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招贴设计中的肌理效果

时间:2022-09-22 10:17:23

浅谈招贴设计中的肌理效果

摘 要:招贴作为一种常见的户外视觉广告形式,通常以商品或企业宣传和团体组织文化为主,主要以文字、图形组合,通过某些技术手法和内容加以渲染,使人一目了然。肌理效果是招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受众的心理反应有着密切的关联。招贴设计中肌理效果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冲击力,使画面充满富有生气的清新感,使形象更为鲜明突出、生动活泼、更具有感染力,使人在看到画面之后能产生生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亲切、喜悦感。

关键词:招贴设计;肌理效果;作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00—01

一、肌理效果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一)肌理的概述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肌”是指皮肤,“理”是指纹理、质地。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人们对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至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称为视觉质感。

(二)肌理在招贴设计中的发展应用

肌理效果的应用在我国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就是用压印法在器物的表面形成绳纹等纹理进行装饰,汉代的画像砖和瓦当上也有草编纹样出现,还有中国书法中的飞白等等,都说明人们对于不同形态的“质感”,这一肌理效果的审美追求和对不同材质的认识利用。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东西方的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与融合,以及现代科技、艺术、文化和现代广告的发展均给招贴设计带来了新的设计和方法。

二、招贴设计中肌理效果的表现

(一)肌理效果在招贴设计中的象征性表达

肌理效果的象征是在情感、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不同的肌理效果有其不同的象征性,研究和运用肌理效果的象征对招贴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者通过肌理效果传达出一定的象征意义,使人的理念、情感与肌理的象征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使招贴更深刻,更加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肌理效果在招贴设计中的情感性表达

人的视觉感受和对肌理的心理反应会形成肌理的感情,引起肌理的联想。在招贴设计中要合理巧妙地运用肌理感情的规律,发挥肌理的暗示作用,使作品更有生机。运用肌理的最终目的是感情的传递,肌理本身是无感情的。

(三)肌理效果在招贴设计中的功能性表达

招贴设计肌理效果能影响受众对招贴内容的注意力,在一般情况下,有肌理效果的招贴会对消费者产生较好的吸引力。为了使招贴能较好地吸引受众的眼球,其肌理效果必须与传达的信息相贴切,而不必过于复杂,可以略微的夸张一些,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肌理效果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和功能性,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对肌理的塑造情有独钟。招贴设计中肌理效果会给观众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使画面充满富有生气的清新感,使形象更为鲜明突出、生动活泼、更具有感染力,使人在看到画面之后能产生生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亲切、喜悦感,从而诱发人们购买的欲望。

三、肌理效果对招贴设计的作用

(一)肌理效果增强招贴设计视觉冲击力

不同的材质呈现、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肌理运用都可以获得不同的视觉传达效果。汉字和水墨画已经成为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海报创作的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水墨是一种以纸、水、墨为主导媒介材料,以注重媒介特质为表现力的艺术方式的画种。而纸、水、墨从文化的角度讲,它们是更具有中国或者说东方文化特征的符号性材料。笔者认为可以把中国的水墨也看做是一种人工的肌理表现。在《汉字》系列山水风云海报中靳埭强把古今兼容,传承创新,塑造独特个性的意念注入到文字之中,并赋予其现代感情,将水墨之灵性挥洒的淋漓尽致。山、水、风、云四个汉字,通过微妙的毛细管跟纤维的接触,水墨渗透之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呈现出了中国山水画般的意境,不但给人以美感享受,而且极具有视觉冲击力。

(二)组合文字的视觉肌理增加招贴设计的趣味性

在计算机字体发展的背景下,文字创意设计更加大胆无拘,风格趋向多元化、个性化、艺术化和意象化。在招贴设计中,根据设计需要,将一些文字进行图像化处理,来代替图形,利用文字本身的形与意,在招贴设计中进行编排、组合,或具象、或抽象,形成生动、活泼、颇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这种富有创造性、趣味性的表现形式,给受众一种特殊的视觉感受,进而使受众加深对该设计作品的印象。肌理效果作为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视觉语言,介入到文字设计及应用中,保持文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赋予了文字跟多的审美效应。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肌理可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效果,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有机的结合环境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让画面更为出色,让招贴设计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8.

上一篇:浅谈佐藤可士和与他的“事理整理” 下一篇:《聊斋志异》中的白描手法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