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师美术教育的素描造型能力

时间:2022-09-22 05:39:35

如何提高高师美术教育的素描造型能力

摘 要 素描教学是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容,它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对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素描造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素描造型的过程中追求什么,如何提高造型能力,如何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观察方法,表现方法,是素描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 高师素描 造型 结构

素描造型是绘画范畴的东西,具有艺术创造的特点。高师素描造型能力的提高,先是观念认识的提高,再是方法要求正确,正确的观察方法对于正确的表现物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观察实践中,首先应培养正确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

一 、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能力

(一)整体的观察

从整体出发观察物象,是科学的观察方法的核心,而整体观察是从整体出发观察和刻画形象,始终使局部服从于整体特征充分的表现整体,对画面形象有构想地主动地,带有创造性地去表现,以便更好的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二)变明暗虚实的观察为整体的形体结构观察

客观物体的明暗光影变化是依据外在的形体结构决定的。明暗光影常在表现形体结构时才能显现出本身的光影,这说明造型本质的东西是结构,有了结构便有了形象,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更好的表现物象。

(三)三维立体的观察

以几何形体的形式来概括和描述认识物象是立体观察的特点,立体观察是具有三维性和空间性的,以形体的透视变化明确具体的空间体积。对物体前后左右大小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的特点要全面了解。

二、把握具体物象的艺术形象和写生能力

“形”是造型艺术的灵魂,无论何种感受都需要借助外在的形态来传达,塑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通过对形体的塑造来实现的。物象基本比例,空间位置,和大小结构关系,是素描学习者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素描中造型能力的训练应该将生动的形象感觉与科学的分析结合起来进行,而形体结构是物体认识和表现的依据。对于具体可见的物象应具备以下写生能力。

(一)构图能力

构图是对画面整体形式和内容的安排和考虑,在变化中求统一是构图的法则,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将所涉及的物象安排在画面的合适位置,并且安排要合理、适当,整个画面的构图要突出主体,画面饱满、均衡、在空间感上做到主次分明,在变化中求统一。

(二)表现物象比例和透视的能力

(三)塑造物体空间体积的能力和明暗调子的能力

物体的立体感是物体本身在三维空间所呈现出来的,体积的表现离不开对物体结构的分析和理解以及细致的明暗关系,物体空间的表现是由单个物体的体积塑造和物体间位置,虚实关系,近大远小,近实原虚等空间透视关系表现的,不管对于任何物象的塑造,都离不开“三大面”,“五调子”,既要表现出统一的明暗关系,又要表现出不同物体颜色的明暗和黑白灰关系,要表现出在光影的投射下,物体距光源的远近的不同。

(四)表现物体材质质感的能力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质地,人们的视觉及触觉,对客观物体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对不同的质地的物体要学会分析其质地特点及外在表现,通过细节和明暗关系表现出来。

(五)表现其特征和神态的能力

就拿人像写生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象外部特征,要对人物的外部特征进行认真观察,通过对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等条件的分析,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了解其特征性格和外部表现。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讲究“以形写神”,对于素描的学习同样适用,人物写生不仅要重视形的准确,也要求传神,这就需要对具体的写生对象要有细致的观察和理解,传神的表现重在人物的眼神和嘴角的表现上,准确的传神的表现能塑造出生动而富有灵气的艺术作品。

三、造型法则的掌握对于塑造能力的提高也是相当重要的

(一)建立形体概念

表现对象立体关系的关键是看素描能否找出物象面的转折和色调变化,能否用基本形体观念去认识和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不论物体多么的复杂都能归纳到几何形体之中,运用几何归纳法表现各物象的个性特征也是造型上观察物体结构时运用的一种途径,这样一来,以便于我们理解形体间的关系和明暗调子的变化,从而学会运用立体表现对象的形态。

(二)掌握明暗调子的变化

影响物体色调变化的因素有:物体材质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距光源距离的远近,引起色调的不同变化;物体在空间内所处的位置不同,主次关系不同,产生不同的色调变化等。

掌握“整体――局部――整体”造型法则

从整体入手到局部刻画再到整体的原则是造型从认识到表现的基本原则,素描的习作过程应从开始到结束都不能脱离整体,从整体入手处理大关系和局部细节的不断调整,一定要保持画面的完整性,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取得形体的整体性。

四、加强学生创造型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创造型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是打破原有思维习惯,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找到与以往不同的更为理想的方法。从理论认识的深度到实践的灵活性,再到艺术创作的严谨性,从正确的认识方法,思想的前瞻性到灵感的闪光点,由受教育主体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到创新教育与教学环境的营造等各方面精心设计并协调发展。

在素描教学中除了必要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能外,还必须培养一种艺术习惯,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艺术追求多元化的今天,教条主义和形式化的教学模式应该远离我们的课堂,素描教学更应该推陈出新,继承与创新共同进行,补充和完善新的教学思路。素描是每个人走进造型艺术要开启的第一道门。而关于造型能力的提高应从认识和观察能力、写生能力等方面提高,还应注重对于造型法则的认识。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要逐步形成自我的造型风格,提倡创造性思维和艺术个性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把造型的普遍规律纳入艺术规律的个性表现中,使艺术个性渗透到画面中,拓展素描的宽泛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塑造能力的提升和创造型思维及艺术个性得到发展和提高。

上一篇:探究高校民族音乐赏析思考 下一篇:浅谈体育运动减肥存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