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文电影激活大学英语听说课堂

时间:2022-09-22 05:42:52

让英文电影激活大学英语听说课堂

摘 要: 在多媒体为主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英文电影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英文电影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使学生置于真实生动的语境中,可以充分感受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分析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作用,以及探讨如何有效发挥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作用,进而指出英文电影在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日趋重要。

关键词: 英文电影 听说 英语教学

一、 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满足不了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需求。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多是老师的“一言堂”,缺少互动气氛,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都受到了制约。电影语言地道、形象生动、对话真实鲜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了学生训练英语听说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其英语能力。

二、英文电影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减少焦虑情绪。

英语听说教材仅限于特定的听力材料,内容相对单一。教师只能依赖于有限的资源来呈现语言材料,反复听单一的录音,教学活动的组织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当要求学生进行教材安排的口语练习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表现得很不情愿,或是一部分学生打瞌睡、做小动作,等等,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英文电影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给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英文电影中有精彩的对白、悦耳的音乐、扣人心弦的剧情、美幻真实的情景、美丽的异域风情,以及演员的精彩演绎,赋予语言学习者一种真实亲切之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学生可以学到大量口语化的单词、短语、句子,甚至是俚语、俗语,进而在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得以运用。其中的经典歌曲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在电影《音乐之声》中,被人们广为传唱的“Doe-ray-me”(《哆来咪》),“Edelweiss”(《雪绒花》),无论从音乐节奏还是难易程度上都容易被学生掌握,一旦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会尽力去学好这首歌,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听说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2.反映深刻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4]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导致理解某些英语语句上的困难,等等。中国学生要想提高其英语听说能力,则需要沉浸于英语国家的文化气氛当中,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国的机会,观看电影则是一种简便、省时的了解西方文化的方法。英文电影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质,蕴含了浓郁的文化特色,成为沟通中西文化比较便捷的桥梁,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的文化。学生不仅能够模仿外国人常见的交流方式,而且能不断地从中获取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可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英美文化习得的过程,对英美国家的社会现实、政治经济、物质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例如,在和英美国家的人见面的时候,尽量避免谈论年龄、体重、工资、婚姻等比较私人的事情。

三、英文电影用于听说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虽然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起重要作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每一门课都有其规定的教学目的。因此对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并非只是单纯地播放影片那样简单,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策略精心安排课堂,让学生不但可以享受到学习乐趣,而且能够切实提高英语听说方面的实践能力,以更好地体现教学的系统性及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1.合理选择电影。

英文电影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提高听说能力的手段,并不是简单的播放和观看。首要的目的是学生听得懂,因此选择一部合适的电影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影片的主题方面,选择的电影应该是健康向上的、多维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主题应该是反映友爱、正直、诚实,乐观、勇敢等人类感情的;反映学习方法或成功经历等励志的;或是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等等。总之,影片内容应该是贴近生活,以及有益于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及从正确的视角来解读英美文化。例如《当幸福来敲门》、《音乐之声》等。当然诸多经典动画片也是不容错过的,例如:《玩具总动员》、《冰河世纪》、《魔法奇缘》、《狮子王》,等等。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盛宴及听觉享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乐于学,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其次,影片的难易程度上,所选影片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教师应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学习目标,以及英语水平等方面选择恰当合理的影片供学生欣赏和学习。语言词汇量应该稍大些,当然台词应该是容易理解和模仿的,故事情节理应简单而又不乏趣味。此外,发音清晰、语速适中等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阿甘正传》、《音乐之声》、《狮子王》、《怪物史莱克》等影片语音清晰,许多经典对白朗朗上口。当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逐渐提高时,可以播放有深刻文化内涵、背景知识丰富,以及语音纯正的影片。例如,《呼啸山庄》、《乱世佳人》,等等。否则,当学生看完电影对情节的发展及人物的相互关系都感到困惑时,就很难达到通过英文电影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目的。

再者,影片的长度应该适中,因为大学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影片太长,势必会分为两次进行播放,这样会给学生对于影片的理解带来麻烦:学生会忘记影片中的某些情节,出现情节上的“断层”,或者观看影片的即时感受会不再那么清晰或强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制订教学计划。

播放影片前,教师应该做好备课工作。当然精彩的导入是不可避免的,可以介绍该影片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故事梗概,以及影片的风格。比如在播放影片《呼啸山庄》时,会简单地介绍下该影片故事梗概及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而且有助于他们对电影主题的理解。这样学生观看电影时会有较多的精力关注语言而非情节。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以便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给予大家共同讨论的机会。否则,学生会认为上课只是单纯的看电影,那么待在宿舍观看会更方便、舒服。这样精神容易涣散从而忽视听说课堂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影片播放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观看影片的反应。如果内容精彩、演员表演滑稽可笑时候,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时就有必要重复放映该电影片段,或者在黑板上写下难懂的台词,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对白。此外,可以采取暂停放映的方法让学生预测下文,发挥其想象力,在《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二单元“Reading Skills Practice(阅读技巧练习)”中,正好是关于“Making Predictions(预测下文)”的知识,那么在此可以学以致用,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当然暂停播放或者重复播放的次数要控制好,否则情节的发展断断续续,势必影响学生的心情,造成厌烦情绪。

影片播放以后,教师应该设计适当的课堂活动,比如找出经典的片段,要求学生从语音、语调及语速上进行模仿,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评价与鼓励,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显然模仿的过程中,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让学生口头复述故事的梗概或者评价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等等,逐渐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课后总结。

要充分发挥英文电影在听说课堂中的作用,课后总结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而这也恰恰是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的环节。此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电影能够较好地消化、吸收,以及总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影片中出现的日常交际用语摘抄下来,并在平时加以利用,逐步为听说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以征求他们的意见,了解其对电影的理解程度及存在哪些问题,等等,为之后的电影观摩课积累经验。

四、结语

电影教学作为一种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辅助资源,是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电影中声音与图像并存,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可以同时并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教学改革的深化,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将日趋重要。

参考文献:

[1]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李然,杨仪伟.英文歌曲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0):114-115.

[4]罗佳.英文电影与大学英语教学[J].海外英语,2011,(8):58,74.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运行机制 下一篇:任务引导阅读,评价促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