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手机奴役的生活

时间:2022-09-22 03:15:49

被手机奴役的生活

处处“低头族”

在我们身边,存在太多类似场景:地铁、公交上,甚至是偌大的会议室中,到处充斥着“低头族”,人手一台iPhone、iPad的景象,这已然成为都市生活的一道风景。人们只要一有空挡,整个人立刻融入那虚拟天地里,或用微信和朋友聊天,或者玩游戏、刷微博。君不见,朋友聚会时玩手机,公司开会时玩手机,搭乘地铁时玩手机,走路时玩手机,甚至好不容易出游欣赏风景时,还不忘拿手机玩微博直播。

自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用自己发明的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拨出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手机进入人类社会已有四十年。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越来越轻便,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智能化;另一方面,伴随手机科技的日新月异,一些人却陷入过度依赖手机的困境。这种困境改变了许多人的行为习惯,甚至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方式、日常生活。夫妻之间因一方痴迷于手机游戏缺乏交流致情感冷漠,家庭成员因过分依赖手机而失和,公司里因员工难戒手机而致效率低下,孩子因痴迷手机让家长为教育犯难……一位网友写微博表示:“都是手机惹的祸,假如我们都回到没有手机的时代,我们的感情会不会不那么容易受伤。”

人们似乎被手机、网络这张虚拟的大网罩住,挣脱不开,或者说是不想挣脱开。聚会时,话还没说几句,便一个个地开始玩手机,至于大家一起谈谈心也变得无足轻重了,全然忘了最初聚会的目的;明明大家感情不错,四目相对时却无话可说,尴尬得只好在手机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未曾谋面的网友聊天;面对一盘菜时,非要第一时间拿手机拍下来发到微博或微信上,但其实在网上围观、评论的也主要是身边围着这道菜的那几个人……

碎片时间的碎片利用

每天早晨八点,王香准时挤上地铁,刚一站定,就习惯性地掏出了手机。看新闻、刷微博是她上班路上雷打不动的项目。

有了手机的陪伴,原本漫长的路途变得不那么难熬了。偶然有一两次忘带手机,或者手机电量不足,她就会心烦气躁,这么漫长的路途要怎么打发?她偶尔也会怀念以前对着窗外发呆的日子,只是那样的心情已经找不到了。

在报社工作的李静抱怨,越来越不喜欢参加各种聚会了,因为入座后,大家几乎没什么话题,人人抱着手机滑来滑去,气氛冷得要命。“这样的聚会还有什么意义?”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上班路线的拉长,使得属于个人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私人时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程序应用,恰巧可以填充这些零敲碎打的时间,就像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两者一拍即合。

“科技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我们对待它的态度上。”李静承认,智能手机带来了很多便捷,例如,菜谱软件就给了她很多启发,手机地图也让她出门更便利,更别提她最喜欢的网购,如今通过手机就能支付……

为什么手机阅读这么流行?人们总是在说,最近太忙,都没空做这做那,都没空好好静下心来。所以,快餐阅读和不求甚解成为选择。很多人会抽出空隙,拿出手机,带着滚轮,在一分钟之内读完,因为他们太忙,因为跟他们不相关。这样,手机阅读的方便与碎片化满足快节奏的现代人的需求。

喜欢用手机阅读的林静说:“书本太重了,带出来逛街很不便当。书店里有很多书,固然那些书很多都是经典好书,但对我们这些整天忙碌的人来说,去阅读那些经典是需要精神的。”她认为用手机阅读,其实是浅阅读,或者说是泛阅读。她对书的喜好普遍。言情、都市、玄幻、穿越等,她都喜欢看。自从喜欢上了手机阅读,她就摆脱了“出门背书的繁重”,如今她将一半的阅读时间花在了手机上。

手机阅读由于它的为所欲为和便当快捷,备受读者喜欢。在它的拥趸中,不乏每天在路途上消耗不少时间的上班族。“我曾经在公交车上读了好几本电子书。假如你带书,只可能带一本,假如不美观,你还得在公交车上硬着头皮看。”但假如运用手机阅读,它像是一座图书馆在等着你挑。林静发现,像她这种应用等车和坐车时间用手机阅读的人还真不少,在她周围,“除了开车上班的,大多数人都有手机阅读。”

在王路平教授看来,出现这一现象最核心的因素是“浮躁”的时代气息。“人们静不下心来。为什么静不下心来呢?这个时代让人不得不浮躁。时代气息浮躁功利,加上成功的标准单一,人就难以沉下心去读书、思考,沉淀出定见来,反而就容易变得攀比、跟风、盲从,生怕被这个时代抛弃。为此,在人们不得不贪多求快地占有、传播信息资源,碎片化阅读当然是首选。”王路平说,有时候我们得减慢脚步、跳出这个时代看一看,才能看得清楚,小心别被时代裹挟住了还不自知。

这种手机碎片化阅读,其特点和其出现的原因在于“便利”两个字,现代生活节奏快,便利的阅读方式有利于知识的普及,有利于知识面的拓宽。这个社会进步得太快了,只靠看书来补充知识,已经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了。“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王路平教授看来,碎片化阅读的“利”和“弊”是共生关系:在信息时代,信息丰富多元,碎片化阅读促进了大家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多了;但人们多凭借表层化的话题交流的,不利于形成深层次的思想共识;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背后,是知识来源的随意和不可考……

人际敌不过人机

“现在想想挺后悔的,父母一直盼着我们去吃顿饭,没想到会弄成这样。”王明讲述了他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这件事让他后悔不已。

“除夕晚上,我们一大家子吃晚饭。说实话,平时大家都忙,这种机会不算多,两位老人就盼着孩子们一起吃顿饭。”王先生说,晚上六点半,家人们都赶到老人家中,“年轻人凑一块就喜欢研究手机,分享什么游戏好玩,而我也在一旁刷微博。”吃晚饭时,全家人都围在了桌前。看到家庭团圆,老人自然很高兴,一时兴起喝了点酒。

“吃饭时,父母倒是挺想和我们说话,不时问我的工作情况。当时,我们都把手机放在饭桌上,大家都时不时地看看手机。后来弟妹们吃饱了,就转身拿起手机继续玩游戏,而我则时不时地回复朋友的微博。”

老人屡次想和我们交流,但是我们却并不在意,只顾着低头玩手机,老人开始不高兴了。“看我们都不和他说话,老人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说完之后摔了眼前的一个盘子,生气地回了房间。”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场面,立刻变得尴尬无比。“我父亲属于比较暴躁的性格,见我们只玩手机不和他说话,问了一些问题我们又没搭理他,一时上火摔了盘子。后来我们也赶紧收起手机,轮流进屋劝说,这才平息了他的怒气。”

“本来是很开心的家宴,没想到会成了这样。”事后他也很懊恼,“父母就盼着我们一家团圆吃顿饭,我也理解他那晚为什么会如此生气。”他切身体会到了网上流传很广的那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小伍今年28岁,丈夫阿俊大她四岁。两人结婚已有五年多,小孩也四岁了。但这五年多来,阿俊可没少对小伍抱怨:她自怀孕辞职保胎,到生下小孩后,就一直以照顾小孩为由而没去找工作。谁知她压根就没有真正地全身心去照顾小孩,而是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电脑和手机上。

为了解闷,小伍买了个苹果手机。这下好了,刷微博、摇微信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平时终日摆弄手机,跟丈夫说话也懒得搭理,总是只回一句“嗯,哦”。次数一多,阿俊实在忍不了了,争吵增多,冷战加剧。今年刚过完年,阿俊就到了法院要求跟她离婚。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上了法庭,小伍说自己不爱说话,却发现自己在虚拟世界中能说会道。“网络中,微信也好,微博也好,发言其实就是打字,我觉得自己更能驾驭文字表达。”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法庭上。“她微博上粉丝有好几百个,但现实生活中朋友却寥寥无几。”阿俊说着说着,突然大喊一声:“法官你看她现在还在玩手机!”

法官一看,果然,小伍坐在一边低头看手机,优哉地刷着屏幕。这让法官也忍不住当场批评了小伍:“开庭时不准使用手机,这是法庭纪律。”

见小伍红着脸认了错,法官也趁机做起了工作:“手机再好玩,也不能当饭吃,日子不是这么过的,你收获了虚拟世界里的友情和虚荣,眼看就要把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和幸福牺牲掉了。”调解时,小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都不愿离婚。阿俊的心也软了,最终两人调解和好。

事实上,“低头族”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每位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手机的次数高达34次,连大名鼎鼎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妻子也坦陈,自己是个“低头族”,每隔五秒就会不由自主地查看手机。

不少网友也坦陈,和身边的亲朋好友越来越没话说,对网上那些热点话题却是穷追不舍,其实自己也明白,这些信息左右不了目前的生活状态,但还是忍不住一再关注。

数字终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渐渐远离了面对面的温暖。心理专家指出,对数字终端的依赖,和现代人渴望归属感、认同感有关。在一个人人都以拥有智能手机为荣的时代,不能及时跟进的代价或许就是被大多数人抛弃。

由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只要有一个人掏出手机,其他人就会心照不宣地回应。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都市人挥之不去的孤独感。故乡远在他乡,亲友散落天涯,表面上呼朋唤友热闹非凡,实则找不到一个可以放心倾诉的对象。相比复杂的人际关系,数字终端要单纯得多,无需和人发生实际接触,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交往。

“请抬起你的头来”

“最近我也发现,不论什么群体,很多人都喜欢抱着手机玩,而且以年轻人居多,手机成为了生活中依赖的东西。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首先与内心太空虚、浮躁有关,正因为内心空虚所以需要有东西来填充,而手机恰恰起到了填充的作用。面对面的沟通是最直接的,与亲朋好友相处时都在玩手机,必然会影响亲朋之间的关系。”研究心理学的李成云说,生活不充实、生活太单一都是造成内心空虚的原因。

另外,很多年轻人不会欣赏身边的事物,不会独处。独处是一种能力,现在的年轻人成长的环境大多在父母的宠爱之下,环境比较单一,缺少欣赏周围人和事的能力,一旦独处时就受不了了,甚至有人会恐惧独处,所以手机再次起到了填充作用。

很多人已经发展到了各个场合都不能离开手机,对此李教授建议,不妨让自己锻炼一下独处的能力,戒掉手机瘾。“独处会让人心平静下来,学会思考和欣赏,所以大家可以把手机放到一边,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单独待一会,慢慢培养这种能力,这有利于戒掉对手机的过分依赖。”

心理专家袁林方指出,许多年轻人在工作、学习时间也要忍不住玩手机,发微博、看微信,一天24小时QQ不下线,随时随地聊天,还有的吃饭、睡觉、上厕所都要捧着心爱的手机。“长期玩手机不仅对身体有很大损伤,如视力下降、腰椎颈椎酸痛、消化不良等,而且长时间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孤立的虚拟空间中,也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自闭、冷漠、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袁林方认为,对于手机这个目前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我们应该理性使用,让它给生活带来便捷和乐趣,而不是制造问题和麻烦。

在各类场合沉迷于摆弄手机等电子产品者的“低头族”,他们对周边冷漠,不屑交流,无视礼仪。国际权威的思纬市场研究公司对11国、8000余位访众调查:超过1/4人认为手机比钱包更重要,1/3人表示“离开手机无法生活”,2/3受访者睡觉时不关手机,3/4人会随身携带手机。按国际电信联盟全球手机用户60亿(中国10亿)总量,那么至少有20亿人每天与手机“捆绑着”过日子。

冯小刚的电影《手机》道出:“手机好像有生命,它对使用手机的人产生一种控制。”科技本为方便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便当,但手机却带来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特殊“第三者”的如影随形,成了社交中普遍的痛。

中国剧烈变化的社会,让社会心态、人际关系、伦理道德转型迅猛而持久。大城市生活更有“事事要竞争、时时抢机会、随时会落败”的不确定性压力,微弱个体身陷种种无力、无助、无奈感之中,因此,人们惹上了“电子毒瘾”――其以高科技瞄准人性弱点,侵蚀社会精神、信仰、意志、伦理、习惯等文化肌体的健康。这种被手机“绑架”的悲哀上演着一种主体被所创造客体掌控的荒诞,这也许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面对事态,我们不应放任无为,要主动积极地科学应对,拒绝变成“手机人”,摆脱对手机的病态依赖,重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心有阳光、拥抱亲情,使自己和生活更美好。

上一篇: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下一篇:品牌商如何管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