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迁安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时间:2022-05-22 12:29:07

浅析迁安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摘 要:近年来,由于气候造成的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等原因,山洪灾害时有发生。非工程措施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信息,同时及时发出预警,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使山洪灾害防治起到有效的防御,已经成为山洪灾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迁安市

中图分类号:S7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56

前言

迁安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主要建设任务为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山洪监测预警平台建设、3G视频系统建设以及防御预案编制、宣传、培训、演练等防御体系建设。通过非工程措施提供的科学数据和及时预警,有效的防御了山洪灾害。

1 基本情况

1.1 迁安市概况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段南麓,E39°51′~40°15′,N118°26′~118°55′之间,全市总面积1208km2,其中城区面积23km2,辖12个镇、7个乡、1个城区办,总人口72.7万人,耕地面积4.8万hm2。地势北高南低,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京哈高速公路迁安出口距市中心仅12 km,西距北京市195km,天津市160km,东至秦皇岛市75km,北至承德272km,南距唐山港京唐港区90km,与唐山市中心相距90km。境内现有铁路5条:京山、大秦、通坨、迁曹、卑水铁路。公路:国道2条,京哈高速、102国道;省道3条,三抚路、平青大公路、彭李公路。

迁安市地势较为复杂,主要由低山、丘陵及迁安盆地组成。地势北西高、南东低,自北部向南东方向倾斜。境内最高峰为北部的大咀子山峰,海拔高程695.7m,最低处为彭店子乡滦河、青龙河两河交汇处,海拔仅25.0m。其中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长城沿线及西部山区,为构造剥蚀低山区。局部山势较陡,沟谷深切,多为v字型沟谷,沟口多狭窄。

1.2 历史灾害

历史上迁安市山洪灾害较为频繁。据迁安县志记载,自1959年,迁安市多次遭暴雨袭击,山区、丘陵区及滦河流域遭受不同程度的山洪泥石流、泥土滑坡等山洪地质灾害,造成53人死亡,倒塌房屋7200间,大牲畜死伤393头,冲毁、沙压耕地2.13万hm2,毁坏道路14.35 km,小型水电站一座,桥涵7座,冲垮坝棱70多道,冲毁树木1.38万株,直接经济损失达3.86亿元

另据迁安市国土局2003年所作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显示,在当时的调查过程中查出有40处隐患点发生过山洪地质灾害,其经济损失比较大,人员伤亡比较严重,共有17人死亡,据统计至少有1034间房屋被毁,320头牲畜被冲走,235hm2农田被淹,冲毁道路7205m,小型桥11座,学校1所,树木2100棵,直接经济损失1744.9万元。

2 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分析

2.1 自然地理因素

迁安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时有暴雨;初秋多雨,往往发生沥涝,秋末有时干旱;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89.3mm,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纵坡大、来水急、流量大,加大了迁安市山洪灾害发生的几率。

2.2 人为因素

水患意识不强,受利益驱使,部分单位和个人,随意向河道倾倒垃圾、废渣,向河道排放尾矿砂,在河道内填河造地侵占河道行洪断面阻碍了洪水的宣泄,洪水出现阻塞雍高,加剧灾情;人们不断掠夺性开发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无序开采矿石,严重破坏植被,生态环境失衡,造成水土流失,加大了水土流失面积,从而加剧了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害。

2.3 河道的泄洪能力萎缩是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

由于山洪伴随着山体滑坡,大量泥沙淤积在河道中,河道的泄洪能力严重萎缩。此外,由于人们对山洪灾害缺乏认识和了解,在河道周边任意乱倒、乱建、乱采、乱挖,并且在河道中大量种植树木,致使河道的泄洪能力严重下降。

迁安市山洪灾害的特点如下:

2.3.1 时间短,强度大,突发性强

迁安市山区暴雨历史短、降雨强度大,由暴雨产生的超产渗流,使雨水来不及渗入到土层深部即可成为地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汇集,水流湍急,河水陡涨,极易形成陡长陡落、峰高量大、历时短暂但却防不胜防。

2.3.2 季节性强

迁安市降雨分布不均,降雨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也是迁安市山洪灾害的多发期,山洪灾害的季节性给迁安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危害。

2.3.3 山洪诱发山体灾害

受迁安市地理环境影响,当暴雨发生时,不仅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成灾,而且伴有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岩石崩塌等地质灾害,形成多种灾害交织的局面。特别是尾矿库超期服役,大部分都是头顶库坝坡陡、浸润线高、放矿不合理遇有区域暴雨很容易导致垮坝溃库。

2.3.4 山洪破坏性强,危害大

山洪灾害常常瞬间成灾,猝不及防。受迁安市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影响,对水利、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渠道、水坝、河堤等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3 迁安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

3.1 预警中心

1个县级监测预警中心平台,127个行政村预警站。

3.2 雨水情采集系统

新建自动雨量站49处,自动水位(雨水)站21处,简易雨量计248套、简易水位报警器9套,景点预警站3处,34个视频监测站。

3.3 视频会商系统

防汛会商室:购置设备,建设视频会议室,包含大屏幕、视频会议终端、环境改造等;中心机房门窗改造:更换门、窗、地板等防尘保温设施。

3.4 群测群防体系

主要有防御预案编制、宣传培训、警示牌设立及避险演练等。

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1 加强系统技术培训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的系统、设备使用等专业技术性较强,一旦设备、系统出现问题,难以在第一时间恢复正常运行。建议进一步加强系统、设备的跟踪培训,当系统、设备等出现问题时,能在第一时间解决,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

4.2 加强系统功能完善

在预警平台的系统功能、基础数据等方面,承建方应继续跟踪完善,并根据山洪灾害防治区域的实际情况拟定各遥测站的预警阈值,整理山洪灾害预警流程,使得在防汛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满足实际业务的需求。加强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充分发挥系统在山洪灾害防御中的重要作用。

4.3 落实系统维护经费,加强系统运行管理工作

雨水情监测设备、预警平台及3G视频设备更新速度快、技术含量高,并且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养护、检修及系统运行费用和配件的更新较为频繁,因此应将其运行维护费用纳入正常经费,确保发生系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发挥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4.4 加强售后服务

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的设备较多,设备损坏、丢失在所难免。承建方应加大售后服务力度,确保系统稳定正常运行,切实发挥防汛减灾的重要作用。

5 结束语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在尊重自然、结合自然的前提下,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大,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科学的山洪灾害防范措施。通过水雨情的实时监测、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有效规划、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以及基层防御组织体系的建立,极大的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山洪灾害的损失,得到最大的防洪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怀树.浅析甘肃民乐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8).

[2]张群,谢易廷,史功峰,王博韬.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经验浅谈[J].山西青年,2013(08).

[3]于合群.完善预警预报系统提高防御山洪灾害能力[J].中国应急管理,2008(03).

[4]林立德.福建省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C].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2007.

[5]况态均,张睿琳,康飞.湖北松滋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践与思考[J].水利水电快报2015(07).

作者简介:吴立明(1983年-),男,满族,籍贯河北省迁安市,助理工程师,现于迁安市水务局从事水库管理、防汛等方面工作;蔡朝旭(1988.6-)男,汉族,助理工程师,迁安市水务局,多年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上一篇:陪伴是最美的爱 下一篇: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