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中讲学稿的运用

时间:2022-09-22 09:03:13

计算机基础课中讲学稿的运用

从著名的东庐中学取经回来后,我们积极开展研究运用讲学稿活动,结合师生自身特点,编写、运用自己的讲学稿。在计算机学课中同样运用讲学稿提高了教学质量,全校学生在NIT考试、一级B考试中合格率达几乎达百分之百。在近年单招中,我校本科录取率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令兄弟学校刮目相看。

一、 在计算机基础课中运用讲学稿的思想:

在中职阶段计算机学科中,尤其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只重视操作,理论跟不上,操作就会盲目、没有正确的方向,即使知道了操作方法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知识不会灵活应用,不会触类旁通。有了相当的理论基础,创新活动才能有意义。另一方面,一味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是不行的。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呢?使用讲学稿能解决这个问题。

讲学稿结合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协作学习、讨论提高等方法打破了演示加模仿的常规做法,它强调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运用讲学稿的课堂教学促使每位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在自身基础上发展;促使学生在集体中学习,培养协作能力,增加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发展。

二、 如何编写计算机基础讲学稿

1. 讲学稿在内容上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 “标头”部分包括课题、使用年级、授课课型、主备人、审核、日期等信息。

(2)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两部分写法同以往写教案的方法相同,这里就不多讲了。

(3) “课前准备”部分:对于新授课,要进行课本导读,合理安排问题情景,引领学生思考、阅读课本,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到教材中找到答案。为让学生在预习讲学稿时有目的、有兴趣地进行,提问语气要亲切,内容要为学习目标导航。对于复习课,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使用而学生又可能遗忘的知识、方法,设法借助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温故知新。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将自主学习时遇到的困难真实地记录下来。

(4) “学习过程”部分:

讲学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意图,要合理安排学习流程。过程要完备,环环相扣,要务实、有效,能操作、可达成。通过设问、提示、练习等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用任务驱动方法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将任务分解为若干小问题,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阅读课本示例。精心设置疑问,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同步练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巩固已有的学习成果。针对学习重点,精选习题,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学习体会,供学生在学习中记录亲身体会、感悟、经验等,象私人日记一样值得收藏,也为今后的复习做好准备。

(5) “自我提高”部分: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拓展性练习、开放性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让学生的眼界更广阔。为学习中的优秀群体搭建一个更大的学习平台,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场所。

2. 我们编写讲学稿的一般做法是“一人主备,多人讨论,师生共用,教学相长。”

学期开始,备课组统一制订学期计划,按课时次序、分章节确定主备教师,教师轮流主备,一个课时准备一个讲学稿。初稿出来,备课组教师集体讨论:检查知识是否全面,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化解的方法是否有效,教学环节是否衔接,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程序是否可行。主备教师综合同行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材料补充、习题精选、流程修改。最后由备课组长把关,教研组长签字后印制,提前一天发给学生。

3. 编制注意事项:

讲学稿与一般教案和讲义的不同,不能把讲学稿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抛弃形式主义,追求实际效果。

编制、使用讲学稿时要灵活运用情意原理、渐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四个原理,根据所学内容灵活设计情景导入的方式,逐步推进。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练习题要有层次,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各层次学生学习要求。反馈形式多种多样,或进行知识纠正,或肯定学生进步,或鼓励创新,或设置有难度的问题激发求知欲望。

三、 在计算机基础中运用讲学稿的方法

虽说师生共用讲学稿,但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和学生角色是不同的:

1. 教师角色

为尽快让学生适应讲学稿教学,在开始阶段,要督促学生积极完成讲学稿。一个讲学稿要检查两次,课前检查预习情况,课后检查课堂学习、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课前备课,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调整方案,做到心中有数。

课堂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围绕讲学稿开展教学活动。讲学稿的编写大体上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讲学稿学习内容明确、进度合理。课堂上教师力求少讲,精讲。一般问题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解决,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品尝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更多的学习任务。对绝大部分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涉及极少数学生的问题,利用辅导课时间个别辅导,或在小组活动中由充当小老师的尖子学生帮助辅导、教会。

用完讲学稿后,及时写出教学后记,以完善讲学稿的设计。教训和问题将是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角色

自主学习应该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学生根据讲学稿的安排和引导,主动的去翻阅课本,查找资料,掌握教学的基本知识。学生学会自学,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会花更多的时间去主动阅读书本。在完成讲学稿时,总有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与同学们互相合作,共同讨论,共同克服困难。遇到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会更加专心致志听讲。当学生有感要发,马上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下来。

但受中考、高考制度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不被学生、家长甚至领导重视。计算机教师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要争取主动,排除困难,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以“讲学稿”为基础的教学实践活动。还要不断探索,使讲学稿更能帮助学生学习,减轻学生负担,帮助教师教学,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最终提高教育质量。

上一篇:浅议高职化学教学模式的深化 下一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