叠圈效应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多元的评价主体之一。课程实施的文本解读的最终目的与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要受到来自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从理论上讲,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解读的结果评价应是多元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是课程文本的解读者,他们对课程的价值体察最深,也最能提出改进课程实施中文本解读的切合实际的建设性提议,因此,他们应当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主要角色。

另外,还要投入必要的资源条件。教师课程文本解读的基本途径是解读培训和课堂教学,这些基本途径的开通必须以最基本的时间和空间为条件,如必需的场地、设施、资料等,这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对课程实施中教师解读文本问题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反思,即对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解读文本全过程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能够实现对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控与动态调节,为课程实施能够沿着预设的目标轨道前进提供必要的保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下一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紧张与舒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