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数学课堂中的活动设置

时间:2022-09-21 11:18:32

浅谈职高数学课堂中的活动设置

摘 要:主体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义。必须摒弃老师讲学生听课记笔记的陋习。设置课堂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势在必行。将教学生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实质上就是由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转变为由学生探究活动知识的过程。

关键词:适应原则;全体参与;教师引导

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以来,很多老师也开始积极努力,在课堂中设置更多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这一重要的形式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教学实践中,由于活动设置不合理,也出现了课堂热闹,但是教学效果不理想;好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后进生没有表现的机会,出现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因此,活动的合理设置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刻不容缓。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活动设置的一些认识。

一、活动设置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习惯

数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基础差的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比较困难。这一问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或者说有的学生心理上是非常想学好数学这门科目的,也知道其重要性,但是实际的情况让他们失去了自信,从而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这是我们教学中常见的状况,学得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学得差的学生越学越差。虽然这其中有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但心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渴望进步,所以老师就要努力为学生解决这些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让学生能够走上进步之路。

教师在设置课堂活动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解决这些问题,要设置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的活动,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慢慢地纠正这些不良习惯,重塑学习的信心。课堂活动是学生探究获得知识的一个过程。如果参与这个活动,学生能够觉得得心应手,能够获得一些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在设置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几个方面。(1)活动设置要以学生感兴趣为基础,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的,而不是以少数学生的兴趣为基础。(2)设置活动的时候不宜太难,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或者说可以在活动中设置不同的梯度,循序渐进。(3)设置活动的时候,要让学生亲身实践,而不是在一段时间的讨论后,教师给出答案,让活动成为一种形式。

二、要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在教师的眼中,总觉得数学活动是很难设置的,不像语文,可以设置课本剧,英语课中可以搬入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像买东西、小组学习等。相对来说数学比较枯燥,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一道试题都是运用多个知识点才能解决。也有教师因为如此,在设置活动的时候,就没有积极探索。当然,这些由学科特点决定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相信,只要我们积极探求,就能够设置出好的课堂活动。

设置课堂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习得知识,同时能够收获胜利的喜悦,从而建立自信心。这就告诉我们,在设置活动的时候,我们不能只为少数人设计,所设置的活动必须是所有学生能够参与的。学习成绩不同,掌握情况不同,我们可以将个人融合在小组中,让每个小组的匹配都一致。让尖子生能够带动后进生的学习,帮助后进生学习。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让活动只为尖子生包办,而是要有明确的分工。小组活动中缺少谁都不可以。比如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尽量安排小组中成绩不好的学生作为记录员与发言员。在记录过程中学生要将知识过一遍,可以加深印象。同时,每个小组中的发言是最后评判的结果。所以发言者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样的设置让学生感觉到他们在小组中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每个人都认真参与,这才是活动真正的目的。

三、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教师就解放出来了,可以将很多环节放给学生去做。当然,这不是让教师无所事事。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要对学生的活动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

学生活动要起到应有的作用,单靠学生的自觉性往往是不够的。学生还处于贪玩的年龄,学习的有效注意时间很短,尤其是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调动起来的积极性或许就会在瞬间消失。所以教师要积极注意这些情况的发生,及时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对学生的活动加以引导,同时也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克服困难。

教师对活动的掌控还体现在要将学生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就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你可以的”“你行的”,多加鼓励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

当然,设置活动的时候,我们还要充分分析学情,分析教材以及联系整体的教学进度。在设置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对时间有一个准确预测,不能无限制地讨论下去。而且设置活动的时候还要注意一定让活动有清晰的结论,而不是让学生争论不下,这是大忌。活动设置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究。

参考文献:

[1]王燕.浅析构造职高数学有效课堂的方法[J].中等职业教育, 2012(4).

[2]吴成荣.职业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浅谈[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10).

上一篇: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下一篇:试论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