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审计应对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22 03:55:18

知识经济与审计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知识经济是以持续发展、无形化、智能化和创新性为特征的经济。文章论述了知识经济对审计的影响,提出了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审计工作应采取的对策,特别是针对计算机舞弊等行为提出了加强对计算机操作管理网上审计监督,建立高素质审计队伍的设想。

【关键词】知识经济 审计影响 对策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具有与传统物质型经济不同的特点,它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上的一种新型经济。目前世界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迈进,知识经济将逐步替代土地、资本等有形资源的主导地位,成为最具活力、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构成联系、组织、带动、更新其他要素的核心。知识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冲击将是广泛和深远的,最终也会影响到国家审计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要想真正发挥国家审计在知识经济下的作用,首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知识经济对国家审计的影响因素,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然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对策,确保国家审计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一般对策

1、审计方式上,由传统的定期审计向在线审计转变。在网络世界里,网络社会的虚拟企业买卖的时间有很大程度的确定性、伸缩性和随机性。故虚拟企业的快速结合和解散,要求审计工作必须随时随地地进行,即时提供审计信息,而不能按照传统的审计工作要求,定期提供审计信息。因此,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事后审计与就地审计方式逐步的消失,审计工作将采取在线实时审计方式,这将极大地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2、审计内容上,应注重系统安全保密措施,管理制度的健全和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审计人员着重关注以下方面:系统的功能是否恰当完备,能否满足于电子商务活动的需要,系统的数据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系统是否建立了恰当的审计程序控制,以防止错误或舞弊,系统是否保留了充分的审计线索,保证系统的可审性,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能否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3、审计领域上,知识经济的来临,网络财务、电子商务的出现,使我国审计冲破旧有模式进入新的领域扩展。(1)审计目标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新领域扩展。随着知识经济在广度、深度的进一步发展,对审计目标必然是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政财务合规合法,“3E”审计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审计的要求,必然提高审计目标层次,开展风险性审计、可持续性审计、创新审计和宏观审计以及环保审计等。(2)审计的服务对象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作为一种新的核心资产,其地位日趋上升。会计对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信息等无形资产的处理,在会计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势必拉动审计的重点,由物质经济下重视存货等的审计向重视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的审计改变。(3)国家审计的业务范围由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逐渐向审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转变。知识经济时代,审计目标不再局限于企业,而应定位于整个社会,即审计的范围由单纯的财务工作扩大到非财务工作方面,包括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流通等。(4)国家审计的主要内容和审计财务,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转变为确认其真实性的基础上,其管理绩效,即由财务合法型审计转向管理效益型审计。国家审计一方面放弃非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和行业的审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资源对国家控股及大量非关键国有企业进行审计,从而实现国家审计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与使用,将有效的国家审计资源投入到财政、金融社会保障和重点国有企业上来。(5)国家审计的主要业务由传统的审计逐渐向“保证服务”发展。保证服务是着眼于21世纪信息社会的一项新型的CPA业务,旨在提高有助于决策信息的质量和其连贯性独立的职业。保证业务不限制服务的信息类型,它可以是财务的、直接的、内部的,也可以是非财务的、间接的、外部的,既可以着眼于过去事项,也可以服务于未来决策,保证业务可以提供老年“保健”目标,健康保健目标、评价电子商务、评价业务考核等服务项目和内容。

(二)具体对策

1、加强计算机操作监控,充分发挥网上监督优势。加强计算机的软硬件管理,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合理分工,严格把输入数据的入关,审计机关的修改关来防止无意或有意差错和有意舞弊行为的发生。在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时,预先在系统软件内设置各种处理故障以及错误的控制,避免不真实会计信息流入会计信息中心系统,必须加强数据控制和程序控制,保证任何情况下的数据不丢失,不损毁、不泄露、不被非法侵入和修改、不被病毒感染。建立数据备份制度,一旦系统遭到破坏干扰,并能够迅速恢复到系统原有的状态。及时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消除,以及采用“防火墙”技术来有效降低风险。

2、迅速建立国家、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安全审计体系。其中国家机关应依据国家法律,特别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各种安全技术要求,对区域网上企业信息安全实施年审制。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防止会计信息系统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应建立起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对会计信息系统监督的内部制度。

3、服务化、远程化对审计内容,审计技术等传统的审计模式进行重构。首先,有必要对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与企业内部网络的开发进行事前事中控制的审计;其次,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控制的审计。

上一篇:石油销售企业成本管理 下一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