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子何严厉今之为官当汗颜

时间:2022-09-22 09:58:14

过去,说起古代的官吏,心宁就会想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天下衙门朝南天,有理无钱别进来”、“无官不贪”、“官久自富”、“十个衙门十个脏”一类的谚语和成语。报上曾经议论过“清官”的话题,最后的结论是封建社会没有一个清官,统统都是脏官、贪官、刮民的官。我没在那种社会生活过,又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也就只能是报上怎么说、书上怎么印、权威的人士怎么讲就怎么信。

近日翻阅杂志,看到一位古人的几则信札。敝人喜好书法,便被吸引,兴致勃勃地欣赏起来。古人的毛笔字多有功夫,为官者更是如此。这几祯书扎笔力虬劲、流畅潇洒,气足骨完,堪称书法佳品。欣赏之余,我在辨识时,逐渐被它的内容所震撼,接着读了收藏者的介绍,才感到它不仅极富艺术价值,而且是一份令人振聋发聩的宝贵史料。

据收藏者卫华先生介绍,信札的书写者叫李德,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人,道光二年进士,曾先后在北方和南方几个省市任知县、知府、布政史、巡抚等职。封建社会是否有清官,敝人不敢说,但据介绍,李确是一位清廉惠民、诲子不倦的官吏。这从他给儿子的信札中可以得到佐证。

他在沧州作知县时,曾在一函中说:“乡间情形颇苦,我所深知。严谕各役,毋得在乡滋事,一有违犯,从重惩办。”

他的一个儿子叫李启诏,也曾有过一官半职,但受不良风气影响,行为有点不端正,李便一再指教,如: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八字为作官要诀。我一生无他长,只从此二句勉力学出来。为你言之屡矣,不知能从教否?从教努力可为顺孙孝子,倘面从心违则是贪墨污吏,其患不可胜言。记我从前作漕运通判时,每年仅二千二三百金,每日食肉半斤,一年所用一千余金,仍剩千余金,弥补青县亏项,四年弥补五千金。……”

这里,他是以自己的行为教予为官廉洁。当他得知儿子初入仕途,沾染奢靡之气时,立时动了肝火,写信严谴:“与你在平凉相遇,圈车四辆,轿车一辆,行李如此之多,可谓荒唐。一作教官,便如此阔大,倘作州县,又将何如!你把我的辛苦艰难全忘却了。人之无良,一至于此,教别人笑我有浪荡之子,我心甚愧。一起手如此,将来何以收敛。用度不慎,必至拮据,操守焉能得好……你何所恃而不恐耶?奴才清夜深思,如能痛改即可,如依旧不改,我不以你为子矣。可恨之极!

其口气之严厉,态度之决绝,充溢于字里行间,令人肃然起敬。道光二十九年,李穗归里休养。当时,他的二儿子李启讷正值外出考贡,他又写了一封信给启讷,说“功名一层,虽然在命,仍在平日用功。得与不得,听其自然。总要安分,不准张狂,亦不准浪买京货铺物件,而今我不作官,无钱可花费也。小子猛省!”从中可以看出他教子之严格,也能看出他为官之清廉。只有清廉之官才会这样教育子孙后代。

古时人不讲觉悟,讲良心。李穗所以能做此,凭得是为官的良心。讲良心比讲觉悟的层次要低得不可比拟,但于今口口声声讲什么什么觉悟、什么什么认识的人,掏出良心说说,有几个人敢同李穗比。君不见今日的多少大小官吏,顶着“公务员”的旗号,利用职权,巧取豪夺,大肆侵吞公私财物、人民血汗,为子女谋取特权,营造腐化堕落的安乐窝,不少人甚至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在李穗面前,这些人也就是青松下的一滩粪土!

今之一部分为官者,如果在读过李德的书札后,能汗颜脸红,就算还有一点良心。

上一篇:赏石基本知识⑧识别伪奇石 下一篇:人寿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