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2 06:36:30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伴随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操作风险是伴随商业银行开展经营活动便已产生的一种古老的风险形式,但纵观长期实践,操作风险并未完全纳入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之中。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逐年增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平稳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现状,并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现状 风险控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173-03

一、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机构,风险与收益的博弈维持着其整体运行。2004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中指出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三大风险。伴随可量化目标的分析发现,更多关注放在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管理上,并且国内外已经形成相对健全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控机制,而操作风险受关注的程度远不及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近年来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引发商业银行风险事件的重要因素。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及具体形式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案例

国内外市场对于操作风险的无视态度,使得商业银行过于动荡,乃至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完整性。当然,国外商业银行由于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较大,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结合上表中的数据分析发现,对操作风险因素的忽略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是十分严重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对于操作风险并未在协议中得以体现,造成留存缓冲带与对流检测方面存在严重不足。2011年推出的《操作风险的健全管理原则》就是为了有效应对操作风险的新变化,该原则提出了明确的原则规范,以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实施有效监控。我国对银行操作风险方面的研究时间较晚,截止到目前也并未形成有效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即便理论研究内容较多,但探究其实质内容的并不多。基于此,造成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缺乏完善的体质机制,与国际化水平相比较而言水平较低。当然,由于操作风险引发的风险事件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屡见不鲜,具体事件如表2所示:

结合现阶段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情况,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由于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事件屡屡发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控刻不容缓,建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现阶段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情况,可以在两个层面进行概括。一方面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频繁发生且损失巨大;另一方面,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因此,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执行量化处理刻不容缓,建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优化体系至关重要。

(二)操作风险具体形式

1.组织风险。组织风险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行为以及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内控失效、组织机构出现问题从而无法满足管控标准的基本要求,导致操作风险的产生,使得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失职而造成的风险,此类型的操作风险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果无法体现等。管理风险具体包括管理人员舞弊、管理制度缺陷、管理技能低下等。

3.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由技术手段、设备等方面的不完备引发的操作风险。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优化,网络系统的产生使商业银行开展相关业务更加便捷,但是网络系统的出现也伴随着网络操作风险的产生。

4.人员风险。人是商业银行开展各项业务的主体,其中包括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以及银行外部的一些相关人员。这些人员有意识、有目的的作弊,或者是责任心不强、判断失误导致的一系列操作风险就是人员风险。包括员工低素质、舞弊、与外部人员勾结、运用系统漏洞等等。

5.制度风险。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一部分得益于内部的良好运行体制,另一部分也需要依靠国家相关的法律制度为其提供保障与规范。当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法律体制的规范标准还不十分完善,无法与国际接轨。

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控现状以及面临的金融环境,分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一)内部欺诈行为

内部欺诈行为是引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人员采用欺诈、隐瞒、盗用资产等违法违规手段进行舞弊,造成商业银行资产损失。截止到2014年底,媒体报道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件多达80起,其中42起是由内部欺诈行为所致,占总比例的52.5%;基于损失的数量,80起操作风险案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而由内部欺诈行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达19亿元,占总损失金额比例的63.33%{1}。基于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内部欺诈行为,在近年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方面所占的比例较高,成为影响商业银行操作安全的主要因素。

(二)外部欺诈行为

外部欺诈行为导致的操作风险主要是银行外部的人员采取伪造凭证、票据等方式进行欺诈,运用开口头支票的手段对银行卡恶意透支,破坏金融行业计算机系统等。结合现阶段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案件,外部诈骗已然成为仅次于内部诈骗的第二大导致操作风险的因素。在80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件中,外部欺诈行为引发的操作风险共17起,为总事件发生率的21.25%;针对涉案金额而言,产生的直接损失高达9亿元,占总损失金额比重的30%{2}。如何规避外部欺诈行为,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健康运行环境,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金融市场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流程管理弊端

众所周知,银行开展业务的过程操作流程较多,并且各项操作都有明确要求。流程管理弊端是操作风险的根本诱因。流程管理失误,导致操作人员对业务中间环节处理不当,致使法律文件不完备、未经授权访问用户信息、合作伙伴关系无法维护等,造成交易失败,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产生经济损失。结合具体统计数据发现,该案例产生的事件总数较多,事件为8起,占总比例的10%;其中涉案金额为300万元,占总损失金额的0.1%{3}。借鉴国际商业银行对于流程管理的经验,国内商业银行也应该提升应有的重视程度,对流程管理进行优化。

(四)客户、产品及商业行为风险

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的失误与低效,造成错误信息的滥用,该因素也是引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因素之一。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风险因素的产生,主要是银行的内部员工开展业务过程中,对用户信息进行滥用,进而实现错误交易;运用获取的私密信息办理未经授权的金融产品,参与洗钱。截止到2014年,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由于该因素引发的操作风险事件为5起,占总比例的16.6%;其中涉案金额为7700万元,占总损失金额的2.56%{4}。

(五)意外事件引发的有形资产损失

意外事件引发的有形资产损失不在少数,其中被称为意外事件的主要包括:火灾、洪灾、地震、恐怖事件等不可抗因素,对银行的有形资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属于操作风险的一部分。由于该损失不存在规律性与人为性,一旦意外事件发生,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与应对方案尤为关键。在国内,该风险因素并非是产生操作风险的主要因素,但其破坏程度不容小觑。据相关调查数据,该因素在国内引发的事件数为4起,占总比例的13.3%;产生的经济损失为5000万元,占总比例的1.66%{5}。

(六)系统故障及漏洞风险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逐渐采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业务处理的智能化,但是商业银行网络系统故障以及漏洞风险的存在,使得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系统故障主要是商业银行业务受理系统出现故障,漏洞风险则易造成人为的侵入,最终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在国内2014年由于系统故障以及漏洞所引发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为4起,占总比例13.3%;产生的经济损失为5000万元,占总比例的1.66%{6}。

分析以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其风险操作状况不容乐观。诱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问题较多,此次分析诱因主要是针对典型的事件,其中涉及到的决策者以及非事件因素并未提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将上述问题作为切入点,才能够在根本上减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产生。

四、优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对策

(一)优化商业银行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的优化是缓解内部欺诈产生的根本策略。内部环境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关键,杜绝内部欺诈行为必须以此入手。银行内部环境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自身行为,将商业银行内部文化作为基础的切入点,最大限度提高员工对风险控制意识,形成统一的管控观念,协调处理人员的权、责、利等关系,从而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内部员工的向心力与主动性,从根本上消除操作风险的主要诱因。

(二)建立健全操作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操作评估机制,根本目的是将内部与外部两个因素作为核心的切入点。外部欺诈作为第二大影响因素,建立操作评估机制,对员工进行管控,减少外部欺诈行为。风险评估的基础是依据企业环境开展,在充分分析企业环境基础之上,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评估,辨识风险发生的频率。并且操作评估机制作为反复持续的过程,能够持续对商业银行进行操作评估,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运用监督手段控制流程

为充分避免业务流程方面出现的弊端,需要运用监督手段对流程进行合理优化。首先,企业应该在内部张贴控制规章流程,员工在流程操作前应该按照严格的规范进行操作,满足规范化要求;其次,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监控系统,对操作流程与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严格审核,极力避免业务受理流程出现的操作风险;最后,在商业银行内部实施审计,发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业务方面的不足,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

(四)提高操作人员综合素质

市场经济不仅对商业银行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而且对从事银行业的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际上,商业银行职员中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员比例在89%以上,而我国商业银行职员的整体状况与这一标准还有差距{7}。因此,有必要对商业银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结合商业银行内部实际状况,对持续性的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化培训,确保员工在操作方式与操作行为上能够按照规范化标准进行,增强员工的操作技巧,满足技能要求。第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执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进度进行监控与分析,强化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同时,执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方式,高层管理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评估,保留其风险追究责任{8}。第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商业银行员工的整体素质。将道德建设作为一种文化进行开展,培养员工的荣誉度与忠诚度。

(五)制定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对于不可抗因素,无法准确预测意外事件的发生时间,这就需要针对事件制定应急预案。首先,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层针对意外事件的相关类型应该给定具体方案,进而由执行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对资产保护方法以及流程进行明确,确保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有章可循;其次,对有形资产进行保护,针对银行库区等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防洪、防震技术的运用,使得有形资产在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后将损失降至最低;最后,基层职工提升对意外事件的重视程度,可采取演练的方式规划与制定逃跑路线,提前制定意外事件防范方法及措施{9}。

(六)制定并完善操作系统

商业银行网络系统的应用主要是为满足当前业务需求以及信息化时代所提供的便捷。当前,计算机、电子监控系统、货币检验技术等现代化的手段应用,在为商业银行业务开展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系统漏洞成为被应用的对象。针对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在开展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操作系统应用,应该结合商业银行发展实际制定并完善系统,避免系统漏洞产生的操作风险{10}。可制定系统定期维护制度,为系统安全提供基础保障。系统应用注意操作规范,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系统影响。

五、结论

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由开始的不受重视发展到目前理论研究的日益增多,可见其对商业银行正常运行的影响程度。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并且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具有复杂性。本文主要针对影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几项重要因素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优化商业银行内部环境、建立健全操作评估机制、运用监督手段控制流程、提升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制定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并完善操作系统。商业银行作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有效的规避与降低操作风险,对优化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注释:

{1}刘平颖.新时期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20):228-230

{2}王理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3,4(8):48-49

{3}韩超.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0(03):119-121

{4}吴建.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浙江金融,2011,10(10):45-49

{5}华家润.基于内部控制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1,3(14):28-30

{6}刘良灿,张同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防范的影响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10(03):30-36

{7}陆静,张佳.基于信度理论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11(02):160-167

{8}贾雅茹.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控研究[J].金融经济,2013,11(12):18-20

{9}陆静,郭蕾.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研究――基于极值理论和信度因子模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0(09):45-57

{10}周开红.浅议内控视角下的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5,5(10):115-116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作者简介:杜薇(1990-),女,山东青岛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关海玲(1972-),女,山西隰县人,管理学博士,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管理、产业经济。]

(责编:李雪)

上一篇:现阶段消防部队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下一篇:智慧旅游对旅游供需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