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2 04:22:26

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

摘要:在我国外汇储备数额难控、结构畸形、不断贬值和违约风险加大的状况下,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合理使用、控制外汇变的刻不容缓。同时,高额的外汇储备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创造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外汇储备;强制结汇;藏汇于国;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巨大的贸易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额不断上升,2010年更是达到了2.8万亿美元。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反而引发了各界对我国资产安全的担忧。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1.外汇储备总额大。2.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日本的2.5倍、美国的5.5倍。而且不同于别国稳定或波动的储备额,我国外汇储备的上升趋势一直相当明显。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外汇储备龙头位置难以撼动。

2.外汇储备品种单一。据估计,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尽管具体数额不能对外公布,可美元资产比例很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可以明确的是美国国债的持有量一直大于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我国外汇储备把“宝”都压在了美国和美元身上。

3.藏汇于国,民间外汇不足。中国实行企业强制结汇制度,中国出口赚取的外汇绝大多数被央行收集从而使政府成为了我国外汇的主要持有人。此外在资本兑换上,人民币没有在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使中国民间的外汇持有量更为有限。

二、现阶段外汇储备的副作用

1.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过大的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汇率,尤其对于中国这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国家。在强制结汇的制度下,如果央行没有有效的资产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会推动人民币的升值。如此一方面削弱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会招致热钱的涌入。

2.外汇储备价值缩水风险大。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品种较为单一,加上占外汇储备大多数的货币性资产正相关性很强,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组合效应不强,美元的涨跌对我国外汇资产的影响过大。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美元长期将贬值的趋势很难更改,尤其是在美国不负责任地实行“量化宽松”的前提下。我国外汇储备绝大多数以美元计价。这样一来,我国持有美元资产实质上是向美国缴纳通货膨胀税。

(2)品种单一导致信用风险越来越大。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上限暴露出了很大的隐患,今年标普把美国信用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也反映了这一点。如果美国的信用出了问题,那么中国的损失不会亚于美国,特别是如果美国国库已经没有黄金的传言属实。

3.拉高物价,推动通货膨胀。短期看,外汇储备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由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存在乘数效应,如果外汇储备增加过大由此推动基础货币的增加,通过货币乘数会导致货币供给成倍数地放大。从长期看,外汇储备增加了央行的资产。为使资产负债平衡,央行必须增加负债或减少资产。这两种措施都会对经济产生紧缩作用,央行的干预难度很大,只能由此任基础货币增长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引发通货膨胀。

三、改良外汇储备的对策

在我国外汇储备数额难控、结构畸形、不断贬值和违约风险加大的状况下,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合理使用、控制外汇变得刻不容缓。同时,高额的外汇储备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创造了物质基础。

1.分散货币性资产构成。尽管货币性资产的正相关性使其难以在分散市场风险的过程中起太多作用,可分散资产组合至少能减少违约风险并减少美国方面对于中国作为美国最大债主其居心的质疑。

从资产计价上看,其它货币资产完全可以增持,比如澳元、瑞郎,不至于现在的没有或微乎其微的程度。

从发行方看,不是必须要排除新兴市场国债,尤其是“金砖四国”中另外三方的国债。哪怕他们的安全性低于美国国债。

2.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当前如此多的外汇储备作为资本市场弹药的意义很强。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自由兑换进而实现资本市场的开放正当时。世界对冲基金的总额也就1000亿多,即使资本项目实现了自由兑换,这么多的外汇储备也足以让国际炒家无机可乘。

此外,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可以活跃民间资本,民间的外汇持有量必然会得到增加,海外投资的能力必然得到增强。这样一来,中国很可能由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外汇在我国有了一个通畅的流动途径,这样一来也可以控制我国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

3.有秩序地购入战略性资源。有人认为鉴于我国资源短缺与货币资产贬值的现实,应该多花一些外汇储备用于战略资源的购买和储存。笔者认为这点一定要慎重。我国对资源的刚性需求很大,如果在国际市场过多地购买战略性资源,大宗商品价格会随机被推高,到头来中国成了只买贵的“冤大头”。

外汇储备里包含一些资源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操作中需要慎重,即使推动资源涨价,也要多次、有序,使资源维持一个温和的涨价势头。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其成因研究 下一篇:浅析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