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成长成才

时间:2022-09-22 02:48:07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成长成才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去品味自然科学,为了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的能力,我们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重塑“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在民主、平等、愉悦的氛围中成长成才。

一、激发兴趣,创设轻松求知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巧设悬念诱兴趣,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感受到快乐的气氛。

如《变色花》一课,我手拿一朵白色的皱纹花,利用小魔术进行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有神奇的本领,能让这朵花瞬间变色,你们相信吗?”(向白色花瓣和叶子喷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学生们都很惊奇,觉得不可思议。有学生说:“老师,这和你喷的紫颜色的水有关系,是因为它才发生的变化。”还有学生说:“不对,要是水的原因,变色也应该是变一种颜色,怎么是两种?”短短2分钟的表演,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体验了学习的轻松和快乐。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多媒体投影等形式来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二、以生为本,构建快乐探究的课堂阵地

小学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本”,倡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最大潜能。所以,科学课堂中“我们该教些什么”不再是重点,而应是“我们怎样教”“如何引导”,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让科学课堂荡漾快乐的气氛。

如探究《100ml水中究竟溶解多少克盐?》一课,我是这样引导的。首先,大家发表意见,得出许多猜测。接着,小组根据材料[食盐若干(分别10克一包装、5克一包装、1克一包装)、100ml水、木筷子],进行讨论、制订实验方案并交流。

交流片段:生1:我们准备一包一包地放,直到溶解不了。 师:大家说说他们的方案可行吗?生2:有三种包装,你们具体怎么放?生1:我们选1克的。生3:那多麻烦,要放多少次?师:那你觉得怎么放不麻烦?生3:可以先选10克的一包,试试看能不能溶解掉,再1克克放。生4:那要是水里能再溶解得比较多,1克克地放还是比较麻烦的,我觉得可以先选择10克一包的,如果全溶解了,再放10克一包的,如果又溶解了再放10克的。生1:那如果水里只能溶解24克,你这样放岂不多算了?师:大家讨论的很有道理,那怎样在短时间内比较科学、方便地进行呢?生1:老师,为了保险些,可以选10克的两包先放,如果全溶解了,再选5克的一包包放,如果放了两三包后,还能溶解,就1克克地放。师:也就是先从大包装放起,再一点一点减少,是这样吗?生1:是的。师:那么,第一包放下去后,什么时候才能加第二包?生:搅拌后杯子里没有盐粒。师:怎样才知道不能再加盐了?生:搅拌后杯子里还有盐粒,说明没溶解完,就不能加了。师:那该怎样计算盐的数量?生:如果这包放进去,杯子里有盐粒,那只能算前一包的量。

在“热闹”的讨论、研究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碰撞,蕴藏的潜能得到了挖掘,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这样,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就会有乐趣,就会充满快乐。

三、课外拓展,营造流光溢彩的第二课堂

科学课研究的对象是丰富的大自然,课堂内外都是科学学习的场所,课内学习是基础,课外拓展是必要的延伸和补充。科学课不受课时的束缚,课堂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外进行,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学习活动,带领学生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

所以,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一个向导、一个伙伴并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制订计划,一起搜集证据,一起探究交流。其次教师要做好课外课堂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如组织各种兴趣小组,进行标本制作等;带领学生观察当地的土壤,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及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民主、平等、愉悦的氛围中成长成才。

(江苏油田第一小学)

上一篇:重视数学学困生转化促进学生成才 下一篇:精心设计练习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