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

时间:2022-09-22 09:07:28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

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为了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中必定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情境创设方法选用得当,可以使学生更易接受新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上,如何创设适宜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广大化学教师所面对的共同课题。我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了化学课堂上最常见的三种情境创设方法,即通过“实验”“问题”“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设置,有效打开了学生思维之门,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得以高效开展。

下面就三种常见情境创设方法分析如下。

一、创设“实验”情境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生命,通过动手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是化学学科惯用的方法。

必修⑴“离子反应”的教学是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教学中创设实验情境:①分别测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导电性(根据电路中小灯泡发亮,显示两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②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根据酚酞试液变红,显示该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③在②溶液中慢慢加稀硫酸至过量(从电路中小灯泡亮度变化、反应混合物中酚酞颜色变化、溶液中沉淀的生成三方面唤起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离子反应的教学取得了成功。

在学习必修⑴“氯水的组成和性质”时,课前教师准备好一瓶新制的氯水,课上创设以下教学情境(找学生动手做):⑴观察氯水颜色;⑵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氯水试剂瓶上方;⑶将氯水滴加到紫色的石蕊溶液中;⑷将硝酸银溶液滴加到氯水中;⑸将氯水通入品红溶液中。实验中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氯水中主要粒子的存在,比教师单纯通过化学方程式分析说教要形象,且学生乐于接受、记忆深刻。

在学习必修⑴“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时,设计如下实验情境:①Zn—石墨与稀硫酸实验。②Cu—石墨与稀硫酸实验。③Zn—Zn与稀硫酸实验。④Zn—Cu与稀硫酸实验。⑤Zn—Cu与乙醇实验。⑥Zn—Cu与一个西红柿实验。实验①②、①③④、④⑤分别相对比,通过这一系列合理的实验设计,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原电池形成条件。⑥蔬菜电池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应用知识的空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

运用问题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频繁使用的教学方式。在鲜活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过程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盐类水解的应用”时 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疑惑:热碱水(碳酸钠溶液)去油污效果为何比冷的要好?炸油条为何要用明矾和小苏打?泡沫灭火器中的硫酸铝与碳酸氢钠相混合为何能产生大量泡沫?这样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走入了课堂教学,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学习“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设计出科学有层次的问题,使问题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①通电前饱和食盐水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运动情况如何?②通电后溶液中离子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③溶液中钠离子是否可能还原为金属钠?④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区、阳极区分别得到的产物是什么,如何证明?⑤在此电解装置中,可否选用铜做阴阳极电极材料?若选用铁,情况又如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一课时所学电解原理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和总结,课堂上无形中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还要注意创设的问题情境只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电化学腐蚀”时,将学生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中:“你们知道吗?耸立于美国纽约港外的自由女神像,历来被认为是美国的象征,然而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它也和人一样经常生病?”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把学生的情绪调到“我要学”的状态,教学得以高效开展。

三、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在两年的新教材教学中,本人从实践中发现:探索化学微观世界,学习分子空间构型和晶体结构,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以及教材中内容离学生太遥远时均可创设合适的多媒体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

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应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合理设计。必修(2)化学键的学习,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知识。因此化学键教学可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动画从微观角度模拟NaCl和HCl的形成,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难点,使学生透彻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学习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为了揭示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价值,拉近化学和学生的距离,教学时通过录像、图片使学生从感性方面了解前景广阔的海水资源,用幻灯片展示海水综合利用联系工业体系的具体实例,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科学视野;接着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金属冶炼和海水综合利用等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和归纳,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

总之,创设“实验”“问题”“多媒体”教学情境是当前高中化学课堂上最常用的三种情境创设方法。当然,情境创设方法还有很多种,但只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情境创设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与激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效益的优化。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高效课堂下的学生和教师 下一篇: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