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

时间:2022-09-22 06:33:43

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所达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接受腹部以及四肢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 按照住院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即对照组与治疗组, 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方法即单一氯胺酮对患儿实施麻醉, 治疗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芬太尼实施区域辅助麻醉, 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 包括手术使用的时间、唤醒患儿的时间、追加麻醉的次数以及麻醉剂的使用量。结果 治疗结束后, 对比两组患儿的心率、动脉压以及呼吸的频率, 发现治疗组患儿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唤醒时间以及的追加次数方面, 治疗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小儿区域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机体健康的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手术时, 原来对于麻醉的要求就是可以减轻患者在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疼痛感, 发展到现在要求不仅要减轻患者的痛苦, 还要尽可能的减少注射的剂量以及会带来的不良反应, 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 是一个正处于发育生长时期的特殊群体, 对于麻醉的要求也更加严格[1]。本文就对小儿区域进行辅助麻醉时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所达到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接受腹部以及四肢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 按照住院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即对照组与治疗组, 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中有男患儿68例, 女患儿32例, 年龄在2~7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2±0.5)岁。治疗组中有男患儿65例, 女患儿35例, 年龄在1.5~7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0±0.4)岁。在手术进行之前, 对于精神类的药品或是麻醉性的镇痛药物具有依赖的患儿, 以及具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严重的肾、肝、心功能障碍的患儿都要予以排除, 不能参加本次研究[2]。参加此次研究的两组患儿在其基本资料即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与治疗组患儿在进行手术前的六个小之内不可以进食, 手术前的四个小之内不可以饮水, 在手术前的半个小时还要给予两组所有患儿进行阿托品0.02 mg/kg和鲁米那2 mg/kg的常规的肌肉注射, 然后建立静脉通路, 在监护仪的全程监护下进行整个手术。对照组的患儿在完成氯胺酮麻醉后开始手术, 治疗组患儿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 先将氯胺酮0.25 mg/kg以及芬太尼1 μg/kg静脉滴注, 再依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开始实施手术。为了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 两组患儿在手术进行的时候都会给予复方乳酸林格氏液10 ml/(kg·h)的输液。

1. 3 效果判定 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 包括手术使用的时间、唤醒患儿的时间、追加麻醉的次数以及麻醉剂的使用量。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实验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其中的计量资料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χ2检验, 最后以P

2 结果

2. 1 在麻醉之后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呼吸的频率情况比较。在麻醉10 min之后对照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是(101.18±12.34)mmHg, 心率是(121.11±28.21)次/min, 呼吸频率是(29.2±8.33)次/min;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是(94.21±5.43)mmHg, 心率是(96.78±15.33)次/min, 呼吸的频率是(19.2±11.2)次/min, 对比两组患儿的心率、动脉压以及呼吸的频率, 发现治疗组患儿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 2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手术使用的时间、唤醒患儿的时间、追加麻醉剂的次数以及麻醉剂的使用量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手术历时时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唤醒时间以及麻醉剂的追加次数方面, 治疗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群, 在传统的手术中采用单一的氯胺酮进行麻醉, 并且还会在手术中分次追加使用, 为了避免过多的物对患儿的大脑、神经以及发育产生不良反应[3], 在近年的研究中, 开始了采用亚麻醉剂量, 即氯胺酮-芬太尼辅助麻醉, 经过研究发现, 其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有利于消除患儿的恐惧、痛苦等不良反应, 还可以使手术顺利的进行, 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对于身心的健康。本文研究发现, 虽然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 两组没有差异, 但是在唤醒使用的时间、氯胺酮追加使用的次数以及用量方面, 氯胺酮-芬太尼辅助麻醉都优于单一的氯胺酮麻醉。

总之,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使得唤醒患儿的时间缩短, 对于生理的干扰也较少,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杜云飞.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江西医药, 2013,48(6):546-548.

[2] 王占鹏.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9):582-583.

[3] 孙立忠.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中国医药指南, 2013(25):86-87.

上一篇: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 下一篇: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