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面对差生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22 12:59:09

浅谈“面对差生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摘 要】在中国传统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进而导致教师教学质量下降的“差生”。 本文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认识差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成绩;切实做好转化工作,进而提高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差生;提高;教学质量

“差生”是人们习惯于对学习成绩暂时处于落后或行为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说法。客观上,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存在着一部分发展不平衡的学生,那么如何促进“差生”的转化就成为了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从面向少数优等生的应试教育走向全面学生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做好“差生”转化工作。[1]

1、差生的成因与类型[2]

差生的形成受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家庭原因: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放任自由或采取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造成逆反的性格等;家长自身素质较差,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家庭变故的影响:单亲家庭、父母离异、隔代抚养、被遗弃等因素阴影。

其次是学校教育等原因:教师一般会较为关注优秀的学生,对差生关注较少、有形或无形的歧视,甚至有个别教师对学生不好的行为听之任之;另外教学制度的偏差,给每一位学生制定一样的标准和要求,不能因材施教。

第三是社会的原因: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迷恋网吧、拉班结派等;人们对经济水平过度追求,出现了留守儿童,空巢家庭。

第四是个人自身方面的原因:思想不成熟,容易交损友;身体状况不佳,自控能力差,智力发育不全等。

差生的类型主要分为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散漫,自控能力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意志薄弱型;身体或心理上患有疾病的病态型;智商受损或欠缺的智力低下型。

2、“差生”的特点[3]

第一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差生”上课一般容易开小差,对所学的知识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零乱,加上又不会主动请教同学或老师,影响知识的掌握。

第二 意志薄弱,自暴自弃。有些“差生”不愿思考,一遇到有点难度的题目就自动放弃,总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学什么都学不好,缺乏战胜自我的毅力和信心。

第三 恐惧考试或不重视考试。由于“差生”自身对知识掌握不全面,对考试充满畏惧的情绪;或觉得考试不重要,抱着应付的心态,缺乏自我增值意识及主动学习的欲望。

3、转化“差生”具体对策和措施[4-6]

教师对“差生”的尊重和接纳,是他们愉快学习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差生”的自尊心很脆弱,经受不住刺激,渴望教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打击、不揭短,“差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差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差生”思想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4]。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当我提出问题时,我会尽量用亲切、温柔的目光注视学生,尤其鼓励差生回答问题;很多差生平时很顽皮,但是到了课堂就显得特别安静,缺少主动回答问题的勇气。我会尽量多鼓励他们,即使他们的回答有时偏离了主题,我也不批评,而是多加引导、鼓励,长期下来,较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课堂气氛也逐渐变得轻松起来。长此以往让差生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而不是被遗忘的,这样他们才更愿意接近教师,容易达到师生共鸣。

另外培养差生主动接触生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生物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科学,正因为贴近生活,随处可见的生物知识容易融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问题。比如在讲授菌类的课程中,我经常会问学生,墙壁上的青苔是怎么形成的,面包是怎么制作的;在讲授鱼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鱼为什么要在水里面生活等等。教师应多肯定“差生”的优点,鼓励他们主动发言,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让课堂也是师生交流的天地。在课后可以多组织兴趣小组,优化教学设备,激发“差生”动手能力,增强“差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意志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培养差生的意志力对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巨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去锻炼差生的意志力,在设计提问时,可以从简到繁,设计一定的坡度和跨度,鼓励差生不断思考,并适时引导,提供帮助,给予肯定,提高“差生”意志力。比如我的一个差生文文,课堂上很少主动回答问题,到考试时,试卷总有大量的空白,经过交流了解后,知道她一遇到难题就有畏惧感,脑袋一片空白,最后就直接放弃了。找到根源后,在课堂上我就会有意安排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提问文文,引导她理清解题的思路,并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鼓励她,给她信心和勇气。一段时间锻炼后,文文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她告诉我,现在解题不再害怕,有信心可以攻克下来,做事情也有了毅力,不会一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其实正如著名教育家所说的“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学,如果学生在学校时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解题训练,既培养学生的意志,又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让每一位“差生”都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7],对“差生”的转化工作成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无比重要的任务,只有正确对待“差生”,使“差生”快速地转化,才能从实质上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为社会培育出真正合格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家红.春雨润无声―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J].成功:教育,2011,(01):166

[2]粟明星.小议怎样转变双差生[J].科学咨询,2010,(9):31-32

[3]马丽萍.试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J].中国校园导刊:教育版,2011,(02):46

[4]杨德辉.如何转化数学“差生”[J].青海师专学报,2006,(3-4):130.

[5]郝小利.提高差生教学质量途径初探[N].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90

[6]陈柏林.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差生教学质量初探[J].科学咨询,2010,(09):72

[7]付冰余.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科学教育论文[J].科学教育,2007,(06):26-28

上一篇: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机械发展前景及其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